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之鋼鐵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7章 超級魚雷(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7章 超級魚雷(一)

第297章

超級魚雷(一)

“歸根到底,還是年輕氣盛沉不住氣,受不得委屈經不住打擊。”老蔣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最初沒有看錯人,朱斌渾身上下就沒看出一點深謀遠慮的風采,完全是個自尊心太強的不成熟大男孩作風。.

以他半輩子混江湖混政壇的經驗來想,什麼事情都不要搞得那麼激烈和尖銳,這就跟下棋一樣,你不能指望人家不下殺招,看透了打回來就是,這樣的發脾氣亂來解決不了問題啊!

“算了,且讓他先放縱一二吧,只要不是真的想要搞大動作,就暫時別刺激他。子文那邊可是有些不滿呢,也要照顧一下他的想法。”

老蔣還是決定再看看,承認看走了眼可是很丟人的一件事。另外,這時候逼急了朱斌直接決裂也不是他想看到的,宋子文準備應對白銀法案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和法幣的發行,都到了最緊要的關頭,那可是關係到他這寶座能否穩固的大事,與剿匪之戰輕重不差多少!

反過頭來,再看朱斌這邊,也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儘管跟孔祥熙攤牌,直接吧海軍裝備技術研究所給解散了,但正經的操辦起來卻不是一句話就能搞定,這裡頭牽扯的利益實在太大,人實在太多,全壓下來,誰都受不了。

而且不管怎麼樣,海裝所名義上直屬海軍部,陳少寬部長親自兼任所長,軍政部和孔祥熙他們如此搞法,那就是直接打陳部長的臉啊!陳少寬人品正直但不是沒脾氣,且是脾氣大得很!本來就對他們看不順眼,這次弄得如此過分,而朱斌又發洩似的搞出些很危險的動作來,各種帳一起算,直接激的他發飆,跟行政院和軍政部打起了官司,看那樣子,沒有三五個月別想看到結果。

簡單的事情就這麼給生生搞得複雜了。不過,朱斌拓展三個空軍基地和濰縣北訓練基地後,就沒有繼續擴張,更沒有表露出聯合沈鴻烈西進的意思,韓復榘提心吊膽一個來月,最終發現自己不過是虛驚一場,人家朱斌真的只是要他一塊地搞訓練中心,沒別的意思,錢該給的一分都不少,也沒對他威逼,作為代表去談判的曹翰都和和氣氣的。

只不過,綿裡藏針的一些話還是讓他心驚肉跳,一個能把日本海軍陸軍都虐了的傢伙,收拾他那幾萬人似乎也不怎麼費勁啊!不說別的,那百十架先進戰機溜達一圈,自己的部隊都得崩了。攤上這麼個惡鄰,只好自認倒黴。

反過頭來,韓復榘也埋怨老蔣,你說你這放著那麼大的天下不去爭,老是算計我幹啥玩意?老子又沒搶你地盤斷你財路,何至於此啊!

不過話說回來,朱斌北上之後,對山東的經濟拉動那是巨大的,光是濟南這邊一氣有上百家工廠開業、擴大規模,都是用人極多的工業,鐵廠、機器廠、水泥廠、陶瓷廠、造船廠、印染廠等等成堆的漲,極大地緩解了大水災造成的流民問題和失業問題。另一個讓人驚喜的事情,便是因為大量日本人造絲湧入造成的山東生絲業的萎縮和衰敗,因為朱斌大包大攬全部收購,生生把價格拉回原來的地步而起死回生,光這一項,就增加了不下三千萬的產值啊!

朱斌收那麼多生絲做什麼,搞絲綢紡織?當然不是,這玩意可是重炮發射藥包的關鍵包裹料,在沒有先進的炮膛清理技術出現之前,最大程度的保證發射後炮膛內不留殘渣是非常關鍵的,而發射藥包外皮最好用的就是生絲,目前的人造絲都不行。

倒不是說朱斌搞不出來能跟天然生絲媲美的纖維,關鍵他自己不收購的話,全山東的生絲幾乎都被日本人低價收購去了。他們運回本土或者東北後,少部分混紡成絲綢返銷中國衝擊紡織業,另一部分便是投入到軍火生產當中。已經跟日本人撕破臉了的情況下,朱斌打擊起來那是全方位的整,這麼關鍵的東西當然不會放過。再說這點錢,對他來說真不算啥。

