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大明頭號反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朝廷大軍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 朝廷大軍到!

吳文贏一死,縣丞宋懷節一看大勢已去,從城樓上縱身一躍跳入江中,最後不知所蹤。

泰和縣城除了這知縣和縣丞殉國外,其餘官吏衙役除戰死者外盡皆投降。

帶頭投降的是縣尉紀炳昌,他在義軍攻上城頭的那一刻就立馬放棄了抵抗。

看到莫謙走來,紀炳昌連忙跪下呼喊道:“泰和縣尉紀炳昌叩見大王!”

莫謙看著跪在地上的紀炳昌問道:“知縣和縣丞都相繼殉國了,紀縣尉,你為何不殉國啊?”

紀炳昌一聽這話頓時一愣,不禁臉色一紅,不過他腦子馬上的飛快轉了起來。

“啟稟大王,吳文贏宋懷節食古不化,我聽說大王的仁義傳遍贛西贛中地區,連南贛諸匪都認為江西只有一個反王,那就是您莫大王。

莫大王率兵來攻,我泰和百姓皆願簞食壺漿以迎大王,大王英明神武….”

“行了行了,你別說了,你趕緊給我打住!”莫謙阻止了紀炳昌的拍馬屁。

轉身對身後的士兵說道:“去,把他給我捆上,一會公審!”

紀炳昌沒想到自己主動投降居然反而會被抓,頓時滿臉懵逼。

“大王,大王,我是真心投降,大王這是何意啊?”

小兵聽他還敢嘮叨,一個大耳光子便扇在了他的臉上。

“再逼逼我抽你啊,老實點!”

紀炳昌被這一巴掌給差點打蒙了,半天才緩過神來,等他再想求饒的時候,發現莫謙已經走遠了。

義軍進城後,嚴格執行了莫謙的軍令,一不擾民二不搶掠,反而還主動打掃戰場。

一具具屍體被抬到城外,等待大坑挖好撒石灰一塊埋了,莫謙命人張貼安民告示,還把泰和縣投降的衙役給喊了過來,要他們敲鑼把百姓喊至東城的菜市場處。

百姓們本以為義軍攻入城後會大開殺戒,搶劫財物姦淫擄掠啥的,嚇得紛紛躲到家中。

沒想到過了半個多時辰,也沒見家門被人撞開,等來的不是義軍的殘殺,反而是衙役們的敲鑼呼喊,說什麼要在縣城的菜市場舉行什麼公審。

公審這個詞,百姓們還是頭一回聽到,不過聽外面義軍呼喊,好像是要審什麼當官的。

一聽要審當官的,百姓們內心的好奇便被勾了起來。

這年頭,誰會喜歡當官的,朝廷的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官員們為了收稅,常常會強制徵稅。

百姓們帶著好奇的心態紛紛來到菜市場處,公審官員這種事情,那可是一輩子都沒見過的新鮮事。

今天公審的主角正是帶頭投降的縣尉紀炳昌,以及衙門裡的幾個書吏。

這些小吏,平常在百姓面前那都是老爺一般的存在,哪裡會想到今日會成為階下囚,而且還被綁著來到當庭廣眾之下,接受百姓們的質問。

紀炳昌和衙門的三個書吏,在衙門裡負責辦事的差官,以及住在泰和縣的鄉紳地主共十二人全部被綁來,跪在菜市場接受百姓們的審判。

莫謙仿照的就是後世的公審,先把當官的和地主拉到上面,然後派一個口才良好的人上去一頓慷慨的演講,很快,在場的百姓們的情緒立刻被調動起來。

此時再趁熱打鐵,讓百姓上來揭發這十二人的罪行。

沒一會,這十二人身上的罪行便多不勝數。

什麼紀縣尉在執法時包庇鄉紳地主,並且勒索百姓錢財啦,黃老爺看上了某家的姑娘,用強取豪奪的手段害得人家家破人亡啦,衙門的書吏明明收了百姓的銀錢,卻死活不給百姓辦事啦。

反正在百姓們的檢舉下,很快這十二人都變成了惡貫滿盈的大壞蛋。

在經過長達一個時辰的公審之後,莫謙當即下令,判處這十二人斬刑,並且沒收所有財產充公,這些財產將用來反還給那些遭受到迫害的百姓們。

此令一出,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人人皆誦莫大王的英明。

莫謙在泰和縣的名聲瞬間達到鼎峰,此時莫謙再宣佈要在泰和縣頒佈均田令,將會給所有無田的佃戶們發放田地,並且稅收遠低於大明朝廷。

此令立刻下發,莫謙派遣軍隊分赴周圍各村鎮,強勢鎮壓惡霸地主鄉紳,沒收其田產家產充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以前莫謙只沒收地主們的田,但是莫謙發現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光沒收地根本沒有財力支撐軍隊開銷。

