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六節 逃與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六節 逃與降

“右翼軍勝了。”

吳家亮在聽見後方號角聲響的瞬間,心裡湧起一陣狂喜,這麼短短的時間右翼軍就全殲了吐蕃援軍,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計劃實施得如此順利,在他的預想中,敵人援軍也有四五千眾,要全殲或者擊潰起碼也要花上半個時辰,不曾想只在一刻鍾後就能收到訊息,敵人的援軍已被完殲。

吳家亮衝著身旁中軍官揮手下令:“全軍轉向,回師與右翼會和。”

幾聲綿長的號角聲在風中響起,無數匹戰馬揚起塵煙向右側飛馳。各軍的將領們都知道,現在全軍轉向意味著,自己一方即將大勝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號令之聲格外的響亮,兵士們也從自家官長的臉色上看出,肯定是有好消息到來。原本一路退讓之下有些低迷的士氣,轉瞬間高漲起來。

不光是義勇軍將士知道了戰況,術章裡也已經發覺了身後的大戰似乎起了什麼變化。雖然他在追擊途中,也想過這有可能是宋軍之計,是要分開他和招倉部援兵,然後各個擊破。但是他和吳家亮一樣,根本沒有想到戰局變化如此之快,自己追趕身前的敵人還不過十幾裡外,後面的喊殺聲就完全的消失了。

後面傳來號角之聲,聽著像是宋軍正在傳遞信息。術章裡正在疑惑間,他的心逐漸的沉重起來,自己正在追趕的那支人馬也吹響了號角,與身後號角聲遙相呼應。難道說招倉部就敗了?術章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測,招倉部也有四五千戰士,怎麼可能敗得這麼快法。

他正驚疑不定,忽然看見前面不到一里處宋軍正在向右偏轉,看來是想要趕回去助戰。到這個時候,術章裡才發現一件讓他驚懼不已的事情,他正帶人緊追不捨的這支兵馬,人數並不比他部族的戰士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記得很清楚,宋軍的人數當在一萬二三,自己部族戰士只有五千餘人,這支被他追得亡命逃遁的軍馬也就是這個數字,這個意味著什麼?這說明另一支宋軍起碼有七千人眾。招倉部的戰士有多少,身為突門部族長的術章裡心知肚明,絕對不會超過五千人,五千人對八千人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全勝?

“全軍向左轉向,回軍增援招倉部。”

術章裡有些慌了神,要是招倉部被擊敗,那就只剩下自己獨面一萬多的朝廷官軍,只能是凶多吉少。突門部的大軍與義勇軍逆向轉身,兩軍相隔兩裡一前一後並行,向後方全力奔行著。術章裡心中向漫天神佛祈禱著,招倉部的勇士們千萬要支援住,通川堡能不能守住就看招倉部能不能堅持住了。

原先兩支全速奔跑的軍隊,現在十分友好。突門部在右翼向通川堡前全力賓士,義勇軍卻沒有像敵人那般,轉過身後卻並不著急,只是不疾不徐遠遠吊住吐蕃人,在他們身後勻速跟隨。

吳家亮沸騰的心裡已經平靜下來,這一仗已經徹底贏了。他現在考慮的事情不再是仗該怎麼打,而是後事該當如何處理。通川堡裡的吐蕃人足有近萬,這麼些番人時降時叛,對大宋沒有半點忠誠可言。通川堡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再讓這種首鼠兩端的人佔著,勢必對大首領將來的計劃有莫大的影響。

宋江在來西北之前,或者說在海布知道自己會安撫秦鳳之前,就曾經制定過一個宏大的計劃。在抵達熙州之後,更是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去完善這個計劃。

作為義勇軍有數的幾個首領之一,吳家亮對這個計劃也有所瞭解。雖然知道的十分簡略,但是知微見著,只從大首領給自己下達的秘密軍令就可以看出,這個計劃全盤實施完之後一定會驚天動地。

來回二十幾裡路的高速狂奔,將突門部戰士身下戰馬累得大汗淋漓。本來就是盛夏天氣,日頭已經高懸空中,火辣的陽光照得大地一片泛白,就連急拂過臉頰的風也是火熱的。術章裡全身汗透,心裡卻是一片冰涼,因為他已經能清晰的看到前面戰鬥結局。

