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開局流放:帶著農科院和老爹穿越去墾荒最新章節列表 > 229 擇婿標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9 擇婿標準

唐詩不好再直接問,想了想去那邊布莊找薛氏打聽下。

這幾年西域諸國都十分安靜,兩邊商貿互通,倒是讓薛氏抓住了機會,小小的女紅鋪子如今變成了一家大的布莊。

某種意義上也是唐安淮照顧這孤兒寡母,不光是看著那微薄的血緣關係上,更重要的是薛氏本身就要強。

老唐同志最是欣賞這種愛打拼的,能幫忙自然幫。

再者說也不過就是把改造好了的紡布機器優先給薛氏使用而已,有了這棉紡織機,加上河套府日漸增加的棉花產量,可不是讓薛氏有了十足的本錢。

現在西域還有大魏朝的不少州郡,可都找指望著她的棉布呢。

棉布只是一點而已,河套府現在千里沃野良田何止萬頃?

就連西域那邊都經常來這邊買糧食,段知府之前還有些為難,後來看到那西域的上等戰馬做交換,他覺得一點都不為難。

這還用想嗎?

糧食每年地裡都能產,可上等戰馬可遇不可求啊。

短短三年時間,河套府面目一新,城中的胡商越發的多,甚至還能看到一些金髮碧眼的面孔。

唐詩找到布莊時,薛氏正指揮人裝貨——

“這個可小心點,另外你們這次去江南那邊,記得多帶些綢緞回來,要年輕點的,顏色鮮亮些的。”

“四姑娘。”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薛氏回過神來,看著唐詩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是哪陣風把咱們四姑娘給吹來了,快進來,我今天上午剛做的點心,還沒顧得給你送過去呢。”

唐詩喜歡吃點心,這是河套府人盡皆知的事情。

這兩年每到過年,唐家門口就有數不清的糕點。

好在小姑娘家身體好,每天都四處走動倒是沒怎麼長胖。

平日裡薛氏也會製作一些點心送過去,有時候是從外面特意讓人捎過來的,這點心才能花幾個錢啊。

重要的是唐詩喜歡。

若是沒有這孩子最初的本金支援,後來又送紡織機又給棉花,哪有她今天呢?

薛氏做夢都想不到,原來人可以不用費心去算計那仨瓜倆棗,靠自己的本事就能吃好喝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番打趣引得唐詩的笑聲,“這不是聞到三嬸這裡有好吃的就過來了嘛。”

薛氏安排了一番,帶唐詩去裡面吃東西。

無事不登三寶殿,唐詩來這布莊的次數少之又少,現在過來,薛氏覺得肯定有什麼事情。

“是小寶昨個兒衝撞了你?”

昨天七夕,那倆孩子去找唐詩玩。

薛氏原本是覺得唐詩的玩伴都結婚嫁人,小姑娘家孤零零的一個人過七夕沒意思,這才好心讓自家孩子過去。

也沒聽五娘說什麼呀。

總不能是被那臭小子給恐嚇了吧?

薛氏想打人的心都有了。

“你等著,回頭我就教訓他一頓給你出氣!”

唐詩連連阻攔,“和小寶沒什麼關係,就是過來看看這邊怎麼樣。”

薛氏聞言松了口氣,“那就好。”可真是嚇死她了,“布莊生意都挺好,今年的棉花看著長得都不錯,回頭肯定又豐收,我最近都接了好些個京城來的單子,聽說咱們這棉布在京城那些勳貴人家賣的可好了呢。”

“那挺好的。”唐詩想了想,“和京城那邊有生意往來也挺好,說不定日後有什麼訊息也能先知道。”

薛氏又不傻,知道唐詩這話什麼意思。

這幾年河套府在跟朝廷對著幹,偏生河套府位置又極其重要,一旦朝廷強硬,河套府這邊城門一開,整個大魏朝就被西域蠻族屠戮。

薛氏自然不會覺得唐詩會這麼做,畢竟一心想要把河套府建設成塞上明珠的父女倆,怎麼會眼睜睜看著大魏朝的百姓被屠戮?

只是朝廷那邊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這麼點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對了三嬸,五妹妹早些年可有跟哪家訂下婚約?”

薛氏聽到這話愣了下,臉上有些不自然,“倒是有,不過早就取消了,怎麼了?”

她孃家那邊,當初唐家出事,這婚約自然而然就不作數了。

“取消了啊,沒事,我就隨便問問。”

這哪是隨便問問啊。

薛氏原本就有意讓五娘和唐詩親近,畢竟這位唐家四姑娘對自家人從來都很照顧。

如今聽到這話,當即有了幾分心思,“是不是有誰跟你打聽五娘?”

“五妹妹還小……”唐詩瞧著薛氏臉上多少黯淡了幾分,話鋒一轉,“不過三嬸有什麼想法倒也可以跟我說說,我回頭讓我大哥二哥他們留意下。”

薛氏聽到這話頓時話多起來,“四丫頭你也知道的,五娘不是我親生的,但是這孩子從小是我養大的,又是個再體貼不過的,當初小寶混賬,要不是五娘體貼,我還真不知道怎麼熬過來呢。這孩子的婚事我就一直牽掛著,咱也不說要她嫁給那些勳貴人家,那些人家規矩多,五娘嫁過去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呢。就想著能嫁一戶好人家,家裡頭關係簡單點,五娘也別操那麼多心,她能把日子過好了,我也就沒什麼牽掛了。”

唐詩大概明白,“比方說我大哥那種?”

薛氏連連點頭,“王三公子自然是好的。”

琅琊王家子弟,雖然沒回王家,但這家世並不作假。

又因為不願回本家,這家中就小夫妻兩個人,多省心啊。

但問題在於,王三郎就這麼一個,是元娘的夫君。

唐詩大概明白了,得有點家世,但又最好父母雙亡的那種。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

“年齡方面呢?”

這個薛氏還真沒怎麼細想,“也別太年輕,太年輕了不懂得體貼人,我跟你三叔就是少年夫妻,只是他那人心裡頭只有自己。年紀稍微大點的,能體貼人照顧人。不過只要能過得了四丫頭你這關,這人肯定不錯。”

唐詩哭笑不得,問題是她手上沒人啊。

既然是家世好的,自然就不是軍旅中人,畢竟說不定一打仗人就沒了。

讀書人還是首選。

唐詩想了想,五娘自己看中的宋源朝還真是……

方方面面都符合薛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