這大軍一出,每日的損耗數以萬計,而且這次攻打吉安府諸縣,地方鄉紳和地主們沒少給官府出錢出力。

既然他們願意資助朝廷,那他也就不用客氣了,直接明搶就是了。

有那麼一兩個冤枉的此時也顧不上了,莫謙得首先保證將士們的軍餉軍糧再說。

大軍一出縣城,周遭的地主老財們就遭了殃了。

義軍這還是第一次奉命搶劫,一時之間大軍每到一處,當地的地主就必家破,膽敢反抗的更是家破人亡。

僅僅只一天時間,義軍就洗劫了泰和縣城周遭所有鄉紳地主,抄家所得銀兩兩萬多兩,糧食兩萬多石。

一下子多出這麼多錢糧,莫謙底氣大足,他馬上寫信給坐鎮安福運輸糧草的程之敦,讓他不必再往泰和運糧,所有錢糧全部囤積安福,等待他率軍北上之時再用。

泰和縣城一拿下,吉安府南邊就只剩下萬安和龍泉兩縣。

龍泉縣地處山溝溝中,知縣劉汝諤是個人才,一聽反賊莫問進兵,立刻堅壁清野,把龍泉縣東北方向城外的百姓全部遷入城中,並且組織青壯立刻修補城牆,整軍備戰。

劉汝諤,江南吳縣人(今蘇州),於崇禎六年出任龍泉知縣。

此人可不得了,名氣在南贛地區可是被百姓所傳頌。

劉汝諤上任龍泉後,發現龍泉縣衙的戶書居然利用掌管全縣錢糧,款的職權,營私舞弊,中飽私囊,隨意增加百姓的賦稅。

百姓對官府多有怨言,劉汝諤一到任,立刻把戶書給逮捕歸案,夥同其同夥四十餘人全部下獄。

一時之間劉汝諤的名聲便在周邊地區傳開了,莫謙本想大軍休整三日再進攻龍泉,但是聽到這劉汝諤如此厲害之後,他立刻打消了三日後進兵龍泉的打算。

劉汝諤是個人才,他得想辦法讓他為自己效力。

莫謙決定更改進軍計劃,先進攻上游八十裡外的萬安縣。

自從萬安的六百援兵被盧照全殲後,萬安知縣蔣文運就當起了縮頭烏龜,把募集而來的四千鄉勇全部用來守城,一兵一卒都不往外派了,就老老實實的等著莫謙率兵攻他。

莫謙先行派遣斥候南下去打探敵情,得知蔣文運當了縮頭烏龜後,莫謙頓時也犯難了。

他只有三千正兵,雖然這三千正兵已經經歷過數次戰鬥的考驗,可是人數上依然還是太少了。

這蔣文運把脖子縮了回去,又有四千青壯幫他守城,這一時之間還真不好攻下萬安縣。

莫謙叫來盧照一塊商議。

他說:“這蔣文運現在當起了縮頭烏龜,把所有力量都放在城牆之上,萬安縣城牆高足有一丈五尺多,這麼高的城牆已經趕上咱們袁州府城了。”

“外安城牆之所以築這麼高,乃是因為南贛地區常年鬧匪,城牆如果太矮的話,很容易就讓土匪翻入城中作亂,主公不必擔心,這蔣文運肯定已經被咱們給打怕了,他現在只能縮在城裡,不敢出來的。”

“我就是怕他縮在城裡不出來,咱們手上本來才三千將士,這次攻泰和加水戰就損失了我一百號人,現在還得留下三百防守泰和,那咱們的兵力就有點捉襟見肘了。”莫謙不禁愁的撓了撓頭髮,發現手上居然撓出了一個蝨子。

盧照見莫謙表情惆悵,不禁說道:“主公,莫不如派一條快船北上去信易九和我表哥,再從防守廬陵城中的八百人中抽調五百精兵,他們現在手上加起來可是足足有四千大軍呢,咱們抽調兩千南下,如此一來便可勝算大增!”

莫謙聽到這個意見動心了,他這次帶領袁州大軍可謂是傾巢而出,六千大軍目前兵分兩路,一路由他和盧照帶領攻泰和,龍泉,萬安。

另外一路則由易九彭金洪二人統帥,攻峽江,新淦二縣。

眼下北邊還沒有傳來捷報,那就說明易九那裡打的艱難,而自己這邊現在也因為兵力不足,拿龜縮的蔣文運毫無辦法。

如果採用強攻的辦法,莫謙有把握拿下萬安龍泉兩縣,但是如此一來自己手下三千大軍必然死傷慘重。

自己的造反大業才剛剛起步,攻佔吉安府乃是他對外擴張第一仗,如果這第一仗就把隊伍打光的話,那萬一後面朝廷馬上增派大軍前來,那他豈不是沒了還手之力。

就在莫謙考慮到底要不要調北邊的兵南下之際,一條快船駛入泰和城中。

一名插著令旗的義軍士兵手持書信火速來到縣衙中求見莫謙,說有緊急軍情。

莫謙馬上宣其入內稟報。

義軍士兵入內後單膝跪地說道:“稟大王,易將軍彭將軍命小的送來書信。”

莫謙接過書信一看,頓時大吃一驚。

盧照看莫謙表情嚴肅,忙問:“主公,發生何事?”

“易九和你表哥說朝廷派了兩萬大軍南下,前鋒大軍一萬已經抵達新淦,正在向峽江進軍,你表哥要我即刻北上支援。”

盧照一聽,不禁失聲道:“什麼,兩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