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二四節 變化之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四節 變化之道

翻看過徽宗手繪行軍圖,宋江感到了莫大的危機,這次北上恐怕比自己原先想的更加危險,稍不注意就要掉入萬丈深淵。

當今官家最寵信的是誰?所有人都知道,是梁師成。梁師成與官家向來是形影不離的,官家畫了這圖,梁師成必然知道,那麼童貫呢?一心要置自己於死地的童貫不可能會放過這個機會,這張圖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洩露!宋江驚出一身冷汗!要是自己的行軍線路都洩露了,遼人只需要在自己行進途中佈下一個口袋,那就是甕中捉鱉!

宋江越想越怕,尋到值日軍官,下令全軍暫歇半個時辰,急忙喊來路仲達、吳家亮一同碰頭商議一下此事。

三人見面,坐下談話,宋江把自己的顧慮一說,那兩人也是吃驚,怎麼這行軍打仗還有這種事情,這個線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可要是不按路線走,萬一官家知道了,怪罪下來怎辦?

幾人商議一會,最後決定,未出大宋疆域之前按著行軍線路北上,至於到了遼境之後,該如何行軍打仗那就不去管什麼官家的指示了,別說道君皇帝,就是道君老祖的旨意也顧不得了。

宋江命路仲達先帶百名精騎快馬先行進遼境打探實情,要是遼境之內有所防備,那就證明線路的確已經洩漏。路仲達在遼境縱橫馳騁年餘,這等打探軍情的小事情自然輕鬆得很。打探清楚遼境內的底細,再回雄州與大軍會和。宋江再命自己的親兵旗牌持自己手書調令回濟州,著宋義帶千人迅速北上雄州接應,務必於二十日前趕到!

兩邊命令一下,路仲達領了令牌點了十名先鋒哨探上馬疾馳而去,宋江這才命令開始啟程北上渡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綱心裡很不舒服,今日上午在朝堂之上,蔡太師向陛下進諫,言稱凡軍馬出征必要有文官隨軍,此次也不能例外。陛下也是深以為然,故要朝臣相互舉薦誰人隨軍。朝中誰不知道這次義勇軍北上是凶多吉少,哪個會自己冒頭出來送死的,唯有自己毛遂自薦願意從軍北上。自己舍了性命加入義勇軍北上遼國,不想在軍中得了這種待遇,換了誰心裡不會難受?更不用說現在時刻兩個宋江的親兵貼身跟隨著他,他只覺不是保護,倒像是隨時監視。

李綱是個直性子,在朝堂之上,不過從七品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的他就敢面參當朝的相公。現在有了隔閡他也是藏不住事的人,大軍渡過黃河,剛到衛縣扎下營地,當即便來找宋江。

他要當面把這些事情質問清楚,為何要把他隔離起來,為何軍士們看他都是視若無物,軍官們對他所問更是毫不理睬!

李綱耐心的在中軍帳外等候著,宋江的親衛們老遠就把他擋在外面。他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冷靜冷靜,這支軍隊不過是民軍罷了,根本不識朝廷法度。

不久,帳簾一掀,一人走出來匆匆離去,親兵才放李綱進去。李綱到現在也沒弄清楚該怎樣去區分義勇軍中的階級,所有官兵的服飾都是一模一樣,全身黑色的緊身衣褲,頭上戴著怪模怪樣的布帽,只是胸口花紋略有不同。李綱現在唯一分辨官兵之別只有在下令之時,發令的必然是官。

親衛掀起大帳布簾,李綱乾咳一聲,這才施然走了進去。

宋江背對著門口,站在桌前仔細檢視的地圖。他現在已經沒有了從前看見歷史人物時的激動,早已經麻木了。

他頭也不回的吩咐親兵端茶,然後請李綱隨意找地方坐,他現在沒有心情和這歷史中的著名人物聊天,只是一心思考著如何避過眼前的困境。他一邊檢視著地圖一邊在心中衡量著那條線路最為穩妥,竟是把李綱拋之腦後去了。

李綱枯坐了一會,茶已經喝了兩杯,宋江依舊凝視在地圖,沒有轉頭看他一眼。

就算泥人也有三分脾氣,李綱怒火上湧,心說你雖是從六品的飛騎尉,可不過是個沒有職權的勳官罷了,怎能夠置朝廷的正七品隨軍宣贊舍人於無物一般?

李綱再也按不下心中火氣,開口諷道:“我早就聽聞濟州義勇軍威鼎盛,果然宋大人的官威也是不小。”

宋江聽見後面有人說話,語帶諷刺之意,這才想起李綱來了!宋江心裡有些慚愧,忙轉回身施禮:“抱歉抱歉!我剛才研究軍情入了神,還請李大人原諒則個!”

李綱見他態度還算恭謙,也不再多說什麼,畢竟以後還要相處,只輕哼一聲了事。

宋江見李綱這樣子,知道他還是餘怒未消,轉過話題說道:“不是我故意慢待李大人,實在是軍情緊急,故而失態。”

李綱感覺有些好笑問道:“我在京中聽聞人們傳說,宋家三郎文武雙全,才高八斗,為人豪邁熱忱,怎今日卻來誑我?今日大軍始出,離遼境尚有千里之遙,你便說軍情緊急,那我倒是想聽上一聽是何等緊急的軍情,可以讓拼命三郎失神至此。”

宋江看看他那張寫滿不信二字的臉,反正李綱現在隨著大軍同行,更改行軍線路的事情也不可能瞞得了他,遲早都是要說的,不如今日就說了也是一樣,要能得到他的支援是再好不過。

宋江微笑道:“正好還要向李大人請教,請李大人來此一觀。”說著宋江往旁邊一側,示意李綱前來觀看地圖。

李綱也不謙讓,起身便來到桌前細細觀看,這地圖不過是遼國南京道的詳圖,畫倒也細緻的很,沒有半點異常之處,這就是宋江所謂的緊急軍情?李綱疑惑的看這宋江,等著宋江解釋。

宋江笑笑從懷中取出官家的錦囊,拿出那張行軍圖紙,平鋪在桌上:“李大人再看看這個。”

李綱低頭一看,有些吃驚:“這是陛下所畫?”

宋江苦笑:“正是官家欽賜,要我軍依圖行事。”

李綱雖只是個文官,可也算知識廣博,孫吳兵法,李公問對等等也是用心讀過。看到這行軍圖紙,隱隱的心中覺著有些不對起來。

宋江又道:“陛下要我軍須得按圖上行軍,沿途宣喻,李大人覺得是否可行?”

李綱張口結舌,想說不行可這又是陛下欽命,不可杵逆;要說行的話不過是自欺欺人,唯有閉口不答。

宋江嘆息道:“李大人身為文官,也能知道此事必不可行,何況我這草莽出身的上陣之人?剛才失態便是為的此事。”

李綱有些明白了宋江的難處,但還是不以為然,開口辯解道:“宋大人也不須如此為難,我看官家此圖也不是不可行,只要我軍迅速,也是能夠完成陛下重任的。”

宋江無語看了他一眼,低頭再看看此圖,無奈說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李大人,咱們北上可不是去郊遊踏春,是去上陣打仗,要是拘泥路線,我怕更不能完成使命。”

李綱也知道自己方才所說實在勉強,戰陣之道最是變化多端,要的是審時度勢、隨機應變。象這樣條條框框先行圈定的,想要不敗都難。見到宋江焦急,他也是無可奈何,總不能說吧朝廷法度官家諭旨置之不理,只有藉故告辭出來,讓宋江自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