到了6月中旬,德國方面傳來訊息,訂造的那艘兩棲攻擊艦和潛艇、驅逐艦等都紛紛下水,曬裝即將完成,預計到八月就可以開始除錯和內裝,朱斌當即決定讓馬漢和王文達率領大批海軍官兵遠渡重洋,提前去德國親自參與到最後的過程當中,熟悉掌握戰艦。

粗粗算來,這一批戰艦需要的人手幾乎把目前已經培養起來的海軍精華一網打盡,雖然後面的半成品和上百艘遠洋武裝貨輪上的加起來足有上萬,但大多只能是普通水兵和底層軍官的水平,艦長、副艦長這種最為緊缺最為重要的軍官,沒有十年八年是不容易成熟的,就算有虛擬訓練系統催熟,那也至少要五年,也更需要經歷幾場真實的大海戰才能成長合格,這卻是急不來的。

王文達一干人當即興奮的覺都睡不著,終於要有自己的正式戰艦了!以後再也不用憋屈在十幾節航速和火力弱到慘不忍睹的登陸艦裡東躲**了!哪怕是有一群驅逐艦,他都敢跟日本海軍叫板,老子打不過你重巡艦戰列艦,你也追不上我找不到我!再配合上真正的潛艇和犀利的魚雷,不定誰吃死誰呢!

為了防止日本人使壞,上千號海軍精英分成了十幾批次,從不同的路線乘坐各國船舶和飛機,陸陸續續的用了兩個來月才全部抵達德國,那小心程度簡直讓德國人側目。

基地這邊,除了慢慢的拆走上海飛機製造廠和兵工廠的主要裝置,轉移走了整個研究機構和生產技術人員外,並沒有太激烈的動作。連續兩三個月,朱斌都不哼不哈的躲在基地當中埋頭忙活自己的事情,老實的非常不正常,讓一幫子以為他要暴起發難的對手們疑神疑鬼。

他們絕想不到,朱斌這段時間真的是忙!

自從特斯拉大神請來之後,綢繆許久的一系列準備終於派上了用場,無葉片渦輪發動機數十種樣品全面測試之後,委託德國人幫忙製造的18英尺直徑渦輪機轉子和上海製造的特種合金碟片及外殼等等在7月初運抵並安裝完成,以兩臺上海鍋爐廠試造的增壓鍋爐驅動下,兩臺大家夥發出的低沉轟鳴聲震動了整個研究基地,僅僅是15個碟片,1轉的速度下,輕鬆獲得2萬馬力的強勁動力,如果加大碟片數量、加大蒸汽量和速度,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用來製造發電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而其他幾種小型渦輪機的工作效率也從原始的60%提高到了80%左右,遠超當代的活塞式發動機和蒸汽輪機,小體積大動力,確定一百多種碟片材質的測試數據後,朱斌大手一揮,立馬把這種好玩意擴散到了所有動力系統之中。

其中一項,就是魚雷!

這天,朱斌正埋頭準備新的三軍武器裝備整體更新的設計事情,精神煥發的特斯拉大步流星的來到辦公室,揮舞著精緻的手杖叫道:“喔!親愛的老闆,我又完成了一項很不錯的發明,你一定要親自去看看,相信會有大大的驚喜!”

朱斌從兩尺多高的報告中抬起頭來,兩眼通紅都找不到焦距了,不得不使勁揉一揉,有點茫然的道:“什麼大驚喜?至於讓您老高興成這樣?”

特斯拉神神秘秘的不肯直言,張開鷹爪般乾瘦有力的大手抓著他粗壯的胳膊一邊往外拖,一邊誇張的道:“暫時保持一點神秘感,但那必定是你喜歡的,快走吧。”

朱斌翻翻白眼,叫道:“啊!好吧!”正好忙的腦袋都轉不動了,出去散散心也好,能讓特斯拉如此得意的,肯定是超過了別人的發明。

出了基地,乘車繞到了臨海邊開闢的登陸訓練場內,遠遠地就看到一大群穿著工作服的專家們圍在架設在海水中的試驗檯四周,埋頭進行最後的除錯工作,其中最顯眼的幾個人讓朱斌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去年從德國拐騙來的火箭天才馮.布勞恩,還有浙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已經成為愛因斯坦正式學生的青年天才物理學家束星北!

這幾個年輕人為首的一大群傢伙,都是有著異想天開超活躍思維的個性人士,跟老一輩的古典物理學派都不怎麼相容,愛好又都很廣泛,於是被朱斌都放在了單獨設立的一個航天科技研究所當中,幹的事情卻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其中就有嚴重跨行的非本職專業---魚雷設計!

