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紅警1895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4章 英德飲鴆止渴(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74章 英德飲鴆止渴(上)

朱爾典被迫和王國瑞簽訂了一些條約,這樣朱爾典臉色漆黑,他被迫讓出了不少英國的那些船舶工業的技術。不過王國瑞並沒有解釋你為什麼王國瑞沒有去跟那個組織索要技術的原因。畢竟王國瑞也是在政壇混了幾年了,自然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與其自己費盡心思去找藉口,不如乾脆什麼都不說。言多必失,如果自己到處找藉口,那不但不會有效果,反而會讓人更加懷疑。所以王國瑞乾脆不予解釋,乾脆什麼都不說,讓朱爾典和英國人自己去猜測。而有時候,一旦猜測太多了,那反而會出問題。而有些時候,資訊太多,那其實反而不利於決策。英國人也許疑惑王國瑞為什麼不找那個組織去索要技術,他們肯定會有很多猜測。到時候他們也許會有很多種猜測的可能,最後發現什麼都有可能,可是卻好像什麼也都不可能。

這樣的猜測才是最要命的,他們根本無法猜測到具體原因。所以朱爾典不得不出讓了很多技術了,甚至就為那個香港的問題達成了條件。英國人歸還香港,不過作為條件王國瑞必須要保護香港人的合法財產。而香港的土地權利屬於中國,英國任何公民目前所有的土地權利都將不得到中國承認,而英國之前的和所謂英國香港總督府的土地承租等等協議,也都將會重新酌情和中國簽訂。總之一句話,那也就是中國對於香港所有的領土擁有主權,英國商人之前所擁有的土地所有權不得到中國政府承認。之前的租賃協議也都要和中國進行重新簽署,如果不能夠達成一致必須要滾蛋。

各種不動產比如說土地商鋪港口碼頭等等不動產也都屬於中國主權,中國不用花費一分錢作為補償英國商人,完全有英國政府自己內部消化補償。而關於那些浮財,中國政府必須要保證合法財產不受到侵犯。王國瑞也都退讓了一步,只要那些英國商人沒有使用暴力威脅還有特殊權利強迫弄來的財富,那王國瑞予以承認。那些浮財什麼的王國瑞也都給予了承認,不會進行沒收。只要是合法的,沒有使用明顯違反中國法律的浮財,王國瑞也都予以承認和保護了。而這個保護合法私有財產的政策,是各國都要儘可能遵守的,不能夠因為是外國人也就隨便沒收。

關於移交香港之後,這份王國瑞和朱爾典一起商討的草約還約定了關於英國作為出讓各種技術給中國,把專利權力授權給中國。甚至各種技術的改造權力,各種對未來的改造之後所產的新產品,英國人放棄專利權。而中國將會在草約裡面到時候具體商討開放國內一部分市場給英國商人,具體承包給英國商人經營一些產業人,這些關稅將會具體執行。在對國內的企業產一定競爭壓力的同時,可是卻不會給國內同行業帶來慘重打擊。

而且,王國瑞還和英國約定,他們的那些產品只能夠在某個省份進行銷售,不能夠隨便越省份銷售。

皇上,為什麼要讓他們在這裡進行銷售呢如果這樣,那豈不是讓洋人賺錢了嗎康同薇問道。

王國瑞無奈搖頭說:如果不讓他們進來,那恐怕接下來的走私肯定會非常嚴重。因為百姓逐步有錢了,咳嗽我們生產力卻無法滿足百姓的需求。我們的工業剛剛起步,尤其是輕工業方面遠遠不能夠滿足國內的真正需求。一旦百姓發現自己的貨幣無法購買到物資的時候,那也就會童虎膨脹。一旦通貨膨脹,那物資昂貴,百姓也都會受不了的。所以讓他們能夠進來,那這樣雖然讓外國人賺取了一部分財富,可是卻滿足了國內的物資需求。一旦百姓無法獲得物資的需求,那百姓肯定會有意見的。那個時候走私不可避免,所以不如用這個國內的龐大市場作為籌碼,然後跟外國人進行討價還價,這樣換取我們需要的東西。

所謂有市場,就有需求。只要市場存在,那個肯定會有人做。哪怕殺頭的買賣也都有人做,所以到時會無法滿足需求的百姓肯定會面臨走私。與其這樣,不如開啟一部分缺口,然後這樣我們還可以受到控制,然後還可以獲得不少的收益的

