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烽火連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章 打潰兵的主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章 打潰兵的主意

張煒和三個連長光想著向上面要兵,卻差點把一個最常見的補兵辦法給忘了,在河壩與第十四師團交戰的時候,張煒偷偷的挖了第106師的牆角,把守河壩的李長貴和他手下的一個排拐帶了過來。頂點 23S.更新最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和友軍一起駐紮,肯定不能成建制的挖人家的牆腳。

不能挖身邊友軍的牆角,但不代表不可以挖其他部隊的牆角,不,用“挖牆腳”太難聽了,頂多是個“撿漏”佔便宜。

張煒想到的撿漏是潰兵,各部隊撤退都有不少的逃散逃亡士兵,潰兵,這些人和逃難的百姓混跡在一起,多數攜帶有武器,正是最好的兵源,張煒只要把人派出去到難民群中找,絕對是一抓一大把。

拉別的部隊逃兵,在**裡也是一種“常見”的補兵手段。張煒帶著準備營剛到信陽外圍的時候還親眼目睹了因為潰兵而產生的騷亂,拉潰兵來補充,是現下效率最高,最有用的好辦法。

“營長,什麼辦法?”穆超問道。

“咱們在路上見了不少潰兵吧。”

“嗯,營長你的意思是?”

“去拉那些潰兵來補充,這些人好找,還帶著武器,拉過來就能打!”張煒說道。

邱偉點了點頭:“對對對,這個辦法好,拉潰兵別的部隊也沒少幹,差點把它給忘了。”

鄭軼群卻有些遲疑:“咱們這麼幹行嗎,要是讓友軍知道了,怕是不好交代啊。”

穆超打斷了他:“剛才咱們幾個是一時間沒想起來,才把這個辦法給落下了,你以為這種事他們沒幹過?就地從百姓裡抓丁,拉其他部隊的潰兵,這都是行伍裡面的老黃歷了。”

“行了,這事情就這麼辦,等弟兄們休息休息,緩過勁兒了,咱們就帶人去拉潰兵!”張煒斬釘截鐵的說道。

邱偉:“營長,這怎麼個拉法?”“咱們帶上一部分精銳的弟兄,到逃難人最多的地方,見到拿槍的潰兵就硬拉過來,就跟他們說,咱們是潰兵收容所的,不管怎麼樣嗎,先把人搞到手才是最主要的。”

“你們三個連長,各自帶上一部人去拉潰兵,記住,這些潰兵,要麼是失散的,要麼就是逃兵,他們手上有槍,手裡也有使槍的本事,拉到人別和他們廢話,先把他們的槍下了,然後在跟他們說咱們是潰兵收容所的。

要是問是哪個部隊的潰兵收容所,也不用搭理他們,綁也給他們綁回來!”

“是!”張煒又接著說道:“你們三個連傷亡很大,這次去拉兵嘛,拉到的兵由我統一分配,誰拉來的兵多,分配補充的時候,肯定補兵的數量也就多。”

三個步兵連傷亡慘重,張煒按勞動成果來分配,目的就是拉到更多的兵,自己手下這三個連是什麼情況?

每個連頂多還有兩個步兵排,還有手下打光了的光桿排長,聽到多勞多得,這三個連長也是在心裡暗自下定決定,一定要多拉。

拉得多,補的多,拉到少,就只有喝湯的份。

商討完補充士兵的問題,三人各自返回休息,並做準備,張煒下令全營休整,埋鍋造飯,準備營這次將會得到一個時間較長的休整恢復期,一個月的時間,足夠讓連續作戰的士兵們恢復元氣了,目前的頭等大事是拉兵,準備營內部只需要做好日常管理即可。

拉兵的行動,由三個連長下去帶人執行,士兵們飽餐一頓後,三人各自帶著本連的一個排,分別去不同的方向拉兵,張煒對三名連長提出了三條要求,或者說是注意事項。

第一,必須遠離友軍駐地,強拉潰兵被友軍看見了不好,而且在友軍駐地附近的難民也不多。拉兵的重點地帶以通向信陽和羅山的大路為中心,畢竟那裡是難民,逃難者的必經之路,也是散兵最多的地方。

第二,所有行動必須儘可能的隱蔽低調,拉到兵後先下了他們的槍,再控制,實在不行上繩子捆起來,不讓他們聲張鬧事,必要時可以拿出大道理,跟他們講講部隊裡關於處理逃兵的“軍法”嚇唬嚇唬他們。

如果有人疑心或者是問起來,張煒會讓他們打出了“潰兵收容所”的假名號。可這名號畢竟是張煒編出來的,一旦聲張了出去,捅到上面,著實是不好交代,所以還是儘可能的低調。

第三使用強制方法,下他們槍,控制住他們的同時,也要做到一手大棒一手蘿蔔,遇到雜牌部隊的散兵,可以向他們報出自己是中央軍的名號,遇到中央軍的潰兵,可以向他們誇耀自己的待遇。總之一句話,來了有肉吃,有白麵和大米,軍餉按時發,不會剔兵牙喝兵血。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注意安全,路上碰到的日軍便衣還讓張煒心有餘悸,他們出去拉兵,難保不會碰上日軍便衣,所以掌握千叮嚀萬囑咐他們,一定要小心,三個連長帶著的三個排,把輕機槍全都帶上,步機槍彈藥補充完全。

拉兵的時候不要一窩蜂的上去,一定要控制住一些弟兄遠離人群,對周圍實施警戒,重點監視身穿百姓衣服的可疑人群。

總的來說,是以武力強制,軍法懲處和物質誘惑的方式相配合,穩定潰兵的情緒,磨掉潰兵的逃跑膽氣,兩種方法並用的把他們拉到準備營。

三個連長帶著的拉兵隊伍要在不同的地段,分散開來拉兵,要做到廣撒網,多捕魚。

一連長邱偉行事最為穩重,一連的士兵又都是老兵,張煒把他放到了最遠的地方,信陽郊外十公里開外的地方。

穆超的第二連,把他們放在了信陽到羅山一線的郊外,這處地方是兩座縣城的交界處,走交界處的人也不少,所以裡面也會有潰兵。

第三連連長鄭軼群被張煒放在了信陽城外幾公裡的地方,四處遊動,尋找潰兵,是離信陽最近的,如果出了情況,他也好應對。張煒坐鎮在營地裡,等候著最後的結果,三名連長出去了,他這個營長必須得留下來,營裡沒有軍官在是不行的,出了情況,總不能讓幾個大頭排長來指揮。

拉兵,今天只是試一試,張煒估計估計拉不出太多來,吃完午飯,三支隊伍才出發,和連長們約定的回營時間是晚上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