已經並不需要問了,前方自家堡寨門前戰場上已經找不到一面招倉部的旗幟,也沒有一個身著吐蕃服飾的戰士。有的只是一片整齊肅殺的軍陣,所有人都是全身黑色的甲冑,說不盡的殺意逼人。一面面血紅的旗幟,就像被無數人鮮血染過一般刺眼。

不需要首領下令,突門部戰士們自覺的放緩了速度,慢慢的向前面嚴陣以待的宋軍行去,戰馬的腳步都已經蹣跚起來。

吐蕃人放緩了速度,吳家亮還是行得不緊不慢。他根本就不怕吐蕃人逃走。眼前的這支軍馬絕對是通川堡內絕大部分的戰力,他們不可能拋得下城中的父母妻兒獨自逃命。就算他們的首領想這麼做,下達了這樣的命令,普通的戰士也不會接受這件事情。

紛亂的馬蹄聲終於停了下來,只有獵獵的戰旗的風中“啪啪”作響。雷橫立於旗門之下,細細打量著前方不到一里處的番兵,心裡無比的輕鬆。在他的身後半里就是通川堡的大門,吐蕃人要想退回城內必須要擊敗他帳下的兒郎,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術章裡同樣站在軍前,望著一裡外熟悉無比的城頭,城頭上現在站滿了人,那些是堡中的健壯婦女和老者,臨時被徵發來守城之用。那些人都是自己身後戰士的家人,是他們的父母妻兒。術章裡不敢再向左邊看,那邊是剛才宋軍和招倉部的戰場,青青的草地已經被無數的屍體掩蓋,殘破的旗幟折斷的刀槍歪斜著,招倉部徹底完了······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一個部族失去了精壯的勞力和戰士,等待他的只有毀滅。

突門部戰士們手中的刀槍無力的低垂著,所有人都看著自己的族長,等待著他的命令。是決一死戰或是全軍撤走,還是選擇投降?術章裡拿不定主意,招倉部援兵的冰消瓦解,在他心中狠狠的敲了一記警鐘。

右翼軍和突門部番兵寂靜的對壘著,吳家亮的左翼也漸漸的靠近過來,從後面緩緩的向前壓迫著。

術章裡長嘆一聲,他心裡充滿了懊悔,要是自己能夠早降,也不會落入現在這種進退不得的境地,更不會連累本族近百年的盟友招倉部的覆滅。他現在已經徹底的明白了,這支宋軍的戰力不是他們吐蕃部族軍隊所能匹敵的,之所以先前被他們追趕,只是引開他以便截斷自己的歸路罷了。這個結論不難得出,招倉部的勇士和自己族中戰士相仿,五千人馬不過在一刻的時間內就被宋軍斬殺殆盡,自己一族的戰士又能抗住幾次衝鋒?

戰不敢戰、退不能退,只有歸降一途。術章裡知道現在歸降,未必能夠消去宋人的怒火,畢竟昨夜宋人在攻城時的損失不小。但是與其一戰全族覆滅,還不如投降說不定能保得平安。在他的心裡宋軍始終不可怕,打得過便打,是在打不過了還可以降,並不用擔心他們會像党項人和吐蕃其他部落一樣對突門族殺掠。

一匹戰馬從後陣奔出,馬上騎士舉著一面白旗,衝到距離一裡之後吳家亮軍前止住腳步,“我家族長願降,請貴軍統制大人上前答話。”

吳家亮心中冷笑,到了這種山窮水盡的地步,還想和自己擺出平等姿態談條件,要是昨天還有可能,到了今天門都沒有。他一招手喊過一個親兵,低聲交代幾句讓他上前答話。

親兵受了副帥機宜,點點頭將主將的吩咐記在心裡,一催戰馬向前奔去,並不理會那名突門部的使者,直接奔到番軍陣前大聲喝道:“大宋義勇軍統制官吳大人令喻:限突門部眾於一刻鍾內放下武器歸降,若有心存僥倖者必究其罪,若敢反抗朝廷天兵,將遭滅族下場。”

親兵隻身站在番兵軍前五十步外,大聲連呼三遍,靜靜的立於遠處並不退回本陣。

草原上的風漸漸大了起來,揚起細細的塵屑,擊打在靜靜對峙的兩軍戰士臉上身上,彷彿想要告訴大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