本來這幫人就夠能折騰的了,特斯拉來了之後又插了一腳,這個部門徹底的放了羊,幾十個人搞出來的專案足足有上百種,他們居然還都敢同時推進,也不嫌累得慌!今天看樣子,應該是搞出什麼名堂來了吧?

果不其然,走進之後朱斌就看清楚了,橫在鋼鐵架子上斜對著靈山灣的,正是一座魚雷發射管,一枚近7米長的533mm標準魚雷已經裝了進去,正在做最後的調整,一聽他們竟然裝配了戰鬥部**,朱斌當場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這可是整個航天實驗室的精英啊,萬一有個閃失全都得完蛋!

衝上去嗷嗷一嗓子,年方27跟朱斌同齡的束星北滿不在乎的瞪眼道:“朱老板,用不著這麼大驚小怪的吧?咱們搞得魚雷安全著呢。”

朱斌腮幫子抽搐的叫道:“那也不行!這太危險了,全都給我躲的遠遠的,每次只能有兩個人在前頭,這個規矩決不能破,太亂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拉攏點人才容易麼,國內出點高手更難,不能這麼不愛惜啊!

很顯然一群膽大包天的天才並不認同他的看法,只不過大老闆的面子還是要賣一賣的,加上該幹的事情都幹完了,齊呼啦的撤到了五百米外的高坡上掩體之中,各自操著望遠鏡準備看效果。

看著一群明顯有嚴重暴力傾向的青年科學家們興高采烈的模樣,朱斌就一陣無語,難道他們這些人比自己這幫軍人都熱衷於搞破壞?

外頭看看馮.布勞恩正在身邊,便拽過來問道:“韋納,最近過得還愉快嗎?這裡的研究環境覺得滿意嗎?”

才22歲的布勞恩明顯內向且臉嫩,木木的點下頭,用生硬的中文回答:“一切都好!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不過能多一點火箭的內容會更好。”

朱斌老臉一紅,嘿嘿乾笑道:“這個,馬上就要全面展開了,前期你需要跟上的專業知識需要足夠豐富才不會掉隊,否則會遇到不少的困難,能理解吧?”

馮.布勞恩從小受的是正統貴族教育,沒他那麼無恥,微微皺了皺眉頭,誠實的道:“您說的有道理,我會努力完成理論學習的。”

朱斌暗暗的松了口氣,還好,這位未來的大神性格方面比較好,沒那麼桀驁,否則自己把人家忽悠來一年了都沒正經的進入到火箭研究工作,換了一般人早急眼了!這年頭的德國人,那是驕傲的一塌糊塗啊!德國那邊幾個導師可都問了好多回了!

當初朱斌是一時興起想挖人來幫自己幹活的,可馮.布勞恩來了以後,他卻還沒有完成準備工作,只好臨時把人塞進浙江大學內設立的推進實驗室中,跟那裡一幫青年專才們搭班子進行基礎理論學習和基本研究工作。這一搞就是一年,直到搬入古鎮口的正式實驗室都沒有結束。

不過馮.布勞恩並沒覺得自己被騙,到了這裡後他首先知道了,火箭研究只是整個航空航天工程裡很片面的內容,要完成整個的框架,至少需要掌握數學、物理、機械設計基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傳熱學、燃燒學、航空航天概論、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力學、基礎計算機組成技術、彈性力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塑性力學、計算力學、結構分析、板殼理論、斷裂力學等等數十上百個專業的內容,復雜程度遠超他想象之外!

看看分支學科和專案他也直接傻眼,這玩意根本就是需要成千上萬的高等級科學家群策群力才可能搞成功的超級大工程,絕不是他們現在幾個人小打小鬧鼓搗點能飛幾秒鐘的探空火箭那麼簡單,而目標也絕不僅僅是一個噴著火焰高速飛行的死板玩意,而是把人直接活著送到地球之外!

需要的知識量巨大不說,裡面如計算機等好多個學科的東西都是他聞所未聞的,必須要從頭學起,換一般人早都直接暈菜了。而意志堅定的布勞恩卻好似老鼠進了米倉一般,撿著自己最感興趣的科目廢寢忘食的生吞活剝,一方面豐富自己的知識量,一方面積極參與到基礎研究當中,只要擦邊的,絕不叫苦叫累,就算現在趕他走也不可能,反倒是寫了許多次的信,打算讓德國那邊一大幫前輩和老師們都來看一看學一學,gd實驗室的確名不虛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