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四三節 陰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三節 陰謀

四千遼國御帳親軍陣亡三千有餘,蕭德里底見遼主已經成擒,不敢返回大營,率手下數百騎軍東去,現在奉聖州空虛,中京正與女直人四處交鋒,唯有東去南京道搬取救兵!

宋江見蕭德里底已逃,剩下的遼軍被義勇軍驅趕分頭逃遁,於是整備軍馬,將所俘的遼國大臣全部縛起,只留遼主耶律延禧一人不綁,全軍上馬,挾著遼主直奔遼軍大營。

片刻之後到了營外,由遼主親自出面招降留守親軍。

留守人馬見陛下與眾位王公大臣俱已經做了宋軍的俘虜,哪裡還有戰心。除開小部分人堅決不降,各自棄營退走外,餘下大部開啟營門放下刀槍列隊而出歸降。

時間已經快要正午,宋江安置好眾多俘虜,立刻分發軍馬去打掃戰場、收斂屍體、清點物資等等,李綱則去遼軍帳中宣慰眾位尊貴的戰俘,陪耶律延禧說話以安其心。

是役,義勇軍損傷不小,陣亡八百餘人,重傷百餘,輕傷者上千,幾乎是個個掛彩,就連宋江都差一點死於非命。說起義勇軍自成軍以來,歷經大戰,向來是亡者多,傷者少,至於輕傷之類,幾乎都是不計。

不過此次雖是傷亡慘重,但戰果更是輝煌,五千遼軍精銳,殲滅三千四百多人,俘虜遼主以下計七百多人,逃脫者不到九百,繳獲帳篷物資等眾多!

午飯時,宋江與路仲達、吳家亮碰了次頭,三人都是噓噓不已。誰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現在雖是拿了遼帝在手,可是卻像是如鯁在喉。殺也殺不得,放也放不得,帶在軍中的話只怕要招來遼軍全力搶奪,自己現在只二千人馬,禁得起幾戰的消耗!

上午蕭德里底遁走,看方向應該是奔南京道而去,自己調動南京道軍力計劃是要實現了,可是卻意外的背上了個大包袱。亡命天涯之時,還得帶上這幫遼國戰俘,足足有七百多人,要是萬一作戰時,這些俘虜生事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宋江腹中盪來盪去只有一個“殺”字,可這些人畢竟是沒有抵抗束手就擒的,他當真是說不出口。還有一個大問題,這個耶律延禧當真要帶回大宋去的話,該當如何補救,才能不讓遼國分裂?

宋江思索良久,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路仲達二人更是兩眼一抹黑,對遼金局勢這些事情一概不知,拿不出半點建議出來。

吳家亮見宋江困苦,倒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咱們想不出,並不意味的遼人也想不出,要不叫幾個遼國大臣過來詢問一下,想必他們也不想看著自己國家分崩離析罷。宋江也覺得這辦法算是可行,這俘虜中不正是有一位赫赫人物,說不定真能成事!說不得也只有試上一試,死馬權當作活馬醫了。

實在不行,就瞅準個機會把天祚帝給放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回去就說亂軍之中被遼人劫回去了!宋江坐在帳中等待路仲達將人提來,心裡暗暗的發狠。此事非同小可,極有可能引起連鎖劇變,影響當今天下的大勢!宋江坐在遼主的大帳中心裡一團亂麻一般。

第一個被提來的是遼主耶律延禧最親信的大臣北樞密使,當朝國舅、蘭陵郡王蕭奉先。蕭奉先在天慶年間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自蕭氏後族,自己兩個妹妹,蕭奪裡懶為天祚帝皇后,蕭貴哥是元妃!

宋江請蕭奉先落坐,親手斟上杯茶遞了過去。蕭奉先受寵若驚般連忙站起身,恭敬接過茶杯。

宋江示意路仲達到帳外守候,這次所談內容實在是旁人萬萬聽不得的秘聞!是以大帳之外親衛都已經散佈到二十步之外,嚴密看顧著四周,除路仲達吳家亮外,不教任何人接近大帳。大帳門口,二人親自一左一右在外守候。這種陣仗,看得自家義勇將士們都是咂舌不已,這門口守衛著的二位,可是義勇軍除大首領之外,數一數二的人物!

