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8章 你怎麼把那些東西偷出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8章 你怎麼把那些東西偷出來了

秦邵之所以如此堅持,除了考慮文化產業有潛力外。

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剛好遇到了一家書肆正在轉賣。

位置在宣武門附近。

老闆是戶部一五品官員的家屬。

因為外派到外地做官,家裡人都要搬到外地,就想將這書肆轉賣。

其實轉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怎麼賺錢。

上京書肆不少,這家書肆並沒有多少競爭優勢。

他們先前印沓了很多出,沒有賣出去,造成擠壓,本錢都還沒賺回來。

“秦公子,你如果有意,我將那些凋刻板也便宜專賣給你,這生意我是不打算錯了!這上京這麼多讀書人都不能賺錢,我們家老爺現在被派往粵地,那地方偏遠,看書的才沒幾個,留著這些也是無用。”

老闆姓劉,是那官員的哥哥。

能留在上京做生意,也是靠自己弟弟罩著。

如今弟弟也走了,他留在這裡更是無依靠,乾脆跟著弟弟搬王粵地,看能否找到其他可做生意。

“還有我這裡有幾個凋刻師傅,都也挺老實可靠的,我這一走,他們就沒活了。秦公子如果想做書肆這行業,可以考慮用這幾個人。這也算我這老東家最後能為他們做點事情。”

這老闆真是挺實在一人。

秦邵對他印象挺好。

但實在人其實做生意很難賺錢,太實在頭腦往往不靈活。

秦邵觀察這老闆,發現他就是這樣之人。

這處房子其實不算小,前面是兩層的大門面房,原先是幾間連著,為了開書肆打通了,二樓面積不小,但只空著放一些雜物,後面就是印刷書籍的小院子。

秦邵倒是對這裡的佈局很喜歡。

二樓他剛好想著做些別的。

房子儘管臨街,但大明這裡,房子價格一般都按照幾間房來要價,跟院子大小關係並不大。

房子加上原來的凋刻版以及各種剩餘材料,秦邵付了老闆350兩銀子。

還有一些擠壓沒賣出的書籍,並不少。

秦邵跟那老闆商量,清點書籍的數目,他可以幫忙賣,如果賣出去了他抽去原書價格的三成。

老闆本想著那些書籍已經很難賣出去,要壓在手裡了,如果再找商隊拉回去,又是一筆不小開銷。

賣出去的話,三七分,那他不僅能收回成本,還能稍稍有點點餘利。

當即就彎腰行大禮對秦邵表示感謝。

……

安永貞知道訊息的時候,秦邵已經將房子賣了下來。

王寅、韓瑾蓉、小三子等人已經開始打掃房子。

一樓的格局沒多大動,原先的書架書籍都還放在那裡,稍微裝飾一下就好。

秦邵看了那些書籍,感嘆原來的老闆沒賺錢其實是有原因。

靠近門的位置是一些黃曆書籍,就是古代的日曆,一般都是用來看日子的。

如果哪一日是好日子可以婚喪嫁娶,哪一日出門最吉利之類的。

這種很多家庭都需要。

但很多書肆都會有,也不會缺貨。

你如果不懂得宣傳營銷,當然不容易賣出去。

挨著黃曆的就是一些教材,就是識字以及科考的:唐詩三百首、啟蒙的、考秀才的。

這種書一套凋版用好多年,需求大、成本低,但也是大路貨,各個書肆都有。

其他的也就一些宋代比較流行的話本之類的,秦邵在其他書店也看過。

總之,這書肆原來的書籍基本都是些常見沒什麼競爭優勢的書籍。

且這老闆印量有些大,不積壓賣不出去才怪呢!

上京如今最出名、生意做好的書肆是正書堂,位於國子監旁邊。

那裡除了這些爛大街的書外,人家主要還有很多手抄的孤本書籍。

縱然很貴,不少人買不起,但放在那裡很有面子。

當然最主要的是正書堂還讓代售一些名人的書籍,比如科考三元的一些字畫、朝中大老的書籍。

就跟前世為名人出書那種!

總之,就是招攬名氣。

秦邵還沒有查清楚那家書店的背後老闆是哪個。

還有一家是一品書居,面積不大,生意也不錯。

秦邵去探訪了下,發現書店不僅有大路貨,最主要還是有不少有趣的書。

比如《張生崔鶯鶯二三事》、《紅佛女私奔記》《大唐三藏和女兒國國王那些不得不說的事》等等。

秦邵以為是那些話本換了個名字吸引人而已。

開啟才發現那叫一個纏綿悱惻、看得人臉紅心跳,間或還有一些插圖。

這大明之人還真是夠直白的!

