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紅警1895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2章 直轄市(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62章 直轄市(上)

王國瑞在國家安全和全民經濟發展來說還是要選擇國家安全,如果全面的平均主義,那固然大家也都沒有什麼意見。可是只要是政治及格的人都知道這種絕對平均主義是要不得的,絕對平均主義那是在找死。如果絕對平均主義,那最後一百年也都無法建立起來自己的工業體系,那這樣誰也都無法能獲得國家的安全。所以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利用選擇重點城市作為發展,然後建立起來工業體系,然後帶動周圍的工業和經濟發展。

至於大城市的房價上升和虹吸效應,這個是無法避免的,可是和國家安全來說卻只能夠作為妥協了。任何政策肯定都是有利弊一面,那只能夠衡量利益大還是壞處大,而這個快速建立工業體系是國家安全的必須要的,至於經濟發展只能夠在第二位。而只能夠暫時犧牲那些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地方的利益,然後讓他們逐步的獲得先集中資金去發展少部分重點地區,然後讓他們慢慢帶動了。不然絕對平均,看起來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這個絕對是腦殘的做法。

皇上,我們目前已經選了幾個地方作為重點。而關於我們接下來排列將會有幾個重點城市,而這些城市將會成為我們中央直屬直轄市,然後直轄市的知府將會改稱為府尹,將會採取和巡撫一樣的品級。而第一批直轄市,將會由北京順天府,臺北東寧府,上海名稱不變,繼續為上海府,泉州為承天府,合併西安和咸陽組建長安府。

一個官員主動提出了設立直轄市的情況。而這個直轄市其實自古以來都有的。而直轄市早在古代唐朝時期也都逐步開始走向成熟,唐朝時期把縣城分為不同等級,而其中有一種縣叫做京縣,品級比起別的縣要高很多,是五品。而這個已經有了後來的地位更高的情況,而他直屬於幾個重點城市。比如說唐朝設立了長安府洛陽府太原府等等幾個重點城市。而這些城市如果單純論品級是屬於二品,不過事實上他們是由親王來遙領的,並非是直接管理。真正負責的是兩名少尹,品級是從三品,幾乎等於是唐朝時期的兩個上州刺史了。

而這些地方都是重點地方,地位比起別的地方要高很多,所以這個也就是直轄市制度開始成熟的階段。不過唐朝初期是由朝廷直接管理州郡,沒有省這一級,所以作用沒有那麼突出。而到了後來宋朝時期設立了宋朝四京。而四京的府尹都是比侍郎高,比尚書低,這樣他們比起別的地方地位要更高很多。而宋朝已經有了路這個行政單位,而這宋朝的東京開封,北京大名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也都不會受到地方官員的太多影響,直接聽從中央命令。這樣又是更進一步的直轄市發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到了明朝更是成熟了,南京稱之為應天府。北京是順天府,甚至還有一個鳳陽府等等。清朝也都是如此的兩京制,分別是順天府和奉天府,也就是北京和瀋陽。這樣的直轄市其實在古代也都有,不過他們的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

王國瑞看到了這個關於直轄市區劃,然後北京是順天府。這個非常正常,沒有什麼奇怪的,畢竟自古以來古今中外都是把首都地位很高,幾乎絕大部分國家也多是把首都設立為一級行政區,哪怕地盤再小也都是和別的一級行政區地位一樣。美國的華盛頓也都是一個一級行政區。雖然人數不過是不到三十萬,可是卻絕對是一級行政區了。

所以北京既然是首都,那順天府是必然是一級行政區,這個毋庸置疑。而上海作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橋頭堡,那自然也都是作為重點發展的地方,合併一些地區組建一個大行政區那也都是無可厚非。

而西安和咸陽合併,成立新的長安府,這個是為了平衡西部的利益,平衡西部發展的重點,算是給他們西部的官員一個安撫。並且長安和咸陽也都是一個自古以來的古都,還是有經濟基礎的。長安之所以被古代放棄為首都,那是因為運輸能力差。在唐朝時期為什麼唐高宗李治那個時候,他們幾乎把首都遷往了洛陽唐高宗和武則天雖然名義上沒有遷都,可是事實上已經把整個中央機構都遷往了洛陽

