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大明頭號反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兵進臨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兵進臨江

李邦華一到任就火速整合了吉安府的政務工作,再加上從袁州趕來的剛剛從鎮長提拔上來的六名知縣,吉安府的文官領導班子算是搭建了起來。

莫謙初次任命的十名鎮長,在田間鍛鍊了幾個月後,在政績方面都做的比較出色,而且加上莫謙現在實在無人可用,只能先把這群鎮長拉上來當知縣了。

打吉安府,除了永寧龍泉萬安三縣,去他縣城的知縣要麼被百姓一鋤頭拍死,要麼自殺殉國,要麼被屬下砍了拿著腦袋來投降,沒有一個活著的。

李邦華帶著一群菜鳥知縣和菜鳥鎮長在吉安府境內開展春耕運動,發動全府百姓下田播種,此時剛過四月,秧苗早已成熟,李邦華親自帶領百姓下田插秧,播種,以待三個月後的夏收。

國家大事農為先,在現在這個時代,哪怕是作為穿越者的莫謙也深知農事的重要性,再加上自己手上兵馬人數如此之多,每日要養兵的錢糧就不在少數,如果不重視農事,那是會出大事的。

袁州府的春耕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吉安府因為戰事,已經耽誤了不少農活,此刻必須加緊速度,把秧苗給插在田裡,這樣才能在夏天收穫糧食。

此刻南邊的泰和縣,泰和守將盧照也接到了他的屬下易大勇和他所率的一旅兵馬。

隨同三千兵馬一塊南下的,還有莫謙簽下的委任狀。

盧照接過新的委任狀,這才知道自己已經被任命為義軍第一營的總兵,統兵人數達到一萬。

一塊來的還有三名千總的任命狀,這三人的名字莫謙早就已經定好了,他們分別是趙漢武,曹巖,袁祖禮。

這三人都是從袁州出來的老兵,在跟官軍作戰中屢立戰功,從小兵一路升遷至了百戶。

這三人現在剛好跟著盧照在泰和駐兵,莫謙大筆一揮,將這三人給提拔到了千總的位置,如此一來,也給全體義軍將士樹立了一個榜樣。

那就是不管你的出身有多低,不管你是什麼小兵,只要你作戰勇猛,能夠立戰功,那大帥就會重用你。

並且,把這些從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士卒提拔到軍官的位置,可以讓他們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賣命,將他們牢牢的捆綁在自己造反的這條大船上。

賊船上來容易,下去可難了。

果然,三人在接到成為千總的委任狀後高興不已,當即就要跪謝大帥的大恩。

不過在想跪謝的時候被負責傳令的易大勇給阻止了,易大勇說:“大帥有命,從今日起,廢除跪拜之禮,從此改用拱手握拳軍禮,下級見了上級鞠躬便可,不得跪拜,三位聽明白了吧?”

“聽明白了!”

“那好,回去大家便把此令傳至全軍,以後就如此行禮了,還有,大帥有令,所有千總百戶以上的軍官,必須讀書識字,千總認字三百,百戶認字一百。

我告訴你們,大帥年底會考試的,誰要在今年年底認不全三百個字,就撤他的職,等他認齊三百字以後再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啊?”

這個軍令讓眾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有逼著將士們上前打仗的,哪有逼著軍官讀書識字的。

“易將軍,這是啥軍令啊?兄弟們都是泥腿子出身,哪裡會讀書寫字啊?”

易大勇脖子一歪,臉朝一邊憤憤的道:“你以為我願意啊?你們才只要認三百個字,老子這個參將要認五百個,我要學不完,大帥就要把我貶成旗官去!”

眾將一聽,頓時哈哈大笑!

等送走諸將,盧照才拿著委任狀對易大勇說:“大帥真是神人,敢以五千之兵去跟朝廷一萬大軍決戰,這種仗我是不敢打的!”

“所以你當不了大帥!”易大勇笑著對他說。

盧照聽完,也不禁忍不住哈哈大笑。

兩人笑完,易大勇對盧照說道:“盧大哥,你現在也是總兵了,大帥說了,俺們這些弟兄都得聽你的,怎麼打龍泉和萬安,就等你一句話了!”

盧照點了點頭,他問:“大帥有沒有讓你帶什麼話來?”

易大勇說:“說了,大帥說,現在義軍人多,但是也雜,戰力也沒有咱們從袁州帶出來的老兄弟高,大帥的意思是先讓咱們練兵,等到夏糧收了秋苗插下去後再動兵萬安。”

“大帥的意思是先攻萬安?”

易大勇點了點頭,“是的,龍泉那地方犄角旮旯的地方,咱們不去攻他他也打不出來,萬安才是重地,只要打下萬安,南贛方面咱們就不怕了!”

盧照贊同的點了點頭,他說:“既然大帥已經有了計劃,那咱照計劃進行便可,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換裝,馬上下田種地,這耽誤的農活可得趕緊幹完,等插完秧,全軍每日都得操練!”

