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鋼鐵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一章 餘波和收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一章 餘波和收尾

一團攻下庫倫,甚至活捉了活佛哲布尊丹巴,透過團屬的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機,越過了550公里的距離,直接傳輸到了烏德,現在的無線電,還無法擁有全球傳送的能力,即便可以傳輸,穩定性和安全性都不確定,700公里已經是戰場的極限了。

蔡鍔從下了火車開始,就沒有休息,前線的戰報,在第一時間,彙報到了蔡鍔這裡,蔡鍔此時,在了烏德呆了一天一夜了,在昨天晚上,就在一團到達烏德之後3個小時,蔡鍔帶著炮團和後勤補給來到了烏德,相對於前面四個步兵團,隨便帶著團屬的火力和輕武器彈藥就可以上路,炮團和後勤補給數量極大,無論是上百門100毫米以上的重炮,還是可以提供整個師,持續戰鬥半個月,支援三場大規模的戰鬥的彈藥消耗,都不是一個小數目,整體的重量,甚至比2萬全副武裝的戰士更大,運輸的難度也極大,況且4個團士兵,已經擠佔了蒙古前線的大部分機動車輛,剩下的,還要保障後勤,炮火之類的,無法快速的運輸到前線。

烏德,需要構築一個大規模的中轉站,未來,鐵路可以把烏德跟包頭之間的聯絡貫通,至於接下來,就要靠汽車了,參謀們和後勤人員,正在做緊急調配,設定預案,防止突如其來襲擊而變得手忙腳亂,每一輛軍車,甚至未來軍列到達的時間,都精確到了分鐘,龐大的後勤壓力。讓第一次跳出包頭內圈作戰的蔡鍔都有些頭疼。

享受了原來的酣暢淋漓,絲毫不考慮後勤打法。回到這種節約和小心的打法之上,讓才來包頭兩年多的蔡鍔都有些不習慣。更別說那些早就習慣了奢侈打法的包頭軍官,每一發子彈和炮彈,都要精確的利用。

差不多到了下午的時候,經過了一個白天的整頓的第二批部隊,二團,三團和四團,同時的出發,他們會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庫倫。以備支援庫倫的作戰,因為是第二批部隊,無論是蔡鍔,還是大本營,都不相信一團會連24小時都支援不了,可是當深夜到來的時候,他們接到了前線的戰報,一團已經基本上控制住了庫倫的局勢,蒙古護**。活佛哲布尊丹巴,大部分的蒙古國公,貴族之類數千人,都被成功的擊斃或者俘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庫倫作為蒙古的中心。是蒙古最重要的城市和政權所在地,它的直接拿下,基本上。西北已經控制住蒙古的局勢了,至於接下來的事情。都是細微之中的末節了。

蔡鍔接到了電報之後,知道三個團過去也沒有作用。拿下庫倫不等於蒙古無戰事了,這只是一個剛剛開始,直接的命令這三個團,在庫倫之前改道,用最快的速度衝向庫倫的北部,按照嚮導的指導下,直撲蒙古和俄羅斯的邊界。

無論在之前的計劃之中,還是在蔡鍔的心中,蒙古一戰都不是太困難,第一師2萬人大軍壓境,打破和收回蒙古是板上釘釘的,關鍵是時間和傷亡,現在看著一團的戰報,傷亡不大,任務完成的也是非常好,一個團就做到這一點,這足以見得包頭第一師的戰鬥力。

再一次的確認了戰報的真實性,主要是跟一團的熊彥斌進行聯絡,幾次電報確認了之後,吩咐熊彥斌把庫倫的局面給控制住,順便告知他們,節約彈藥,在報告之中,迫擊炮彈沒有用去多少,庫倫也沒有多少固定的火力點,需要迫擊炮定點清除的,可是子彈卻用去了三分之一,這樣的消耗不算太大,在包頭的作訓之中,類似的消耗算小的,可在外圈作戰,後勤未必可以及時跟得上的前提下,包頭子彈跟俄軍,甚至是世界上大部分的部隊子彈不相容的口徑,成了後勤補給的巨大壓力。

熊彥斌接到電報有些摸不著頭腦,可是轉而一想,他就明白了蔡鍔的用意了,後勤的壓力有些太大了,這不是在包頭後勤支援之下,也不是密集的西北鐵路網的支援下,熊彥斌曾經參加過解放陝西的戰鬥,當時大軍南下,氣勢何等的兇猛,但是到了西安城下,就成了強弩之末,攻下西安之後,足足整訓了2個月,才繼續的佔領了其他城市,原因無他,後勤跟不上,西北軍強橫的戰鬥力,一方面是根據士兵嚴格訓練和底層士官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因為強大的自動火力和炮火,後者恰恰是需要後勤的。

