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5章 陽光下的地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5章 陽光下的地盤

拍賣價格結算的都是華元,等同於這些紙幣荷裔只能在華夏國內使用,要麼就和華僑換成其他幣種。

這算是讓荷裔在資產處理上吃了個悶虧,不過比起他們透過各種手段從華僑手中巧取豪奪的利益,只能算是先行支付了利息。

華夏和荷蘭停戰,英國的報紙也不再對政黨批駁了,民眾也不再上街遊行示威,畢竟他們擔心的是戰爭的爆發。

取而代之的是對於華夏的退讓,對於大英聯合王國的艦隊還未抵達南洋華夏就妥協大加鼓吹。英國在捍衛世界和平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場華夏和荷蘭的戰爭,最為高興的要數華夏了。只花費了一千四百萬英鎊就獲得了一百四十萬平方公裡出頭的領土。

雖然沒有獲得蘇門答臘這個位置重要且蘊藏豐富石油的島嶼,但是在爪哇、加里曼丹、蘭島和伊裡安查雅也有不少的石油資源。

但是獲得了另一個工業資源——鎳。蘇拉維西擁有荷屬東印度群島80%的,蘇拉維西擁有的紅土鎳礦品質遠超菲律賓的鎳礦。

在後世的21世紀,東印度群島是華夏的主要鎳礦來源地,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華夏掌控了東印度群島之後,緊缺的石油資源可以自給自足,雖然現在華夏的汽車行業還沒有起步,用途也多是軍用。但是汽車行業絕對是未來華夏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石油自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哪怕是不少地方的石油開採難度大,但是作為亞洲和大洋洲最大的石油產地,可以先期尋找一些易於開採的油田,雖然這裡蘊藏著石油的資訊還不被外界知道。

除了鎳礦和石油,橡膠這個重要的工業原料也獲得了極大的補充。大量的橡膠園被低價拍賣給華商,讓原本從橡膠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

橡膠可是二戰中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尤其是對於同盟國來說更為重要。

歷史上的納粹德國就是因為沒有橡膠,不得不搞合成橡膠工廠。

華夏掌握了橡膠,他們也可以獲得橡膠的購買渠道。橡膠也將會是未來華夏南洋地區的外貿拳頭產品。

不過華夏當然不會只出售橡膠原料,將橡膠深加工為橡膠半成品,利潤更為可觀。

如何管理這片陽光下的地盤,成為了復興黨的主要工作。

這裡叢林密佈,土著人口眾多,想要按照韋珣的要求排除土著,將東印度群島納為直轄省份,難度和耗費的時間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完成的。

關於處理土著的方法,礙於國家形象,華夏能做的只能動用軍隊、發動華人逐個島嶼逐個島嶼的搜捕土著。

將土著送往華夏對外宣佈的“原住民”安置區——阿魯群島。

鬼知道東印度群島有多少土著,按照荷蘭人的統計,大概有四千八百萬人,實際上可能會達到六千萬。

而阿魯群島大小島嶼共百餘個,南北總長195公里,東西最寬90公里,總面積8400平方公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用阿魯群島安置幾千萬土著居民,只是華夏不想像白頭鷹一樣揹負屠殺印第安人的罵名。

但這樣做也只是面子上好看一些,土著被安置之後的死活華夏能被批判的也就是“不管土著的死活”、“不人道”。

好在東印度群島都是大大小小的島嶼,只需要派遣足夠的軍隊、組織大量民兵青壯,逐個島嶼清理下來,花上三五年就可以得到一片“乾淨”的領土。

全世界估計也就華夏可以依靠本身龐大的人口資源這樣清空當地人,將省份納入直轄。加上東印度群島到華夏的路程也不算太遠,操作起來極為方便。

現在的華夏主要的精力放在東北大移民,想要再移民南洋,運力肯定不足。不過這正好啟動“安置土著”的計劃。

而因為運力不足,韋珣還讓負責管理皇室資產的蕭仲昌在青島建立了一個民用船舶製造公司,主要建造運輸船和郵輪。

這個公司計劃投資三千萬華元,最大可以建造四千噸的運輸船,預計擁有兩個建造四萬噸級的船塢。

除此之外,華夏復興的還將獲得的東印度殖民地規劃為六個省,最大的省份是除英屬加里曼丹之外的整個加里曼丹省,其次是荷屬幾內亞的西幾內亞省,再次是蘇拉維西島建立的蘇拉維西省和爪哇,最後是省,最後是北馬古魯、巴佔群島、塔利亞布島、布魯島、馬古魯島合併的馬古魯省,餘下組成帝汶省。

這是華夏第一片陽光下的地盤,也是自漢唐之後華夏的第一次對外擴張。其中的意義格外重大,這代表著華夏一改唐宋明時期的防守保守策略,代表著華夏抬起頭看向世界,代表著華夏重新恢復秦漢時期的勇武。

一百四十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還都是富饒之地,不論是種植經濟作物還是種植華夏發展的主要問題——糧食,對於華夏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

尤其是糧食,南洋地區一年三熟的糧食,哪怕只利用幾個大型島嶼都足以彌補華夏的糧食短缺情況。

之前華夏移民東北,從東南亞收購糧食的價格因為英法控制了殖民地,暹羅也是仰英法的鼻息,出售的價格比起河內平原的整整高了一半,法國殖民地提高三成,英國殖民地提高了一倍。

有了東印度群島,再捉一些奴隸勞作,只華人就能為華夏提供大量的糧食。

目前華夏的人口大概在三億六千萬,北方的人口遷移的目的地是外東北和庫頁島,南方的人口遷徙南洋。

都是按照生活的環境相近來進行移民,目前東北地區的移民已經進行了兩年多,糧食完成了自給自足之外,還能供養新的移民。

因為少了很多苛捐雜稅和初步興起的診所,生活質量提高後生育率提高了近四成,嬰兒存活率提高一倍還多。

按照復興黨的預期,在1910年,華夏的人口可以到達三億八千萬,可用人力兩億九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