就這樣,盧照帶著七千大軍在泰和縣駐紮了下來,每日一早盧照便扛著鋤頭下田幹活,到了晚上才回來。

泰和百姓一看義軍的總兵將軍都這番模樣,不禁大為感動。

泰和臨近南贛地區,百姓們土匪流寇沒少見,但是像義軍這樣造反的軍隊,那還真是頭一回見。

幫著百姓種田不說,還帶著部隊去開墾荒地種菜,這樣造反的軍隊,來十萬也不怕啊!

泰和擁兵七千之數,搞得龍泉和萬安兩縣每日都惶恐不安。

萬安知縣蔣文運膽子最小,在得知泰和有七千大軍後,嚇得又馬上徵召了一千鄉勇,這一下子萬安的鄉紳地主們不幹了。

蔣知縣前面說要募集鄉勇兩千他們忍了,後面又要兩千,他們又出了錢糧。

現在還要再募集兩千,鄉紳們說啥也不幹了,再有家底也禁不住蔣知縣這樣嚯嚯啊。

鄉紳們集體找到了蔣文運,又是哭窮又是耍賴的,死活就是不出錢。

蔣文運好說歹說,最終把招募的數量降到一千,這才把這群鄉紳地主給搞定了。

就在蔣文運摩拳擦掌惴惴不安的等著盧照領兵來攻的時候,在外探查訊息的探子回來報告說義軍沒出兵,而是脫了戰甲下田插秧去了。

這一手操作整的蔣文運有點蒙,他心想:“當兵的不來打仗,反而扛著鋤頭去插秧,這還是當兵幹的事?”

不過義軍不來攻他,他蔣文運也樂得清閒,起碼他這萬安縣還能保住,他這個知縣還能繼續當得下去。

至於龍泉知縣劉汝諤,則更加震驚了,他都號召百姓準備死守龍泉,跟反賊拼個你死我活了。

結果反賊居然不發兵來打他,反而還搞起了屯田。

劉汝諤全縣戒嚴,不許百姓外出,可是百姓也得吃飯種田啊。

有些百姓忍不住了,紛紛跑回了家裡,把褲腿一紮就下了田,拿著秧苗就開始插起來。

劉汝諤攔不住百姓想要種田的心思,無奈之下只能開啟城門,放百姓外出務農。

不過好在義軍也沒打算攻他的龍泉縣,義軍將士甚至還主動扛著曲轅犁,牽著黃牛來幫龍泉的百姓的耕田。

自泰和被攻陷之後,龍泉百姓就不敢隨意出城了,導致春耕都來不及,水田都沒時間去犁,秧苗也沒撒多少。

盧照在得知龍泉百姓的水田沒翻,秧苗短缺的情況下,居然主動帶著兩千將士挑著一擔擔的秧苗來到龍泉縣,幫助當地百姓犁田插秧。

這一幕被站在城牆上的劉汝諤是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

劉汝諤頓時有點懵了,他為人一生,做官也有不短的時間了,這樣的反賊,他還真是頭一次見,哪怕是翻遍史書,也找不出一支這樣的反賊隊伍來啊!

盧照在泰和這邊搞春耕搞的有聲有色的,北邊在新淦的莫謙也沒閒著。

他可沒工夫帶著大部隊去種田,他直接率領二營的一萬將士直接從新淦出發北上,早晨出發,當天傍晚便抵達臨江府府城清江縣外。

此時的清江縣早已陷入一片惶恐之中。

知府胡永清,同知林時錦,通判王家泰和推官胡來相四人躲在府衙裡是瑟瑟發抖。

清江知縣粱士濟前幾日就回到了清江縣中,不過他自從回來後便一病不起,現在正躺在縣衙裡養病呢。

粱士濟帶去的三千鄉勇是一個沒落的全被反賊給收了,現在清江縣裡根本無兵可用,僅有四五十號衙役和三十官兵。

這麼點人,連人家大軍的零頭都趕不上。

當守城的官兵向胡永清報告說反賊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並且人數多達萬人的時候,胡永清嚇得兩條腿都直打哆嗦。

他強忍住心中的懼意問自己的幾位下屬道:“諸位,反賊兵臨城下,而今府城無兵可用,這可如何是好啊?”

幾名下屬這時候哪裡還有什麼想法,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怎麼樣才能保證自己不死。

林時錦是福建人,他的學問連秀才都不如,若不是託他爹的福弄了個官生出身,他連官都做不了。

至於通判王家泰就更差了,他不過是一貢生出身,他這通判是家裡花銀子買來的。

只有推官胡來相是憑科舉考上來的官員,胡來相見三人那害怕的模樣,不禁心中極為蔑視。

他冷冷說道:“三位大人,清江根本無險可守,反賊怕是馬上就要破城了,諸位還不如趕緊準備一把利劍,等到城破之時,跟我一塊殉國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