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六九節 生性涼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九節 生性涼薄

侯蒙被徽宗點將,出班說出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是先行賞功,再議北上之事!兩件事情不能混為一談。

其實言下之意也就是宋江不能救援,也未必救得回來了。所謂先行賞功不過一個過場而已,不讓朝廷招人詬病,尋個臺階下罷了。

這話剛剛說完,立刻引起朝臣的喧譁,幾個御史紛紛上前,準備彈劾侯蒙!

徽宗皇帝好不容易抓到一個能夠解決自己眼下困境的人,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放手!立即咳嗽一聲,開口說道:“朕覺得侯蒙所言,有些道理,眾位卿家的看法呢?”

童貫一聽,立刻明白官家心意,心花怒放大聲說道:“陛下英明,臣附議!”

在童貫看來,賞功不賞功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人都死了,賞不賞有什麼關係?就算是給他封個王爵又能如何?

童貫一派大臣也是紛紛出聲贊成此議,現在輪到蔡太師有些為難了!

剛才官家的那句話,已經明白無誤的表示出了毫無北上的意思,要是他還要堅持,不免要怵逆天子。但要是現在轉口,又不免寒了跟隨著他的人心。

也罷,宋江只能怪你的命不好!

蔡太師躬身說道:“臣覺得還是先賞功為好!”這已經不再提及北上救援之事,朝臣們都已經明白,宋江被大宋朝廷拋棄了,從此再不用指望救援之事,只能在遼境孤軍奮戰!

不少臣子心中都是泛起涼意,宋江立此殊功,且在朝中靠山不少,就這樣的,也不過說丟就丟了。要是換了旁人,只怕議都無需議了,不免兔死狗烹之意大起。

見到蔡京已經屈服,朝中已再無重臣反對,徽宗心情欣喜之餘卻是有些失落,這個宋江算得上忠臣良將,可惜了!

“那便依眾位大臣之見,有功則賞!禮部,宋江之功該當如何封賞!”徽宗當即發話。

禮部尚書出班上前回話:“啟稟陛下,宋江有擒王之功,但無復土之實。按大宋律令,爵當封伯。他只是民軍統制,並無軍籍,無法按軍功封賞官職!”

“無法封賞?”徽宗皇帝大為不悅,本就感覺虧欠不少,有些說不過去。現在眾目睽睽之下,竟然不能封賞,那不是薄情寡信又是什麼?

“有功為何不能賞?哪有這種道理!”

童貫見眼下大勢已定,陛下放棄了宋江,勢必要在封賞之上給予些彌補,要是這個都沒有,實難以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他立刻上前奏道:“陛下,宋江是朝廷從六品飛騎尉,斬首之功甚多,按照軍功可為節度使。義勇民軍也可揀拔為上三軍封號,調往殿前司充任班直,如此可不叫將士寒心。”童貫倒是深徇軍事,立時就想出一個變通的法子。且更是暗藏殺機,行釜底抽薪之計,把義勇軍直接收歸麾下。

這個算盤打得實在精妙,遼軍的戰力童貫心中一清二楚。這三千義勇軍北上大戰數場,殺傷遼軍萬多人,自己才損失千餘。這等精兵,此時不趁機下手更待何時?要是收了義勇軍,就算宋江僥倖逃得性命,也被剪去了羽翼,拔去了爪牙,沒有威脅了。

連童貫都上前幫宋江討封,蔡太師如何還站得住?蔡京也顫巍巍走出班次,稍微施禮說道:“宋江之功並非只是擒王,尚有諸多的遼國重臣,也該一併計算,要是累加,應當封侯!且要恩澤家人!”

蔡太師並非不知道童貫打的主意,不過此時他只是心中冷笑,現在尚有後招未發,童貫的算盤打得雖響只怕難得很,反要惹來禍事。是以對童貫要收編義勇軍之事,他竟然隻字不提!

徽宗現在覺得稍稍滿意,點頭說道:“擬旨,宋江有大功於國,封濟寧侯,食邑千戶,親眷依照常例加封。義勇軍享上三軍恩遇,至於其他,待戰功報上後再一一封賞。”

大部分臣子都是交口稱讚天子恩德有加,小部分有些良心的也不過閉口不語,也不會有人站出來會對宋江的遭遇表示不滿。

說完此事,徽宗皇帝立即派禮部眾人,前去籌劃迎遼主進京獻俘之事。這百年未有的豐功偉績,官家和朝中大臣們,定是要辦得熱熱鬧鬧、轟轟烈烈的。

遼國西京道懷仁城中,宋江已經聽過吳家亮的回報,懷仁城的四周,被遼軍圍得水洩不通。分別在四門之外,遼軍立有四個營寨!

南面營寨是耶律大石的帥旗,西面的蕭幹領軍坐鎮,北面是怨軍都監蕭餘慶,東面是西京道兵馬都總管蕭韃靼的大營。

如此下寨是有緣由的,在遼軍眾將看來,義勇軍如果突圍,最大的可能是南面和西面,所以軍中兩位統帥耶律大石和蕭幹分駐兩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也有小部分可能是北面,這是擔心宋江忽然北上偷襲西京城。唯獨東面突圍可行性很小,因為往東去,宋江無論如何也是走不脫的。

東面是南京道的方向,南京道現在蕭嗣先已經領宮帳軍一萬多人抵達,再加上郭藥師的八千怨軍,還有近十萬鄉兵。宋江就靠著一二千人,跋涉數百裡去南京,除了送死沒有其他的結局,是以唯獨東面兵力最少,且這個輕鬆的差事落在了戰力最差的西京兵身上。

宋江在地圖上標記著,心中的把握多了幾分,這次自己突圍,偏偏走的就是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東面!

宋江趴在地圖上全盤思慮清楚以後,才直起身來吩咐道:“加亮,你回去整備軍馬,準備拂曉時分從東門突圍!記住全軍輕裝,出了必要之物,其餘能拋下的都拋下!一旦突圍,全速向東!”

吳家亮有些遲疑問道:“突圍的話,那些俘虜如何處理?要不要?”說著用手在脖子上一比。

宋江看看他,低頭想了想說道:“算了,把他們全部縛起,關進倉庫就是。都是本地鄉兵,也算漢家子民,不是必要的話,能不殺便不殺!”

吳家亮點頭應諾而去,帶他離去。宋江叫人把本縣的李縣令喚來,再下令帳下親軍,開始打點行裝。

李允文驚疑不定的走進大堂,一路上他看見沿途的軍士都在匆忙整理著自己的裝備,看樣子是要大軍開拔了。只是他知道現在懷仁城外,已經被朝廷的大軍四面圍死,現在宋軍是準備要往哪邊去?

宋江看見李允文進來,略略點頭請他坐下,等親兵端上茶之後開口說道:“李先生,我軍就要開拔了,這些日子以來把你關在這,還請原諒則個。”

李允文見自己果然猜中,宋軍的確是要走了,不禁好奇問道:“宋大人,這四面圍城,你怎麼出的去?”

宋江微微一笑:“這個你便不須多問,我現在喚你來是有一事,要你幫我向耶律大石帶上一封書信,必須要親手交到他的手中。”

李允文驚奇不已,宋江拿出一封書信,已用火漆封好,遞了過去:“記住,一定要親手交到耶律大石手中,這事關你遼國的存亡,切記切記!”

李允文渾渾噩噩的走出大堂,看著自己手中的書信滿心的疑問。不過現在他還是不得出城的,見他已經出來,有兵士再次將他看管起來,關進縣衙後院中。只有到遼軍兵馬進城之後,他才可能得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