其實那是因為那個時候交通不便,西部無法承載那麼多人口。加上西方各國的商人也都來做生意,大量的人口都在那裡。可是更坑人的也就是這些人口絕大多數都是不生產糧食,反而消耗糧食。甚至大量的官員的親人一擁而上,讓長安的糧食壓力很大了

而後世的北京各種資源壓力也都很大,可是卻能夠堅持,那是因為後世的運輸能力加強了。運輸能力加強必然可以減少損耗,不然像是唐朝那樣運輸一些糧食,中途損耗了百分之十,那根本承受不了。而後世火車汽車各種運輸設備的發展,讓他可以運輸大量物資,可是成本卻很低了。

所以唐朝之後沒有人敢在長安設立首都,因為當地根本無法承載起來那麼多的人口壓力。後來的朝代的首都,無不是選擇在合適的地方。宋朝選擇在開封,河南是糧食的主產區,可以承載起來。而元朝設立在北京,那是因為京杭大運河的通航,糧食壓力減少了。至於明朝南京北京,其實也都是因為京杭大運河的作用,讓糧食可以進行南北溝通。北京能作為首都,那京杭大運河的運輸能力功不可沒。唐朝中後期把中央機構建立在洛陽,不也是看重洛陽京杭大運河的交通樞紐嗎

不過時間到了這個時代,長安的糧食壓力也都迎刃而解了。尤其是目前的火車鐵路的通行,足以讓當地運輸能力大為提高,不會出現過去那種運輸一百斤糧食,可是到了那裡只剩下百分之十或者是百分之五了。而這個火車的運輸不但節省人力,並且也都損耗很低,運輸量很大,足以滿足當地的需求。所以重新掉頭過來重視西部那也是應該的。

設立新的長安府,那也是有利於將來控制西部的土地,比如說新疆甘肅一帶。甚至有利於接下來對於中東地區的戰爭,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支援前線的核心。所以這新的長安府也都不是不可以,這樣讓新的長安府帶動周圍發展。王國瑞認可這個新的長安府。

至於那個臺北被稱呼為東寧府,這個也是有來歷的。東寧這個名字是過去明朝時期對於眀鄭政權的稱呼,而東寧是那個時代臺灣眀鄭政權的稱呼,眀鄭時期有一個官職叫做東寧總制,那也就是事實上的宰相了。

眀鄭時期的鄭經也都以東寧作為那個時期臺灣的國號,外國稱呼臺灣為東寧王國,而滿清的歷史資料檔案裡面也都稱呼那個時候的臺灣為東寧省。所以東寧已經是臺灣的另一個代稱,把臺北改名為東寧府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這個東寧府和被改名為承天府的泉州,讓王國瑞眉頭都皺起來了,顯然這兩個好像毫無科學依據啊這兩個直轄市好像是不是太多餘了東南一帶根本不具備設立這種直轄市的必要,尤其是東南一帶如果設立直轄市,那他的意義在哪直轄市是想要設立就能夠設立的嗎直轄市必然要有他的特殊意義,尤其是政治經濟軍事等等,甚至政治經濟軍事缺一不可,如果少了哪一個都不行。

北京是首都,政治經濟軍事的意義都具備。而新的長安府是幫助控制西北地區,彈壓西部的重要樞紐,甚至是未來負責對中東地區開拓的重要軍事後勤基地,再加上西安咸陽地區是西部的重要經濟區,所以直轄市也都可以。至於上海是對外交流的視窗,未來的對外貿易的重頭戲,而軍事上他位於華東邊緣,並且屬於華東的東邊,將來在上海設立海軍基地,完全可以輻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對於沿海安全有重要意義。

所以設立直轄市那是政治經濟軍事上缺一不可的,不是隨便拍腦袋就能夠設立的。可是這個臺北和泉州,這兩個城市那麼近,怎麼都打算設立直轄市一個屬於福建,一個屬於臺灣,他們之間距離很近的。何況他們軍事意義也都不明顯,王國瑞有了南洋地區,那將來海防的重點都是在南洋戰區,而不是在福建和臺灣了。控制了南洋地區之後,這個福建和臺灣的軍事意義大為降低。

所以如果王國瑞同意設立這兩個地區為直轄市,那真的是腦子進水了

你們誰給我解釋一下,臺北和泉州設立直轄市的意義在哪裡王國瑞不客氣的問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