秦邵親眼看到不少小廝匆匆地給老闆銀子,然後拿書走人。

不知道哪家少爺或者老爺家的有如此愛好。

“自明,你這都要開店了,也不說聲!我說這些日子你悄無聲息的,原來是忙這呢!”

秦邵正跟安永貞說書店如何安排不知的問題,一個爽朗的聲音響起。

秦邵抬頭看去,竟然是林桐過來了,跟在他後面是王贇。

“兩位哥哥怎麼過來了?”

秦邵有些驚異,今日他們兩個不休沐,怎麼過來了?

“皇……將軍勐禽坊最近操練辛苦,特放假兩日休息。我們倆沒事,就想著找你,結果到你家,家裡沒人,打聽才知道你在這裡買了房子,還有開書肆。”

王贇笑道。

“我說自明,這賣書可也是個辛苦活,我聽說還印沓,那叫一個麻煩,一版一版的,我最不愛讀書,看了就頭疼,你們這些讀書人也不顯麻煩!”

林桐不在讀書,看著書架上的那些書就露出痛苦的表情。

“林大哥不愛讀書,怎麼知道書籍印沓、凋版的事情?”

秦邵有些驚異。

這年頭隔行如隔山,很多不從事其他行業的很難接觸道。

特別印刷是個技術活,林桐則一直從事武職。

“我不是跟著都督做事嗎?曾跟著他去那司禮監經廠,就專門做印刷這些的。我聽說你以前也沒做過這些,如果不是太瞭解,改天我帶你去司禮監經廠,看看那裡是怎麼做的,可以去學學經驗。”

林桐答道。

“我們能去司禮監經廠參看?”

秦邵很是驚異。

他也打聽了,聽說司禮監那個經廠算是大明面積最大、技術最先前的印刷廠,如果能去那裡參觀下,那真是……

“怎麼不能?我跟都督說聲,你想去還不是簡單一句話?”

林桐拍胸脯說道。

朝裡有人好辦事!

果然,自古就是這樣!

林桐是個急性子。

第二日秦邵剛起床,就過來找秦邵,說已經打好招呼了,帶他去看看司禮監印刷廠,也就是所謂的經廠。

秦邵儘管做過心理建設,但見到這大明的司禮監印刷廠的時候還是被震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沒想到會那麼大的面積,有那麼多人工作。

前世他也接觸過一些印刷廠。

因為都是機器作業,印刷廠的規模都不是很大。

這裡的印刷廠是前世他見到的四五倍大。

林桐跟人打好招呼,一個小太監帶領他們參觀介紹。

刻版工匠350名,印刷工匠134名,擢配工匠199名,裝訂工匠293名,還有制筆、制墨工匠數十名。

總數基本上超過了一千人!

而這些僅僅是為了給朝廷印刷一些書籍和檔案。

聽說六部以及其他部門也都有自己的印刷機構。

大明印刷業的繁榮程度真是超乎他想象!

秦邵瞭解到,印刷量最大的是《佛藏》、《道藏》、《番藏》以及每年度的《曆書》。

經廠印本一般刻工和紙墨都很精良。

聽說在上京的只是一部分,稱作北監,南京還有一個規模比這更大,印書兩更高的,叫作南監。

“這一塊塊的是什麼?”

經過一個倉房的時候,秦邵看到一側地上放著一個個小銅塊字塊,堆成一堆。

“這是以前製作的活字型,早些年還用過,不過現在已經很少用了!不好用!”

那小太監解釋道。

原來這大明管方印刷廠還真製作了活字啊!

只是不用,放在這裡怪可惜的!

秦邵翻摸了幾遍那些字型,很是驚異。

這印刷廠太大,參看完時間也不找了,秦邵就隨林桐出來。

“你到門口那等我,我進去一趟一會兒出來。”

林桐突然說道。

秦邵猜測他有事,也就點頭,自己先走出經廠大門。

約莫不到半個時辰功夫,林桐出來了。

他牽著馬,馬脖子上還掛著兩個布袋子,袋子裡鼓囊囊的。

“你這是帶什麼出來了?”

秦邵不記得林桐進去的時候有帶東西,這馬身上怎麼多兩個袋子。

“你看我把什麼帶出來了?”

林桐神神秘秘地說道,開啟一側布袋子讓秦邵看。

“林大哥,你怎麼將那些活體字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