此時他們,不是在內陸在,在包頭鐵路網路的覆蓋之下作戰的,是跳出了網路之外,在距離包頭1700公里之外,甚至還要延伸到2000公里之外,距離最近的鐵路也足足有1000公里,這對於後勤的壓力何等之大,哪怕是子彈的消耗,都必須要小心謹慎了。

苦笑一下,西北軍何曾遇到這樣的局面,本來,看不在眼裡那些護**的槍支彈藥,也需要暫時注意起來了,一團開始行動了起來,團長頒佈的命令,讓大部分的士兵都不明白,節約彈藥,不能無故的消耗,順便的,熟悉一下俄國步槍和彈藥。

不提庫倫這邊,熊彥斌已經開始注意收集武器和彈藥,一團的戰報,經過了烏德的中轉,在鐵路網路無線電的支援之下,一層接著層的傳送到了包頭,三次中轉之後,在一個小時後,抵達了包頭,通訊員不敢停留,直接把電報報給了大本營和楊元釗。

一團的這個勝利訊息到了大本營,一片的歡聲雷動,這是一個重大的勝利,甚至可以說,神兵天降的,是一份屬於西北式的成功,本身還在擔心的楊元釗,徹底的放心了,拿下庫倫,等於是外**立已經事實上的破壞掉了,哪怕未來,擋不住俄軍的兵鋒,他們也足以藉助著先機,守住大半的漠北,跟俄羅斯在漠北爭奪,而不會把戰火燒到西北這邊。

西北是楊元釗的基礎,龐大的工業基地,才剛剛發展的城市重工業帶的,這些都是在一體機和龐大的財富的支援之下,才形成的,一旦戰火燃燒過來,沒有合理縱深和國家戰略的佈置,哪怕打敗了俄羅斯,留給西北的也是滿目瘡痍。

楊元釗來到這個時代,可不是為了把中國再一次的打爛的,西北的工業基地,不但關係到未來戰略佈局,也是中國崛起的希望,能不在這裡打,就別再這裡打,現在從包頭到庫倫,1700公里的距離,超過1000公里的戰略縱深,哪怕是跟俄軍打運動戰和游擊戰,也足以拖住百萬,甚至更多的大軍,給包頭足夠的發展時間,3年就締造了一個現在的包頭,更何況是現在,各方面的發展已經在軌道上了。

楊元釗的手中,還有一份從德國得到的情報,俄羅斯那邊的軍事調動,無論是遠東軍區,還是從國內過來的俄羅斯軍隊,距離赤峰,最少還有1500公里左右的距離,就算是到了赤峰,到恰克圖,距離也一點都不近,相對於俄羅斯軍隊,稍顯拖沓的速度,包頭軍隊的速度更快了,只要快速的到達買賣城,擋住俄軍進入到蒙古的通道,千里蒙古大草原和強大的西北部隊,就會成為俄羅斯軍隊的噩夢。

後續的資訊依次的前來,一團沒有攜帶基站,在蔡鍔確立了戰果之後,迅速的派出通迅組,後面上去的通訊組,迅速的用器材,在庫倫把無線電基站給樹立起來,雖然大功率的團屬電臺,已經可以覆蓋700公里,比不上的直接樹立起來的,固定的基站,只要在合適的位置,把120米高的基站給樹立起來,方圓1000公里範圍之內,哪怕是普通的營連屬的無線電,都可以順利的使用。

通訊,是西北軍隊的巨大優勢,哪怕是外線作戰,也不能喪失掉這個優勢,沒有通訊的支援和前方的戰報,包頭的實力,最少要被減少三成以上。

行動式的基站,是包頭開發出來的新產品,一部分的電子元件,還依賴於一體機,一次性成型除錯之後,就可以形成一個較大範圍的網路,可以跟其他的基站進行相連,從庫倫到包頭的1700多公裡,甚至加上庫倫到恰克圖的幾百公裡,幾次傳遞就可以了。

鐵路沿線,大大小小的基站不少,烏德作為重點城市,基站也是早早的佈置下來了,加上庫倫這個節點,幾乎整個蒙古的範圍之中,都可以得到通訊的支援。

150萬平方公裡的外蒙古,加上內蒙的部分區域,這一片200萬平方公裡的龐大土地,別說是20萬人,就算是200萬人,撒進去,也如同沙子一樣,西北對於蒙古的滲透,幾乎每一個超過1000人的聚居區,都會得到特別的標註,但是沒有通訊支援的軍隊,真的進入,就變成聾子瞎子了,這是曾經幾次蒙古叛亂難以平定的根源。

現代的戰爭,機動性,通訊性,指揮性,無不改變著戰場的局面,蒙古跟西北之間,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強悍的基站,無法改變交通的情況卻可以讓未來可能的運動戰之中,蒙古這邊得到足夠的支撐,小分隊的行動,在一覽無遺的大草原上,通訊和情報的支援,簡直是運動戰的關鍵。(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