王國瑞知道目前中國國內生產力還不成熟,必須要靠一部分外國產品來彌補。王國瑞固然採用貿易保護,可是卻並不代表他徹底封死。在國內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需要一些外國產品來彌補這裡面的空洞。雖然這樣會讓外國賺取一部分財富,可是這樣卻可以讓王國瑞收取關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凡是有一些商業知識的人都知道,凡是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那資本家將會踐踏一些法律。如果王國瑞徹底封死國門,而國內的物資無法滿足需求,那這樣說不定反而會引起一大批人走私。

當年大禹治水也都知道堵不如疏道理,與其徹底堵死,不如釋放一部分,不過卻必須要嚴加控制。這樣釋放一部分滿足國內百姓需求,這樣王國瑞不但可以透過這些產品收取關稅,而且也都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百姓生活物資需要。物資的商業需求,是堵不住的,哪怕政府命令在嚴格,也都會有很多人選擇鋌而走險。當年老毛子解體之前,各種邊關的走私物資簡直是瘋狂了。

利用國內市場買換取一些東西,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然註定是要無法滿足需求,那不如主動的讓出一部分,然後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這個也就是市場換技術的核心,既然自己暫時無法滿足市場,而洋人也都急需市場,那不如暫時各取所需。

不過,王國瑞和英國商討好了草約之後,德國人也都來了。

皇帝陛下,你們和英國人商討的訊息,我想我們德國也想要參與進來。既然你們能夠對英國逐步開放國門,那我們德國也需要中國的市場。我想,我們德國也都需喲啊這些市場,我們德國也可以拿出一部分技術出來換取。請皇帝陛下你開一個價格好了

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們對於市場的渴求比起英國更狠。目前德國人到處全世界尋找市場,本來如果按照原先歷史,德國人也都會加入到瓜分中國的行列當中。不過德國人想要中國,那時也是看上了中國的龐大市場。德國人空有龐大的生產力,可是卻沒有足夠的市場進行消化他的生產力。一旦生產出來物資無法銷售出去,無法獲得資金的回籠,那經濟危機也都是必然會到來的。

所謂經濟危機,其實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產能過剩,最後無法銷售出去。產能過剩,然後那些商人為了把產品給銷售出去,不惜採用各種手段。比如說鼓勵百姓寅吃卯糧,透過貸款來進行消費。從後來的那些美國經濟危機,到後世的次貸危機,其實也都是過度透支消費所帶來的後果。

德國人當然知道這麼做不行,德國本土不過是數千萬人,數千萬人的市場無法能夠滿足德國龐大的生產力需要。所以他們對於市場的需求簡直是無以復加,對於這個市場換技術的方案,德國人也都更敏感,甚至更渴求。如果能獲得四億人口裡面的一部分市場,哪怕只是承包中國的幾個省,那對於他們國內的生產力也是一個巨大的宣洩和解放。

到時候德國的稅收和收益都會增加很多,所以那個時候肯定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大海軍夢想也都可以提前實現了。德國和英國進行軍備競賽,可是他們的經濟實力明顯不行。關鍵是他們的造血能力明顯不如英國,英國有龐大殖民地提供物資資源和市場,德國雖然也許資源短時間之內不問題,可是德國龐大德國工業生產力無法獲得宣洩,這樣才是最大大問題。

如果中國願意開放一部分市場,單獨劃分幾個省的市場給他們德國,那他們德國不會介意出讓一些技術的。德國對於市場,那可是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這些技術什麼的也都不用太過在意。至於那些民用技術,那也多是可以出讓不少的。他們不怕王國瑞獅子大開口,反而最害怕的也就是王國瑞不開口。只要王國瑞願意開口,那他們也都有事好商量。不就是技術嗎,他們有只要能獲得一個工業經濟自我造血的市場,那德國人會不惜代價的。

好,既然如此,那我也就說了,我希望你們德國的各所工業大學,開放一千個名額的留學生名額給我。並且,各家工業工廠至少要接受我們一萬名的技術工人的去做實習,你們德國的工人必須要教導他們技術。當然,工人的花費,我們會自己承擔。甚至,我們可以給予你們那些技師進行額外發放補貼,算是作為我們更工人的拜師費,你看如何王國瑞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