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3章 平藏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3章 平藏一

後來朱慶瀾傳來的電報只是說挖出的東西價值五億多華元,沒提一堆骨頭架子怎麼處理的。

李燮和解釋道:“還能如何,他讓人找了些柴禾都給燒了,本來有士兵建議灑田地裡肥田。姜超六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聽說他專門找了輛車運到軍營的公廁,得空就去親自鏟幾鏟丟進去。”

“就為了這事情,他父親聽到訊息的時候當時就氣暈了過去。”

韋珣點點頭表示知曉,然後說道:“你明天派人去一下宣傳部找陳天華部長,讓他在全國加大對滿清明末和之後的各種罪行的宣傳,對姜登選將軍的評價和宣傳一定要正面宣傳。”

“那些哀哭滿清的,抹黑姜登選將軍的,都拖去挖礦吧。”

“是!”李燮和應了一聲,然後說道:“我明天就讓人過去。”

······

甘省南面的瑪曲,羅澄勳裹著棉襖,不時搓著手跺腳。

“雨琦兄,嚮導怎麼說。”

見到帳篷外來人,羅澄勳嘴巴打顫的問道。

“嚮導說還有五天左右風雪太停。”

章憲麟一邊說著一邊一邊湊到火堆旁,拎起火堆上的燒水壺給自己倒著開水。

凍得有些顫抖的手握住開水之後,他舒服的長出一口氣說道:“還是屋裡暖和啊。”

羅澄勳哈哈笑道:“當然了,我昨天到各團看了看,都凍得不行,好在沒有凍傷的。”

覺得手上的皮手套有些礙手,把杯子放在一邊脫下手套章憲麟才說道:“我們出發的時候都拿帶足了被服,嚮導說這不是真的冷,我們不適應而已。”

“也是。我們還算好的了,只用打到達日就可以停下來休整,入藏的三個師到時候不知道會凍成什麼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憲麟用暖和的手捂著面頰,搖頭說道:“那三個師都是川北山地的本地人,習慣了的,穿著棉襖皮子,照樣出去站崗放哨。”

“這次入藏不急於一時,總參謀部下令讓我們收復一地穩定一地,實在不行就等開春了行動。”

羅澄勳讚歎道:“嗯,慢慢來,主力還是十五軍。”

突然想到了什麼,羅澄勳問道:“三十七師有沒有訊息?”

章憲麟搖搖頭:“沒有,我們在海南(青海南)分兵之後就失去了聯絡。他們肯定比我們好多了,那邊海拔不算高,村鎮也不多,主要任務也是驅逐一些滿清殘餘和穩定地方。”

“校長給滿清弄的鬼門關真的成了鬼門關啊。來時路上不少屍骨曝屍荒野,想來是前年逃到這邊的。”

羅澄勳微微一笑,不以為意:“罪有應得罷了。還早著呢,現在綠教也跟著去了疆省,聽說這兩年三股勢力在疆省打得熱鬧極了。”

“能不熱鬧嘛,都快成三國演義了。烏魯木齊給甘陝過去的人佔了,滿清跑到了伊犁,原本的疆省人在阿克蘇。就是可惜了一群勞力了,要是都拉去晉省挖煤多好。”

“挖煤便宜了他們,我聽說只去伊犁的路上,滿蒙漢八旗死了近百萬,路上全是枯骨。”羅澄勳站起身一邊活動手腳一邊說道:“那些八旗,別管什麼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哪個不是手上帶著罪孽的?即便他們沒有,他們的祖上要是不給滿清賣命,能得‘抬旗‘的‘殊榮‘?”

“要我說,這就是罪有應得。”

“可陛下這樣做,終究是有損聲譽。”章憲麟想了想說道。

“聲譽管幾個錢?”羅澄勳滿不在乎的坐在他身邊脫去手套烤火,神秘的說道:“愛新覺羅一家子都被一期的姜超六給挫骨揚灰了,挖出來的東西五億多,裝備二十個師都還富裕呢。”

“哈哈哈哈!”聽到這個,他也來了精神:“五億多,著滿清真能搜刮啊,只給死人陪葬都花了差不多七億多兩了。”

“哪有七億兩,金銀才挖了四千萬不到,其餘的都是陪葬的玉器珍寶,只是價值那麼多而已。”

“嗨,我還以為全部都是金銀呢。”

章憲麟喝了一口熱水:“又不是挖了什麼寶藏或者金山銀山,銀子不都在甲午賠出去了嗎?他們真要有銀子,哪裡會加厘金到老百姓頭上?”

“嘁~真有銀子它們也得留著給自己過大壽修院子,哪會捨得賠出去。你想想那些滿清官僚,一年的冰敬碳敬得送多少?”

“不管勝敗,苦的還是我們華夏各民族啊。”

羅澄勳聞言也是感嘆道:“是啊,甲午若勝,我們還得給滿清做牛馬奴隸,滿清敗了,又得納捐納釐。”

“不說這些了,平定藏區是我們眼下的任務,你好好休息,我出去看看部隊。”

六天後,風雪停息,羅澄勳部向甘德前進。

與此同時,南面十五軍的曲同豐也下令部隊開拔。

按照復興軍獲得的情報,藏區人口預計有一百六十萬人,主要聚集地就是西康地區和拉薩。

想要收復藏區不難,難的是如何處理宗教問題和農奴問題。

和內外蒙古的蒙族人一樣,這裡的當地人也被喇嘛教荼毒不小,一百六十萬人口中近四十萬僧侶。

四十萬僧侶最少有三十萬青壯,這些人終日只知道唸經禱告,生計來源全靠藏民提供的香油錢和土司地主的進獻。

這是什麼概念?一百六十萬人除開老弱,青壯人口只有一百二十多萬(人均壽命差)!而這一百二十萬多人裡三十萬人不事生產,九十多萬人是奴隸,二萬平民(對藏區而言是平民的準貴族,多為中等人)。

農民都是終身負債的農奴,在他們中間很難找到一個已經還清了債務的人。”“為了維繫生活,農奴不得不借錢、借糧、借牲畜,支付高額利息。然而,來年的收穫永遠還不完膨脹的利息。”“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他們只好再借,藉口糧,借種子。

如此下去,年復一年,永無完結,直到臨死的時候也不能從債務中解脫出來,而這些債務就落到了他兒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