蕭奉先陪著笑臉站著,待宋江先行坐下,這才小心翼翼的坐下,這種陣勢一出他知道宋江必有機密要事問他,他也不敢開口說話,只是安靜等待。

宋江醞釀一下,開口說道:“聽說蕭王爺官任樞密使,是北朝重臣,想必是學富五車、胸有韜略,宋江帳下兵士粗蠻,先前有得罪之處,還請郡王見諒。”說著就想起身行禮致歉。

蕭奉先現在小命都攥在宋江的手裡,哪敢受他的大禮,急忙躬身而起,口中連稱惶恐,牢牢擋住不讓宋江下拜。宋江也並非真有這個意思,不過是為了找個由頭往下說罷了。宋江借勢回身再次落座,蕭奉先強笑著不再坐下,只是畢恭畢敬的站著答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江想了一想,忽然問道:“郡王對眼下的形勢怎麼看?”

蕭奉先不明其意,猶豫著問道:“宋大人是指?”

宋江輕輕啜了口茶,在杯口吹了吹,看似漫不經心的說道:“現在遼主在我軍中,北朝不可一日無主,否則必要四分五裂。北面女直人虎視眈眈,要是見大遼分裂,必然乘機而起,這兩百年的國祚危在旦夕啊!但陛下已經遭擒,放我是萬萬不敢的,唯有另立新主,呵呵,我可是聽說南京析津府中,有好幾個王爺。你看誰能繼承大位?”

蕭奉先面不改色,依舊是笑眯眯的答道:“宋大人說笑了,小王也不過身在囫圇,自己都是朝不保夕,哪裡還有心去操心這些事情?”

宋江呵呵一笑:“郡王過謙了,我聞得令妹為耶律延禧元妃,生有一子封為秦王,且令弟蕭嗣先為斡魯朵都統,帳下兵馬不少。要是這皇位被別人奪取,豈不是冤枉得很?”

蕭奉先臉色微變,他未曾想到眼前這個小小的南朝不入品級的武官,竟然把本朝的事情探得這般分明!言下之意竟然是暗指自己的外甥登上皇位之事!這怎能叫他不心驚?

蕭奉先心中一動,這宋江說的未曾沒有道理。陛下已經被俘,要想回去是千難萬難,倒是不如就此和他合作,要是自己外甥登基,那朝中還不就是我蕭奉先說一不二!

可他又怕宋江只是隨意說說,試探他的口風而已,畢竟宋江的軍馬現在不過只二三千人,又深陷遼境。萬一大軍一到壓迫他把陛下放了回去,自己不是自尋死路?這事情太過重要,便有心探探宋江的底子,看他到底方才的話有幾分真心。

蕭奉先笑道:“宋大人說笑了,我大遼天下向來是有德者居之,想我陛下文才武略皆是不凡,定會遇難成祥,潛龍脫困的。”

宋江看了他一眼,知道他還是有些不放心,搖頭笑道:“郡王爺當真是滴水不漏,我也實話實說罷,我已下定決心,若是我不能走脫出去,在我死之前耶律延禧必要比我先走一步!”

蕭奉先低頭沉吟起來,宋江此話斬釘截鐵,說得是千真萬確!剛才戰陣之上,蕭奉先也看過義勇軍的勇武,這宋江倒不像是怕死之人,要真的如此的話······

蕭奉先猛然抬頭:“宋大人,不光是陛下,而且隨軍的各位大臣,要是把他們也放走,只怕事情會起變化。”現在圖窮匕見之時,蕭奉先也是直話直說了。

宋江略略點頭,“你放心,我軍中糧草向來不足,養不起這些人。”

蕭奉先會意與宋江相視一笑,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既然對方是真心有此打算,蕭奉先也不再藏私,開始用心思量此事起來。

過得一會,蕭奉先緩緩說道:“陛下有六子,除燕王早喪,趙王習泥列為西京留守之外,各有秦王、晉王、梁王、許王,這其中,秦王、許王是我的外甥。梁王是不足一提,只是晉王卻有些不妥,他自身為陛下長子,母親文妃與中京留守耶律餘睹之妻是為親生姐妹,耶律餘睹乃宗室雄才手握重兵,在朝中黨羽也不少,只怕到時候紛爭不斷,本王畢竟是外人,要是他們宗室要保晉王,我也只有徒呼奈何。”

宋江思量著蕭奉先的心思問道:“那郡王可是有什麼想法?”

蕭奉先當然是有想法的,故才有此一說,宋江既然問起,蕭奉先自然和盤托出:“小王倒是有一個法子,只是還要辛苦宋大人,若是此事能成,秦王與小王必有重謝!”

“哦?”宋江見蕭奉先辦法先是不說,倒是先許起諾言來了,不覺心底狐疑,也不知道眼前這位蘭陵郡王打的是什麼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