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1章 遠東戰雲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1章 遠東戰雲三

他的決策並沒有錯,向益山靠攏,收縮兵力之後兩個師團的日軍完全可以藉助扶余郡、公州、清州的複雜丘陵環境抵擋住復興軍向北進攻的步伐。

而這正好是復興軍希望看到的,第十三師的目的就是清剿全羅南道、全羅北道的日軍守軍,將其逼迫到忠清南道、忠清北道的山區隨後分兵兩路,一路向東進攻慶尚南道,威脅這一地區的日本統治,逼迫其分兵。

至於登陸仁川?復興軍沒有那麼傻直接撞上嚴正以待的日軍。

雖然復興軍急於解決朝鮮半島的日本守軍,但進行一次傷亡慘重的大規模登陸不是他們想要的。

用華夏總參謀部的評價來解釋就是:日軍在朝鮮半島看似穩紮穩打,實則分散於各地,我軍各個擊破乃最佳時機。

日軍也是極為無奈,因為朝鮮半島三面臨海,華夏又掌握了制海權,既要防備復興軍衝過鴨綠江,又要防備仁川、平壤兩個控制朝鮮半島的核心地帶。

自從對華夏宣戰之後,制海權丟失的日本本土已經無法向朝鮮半島提供兵力和彈藥的支援。

在日軍靈光駐防師團退到益山之後,復興軍加大了兵力投送。第十三軍以第二師為南路攻勢向全羅南道發起進攻,以第一師和第三師向北部的益山方向步步緊逼。

為了配合第十三軍的行動,第十六軍在舒川方向躍躍欲試,幾次發起小規模登陸,不過都被敵人猛烈的火力擊潰。

不過這一情況隨著第十三軍兩個師的部隊易動到益山南部的金堤之後出現的轉變,為了拖延第十三軍北上的步伐,之前向益山方向靠攏的日軍師團在益山南部的河對岸依靠河流構築防禦工事。

不過目前第十三軍的目的不是殲滅日軍,而是配合第十六軍登陸。

在舒川南部的港灣,北部是日軍防禦的重心,那裡是通往保寧的通道,而保寧之後就是洪城郡和禮山郡,一旦保寧失守,復興軍可以殺入忠清南道,增派兵力之後可以從南向北進攻仁川,從而攻克漢城,徹底切斷北面日軍撤退的道路。

所以這一次日軍的抵抗意志極為強烈。在群山市,日軍駐防的一個聯隊面對復興軍的炮火龜縮在防炮洞之中,群山市到益山的河對岸一些渡口和橋樑上,日軍也加派兵力,儼然一副死守的姿態。

牽一髮而動全身,說的就是朝鮮半島的局勢。

復興軍沒有登陸平壤或者仁川,反而出其不意的在靈光郡西面的灘塗登陸,並且已經取得成功。

作為日軍在朝鮮總指揮官的乃木希典頓時明白了復興軍的意圖,從南到北步步緊逼,逼迫日軍龜縮防禦進行圍殲!

如果對全羅南北兩道的第十三軍坐視不管的話,不僅保寧會失守,忠清南道的安全也會受到威脅,甚至華夏可以從青島調集兵力增兵忠清南道從而進攻漢城。

迫不得已之下,乃木希典先是下令益山地區的兩個師團死守舒川郡,保住保寧的安全,務必拖延到北部的援軍抵達。之後又從義州地區抽調兩個師團的兵力,乘坐火車南下支援忠清道。

乃木希典抽調兵力的原因吳祿貞自然知道,手中僅有的一個重炮師和各師附屬火力在丹東地區全力開炮,對日軍在義州的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做出總攻姿態。

乃木希典也不是吃素的,知道吳祿貞是雷聲大雨點小,以復興軍的性格是不可能願意付出巨大傷亡只為進攻義州。

這一點吳祿貞也知道,然而他的殺手鐧還沒有拿出來。

五月1日,復興軍第十六軍放棄在舒川登陸,轉而在第十三軍控制的扶安郡登陸。如此一來益山的日軍將要以一個半師團三萬兩千人抵擋復興軍五個師的進攻。

沿河駐防的日軍寸步不讓,依靠沿河工事頑強的抵擋第十三軍的進攻,並且從舒川方向抽調兵力加強防禦。

五月5日,運力得到緩解的復興軍將師屬、軍屬火炮部隊運送到扶安,復興軍展開總攻。

彈幕徐進,多點突破,兵力捉襟見肘的日軍兩個師團在抵抗兩天之後,失守多出,益川戰線宣告易手,殘餘的兩萬七千日軍退往扶余郡和舒川郡。

復興軍的代價也不小,參與總攻的四個師死傷加起來近一萬四千人,比起日軍僅僅傷亡不到九千人的資料,可謂差距極大。

沒辦法,日本和華夏是老對手了,對於敵人的戰法優勢和主要的進攻手段都瞭如指掌。

處於防守一方的日本更佔據地利優勢,利用塹壕、鐵絲網給予復興軍極大的殺傷。

死傷一萬四千人,一個師又一個團的兵力就這麼沒了,代價可謂極為慘重。如果日軍不是沿河分散佈防,而是進行塹壕防禦作戰,這個資料翻上一倍都只能算是少的了。

佔領益山之後,復興軍第十三軍北上佔據論山,第十六軍北上舒川。

在佔領舒川之後,前敵總指揮何海清下令暫緩攻勢,等待大連加派援軍。

這支援軍是第十四軍許崇灝部,目的是增強舒川方向向北進攻保寧的軍力,從而威脅漢城。

復興軍再一次增派兵力,乃木希典以極為嚴肅的語氣向本土報告的戰局之後加派一個師團的部隊南下鞏固漢城防線。

接到乃木希典雖然字裡行間都沒有一個求援字樣的電報,日本本土的陸軍和海軍都被勒令儘快想到解決的辦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海軍聯合艦隊以掌握制海權為主要論點,希望日本能發一批特別國債或者挪用戰爭經費,向英國人購買五艘甚至更多無畏艦,以此來取得制海權,從而穩定住朝鮮行將崩壞的統治。

日本陸軍部則認為當務之急應該利用英國援助的彈藥動員新的預備役,向朝鮮半島增兵,增兵的前提就是在海軍取得上風,利用制海權削減複習軍的戰鬥力甚至圍殲復興軍的部隊。

海軍和陸軍難得達成共識,日本人的行動自然也極為迅速,經過幾天和英國人的談判,終於商定英國向日本聯合艦隊出售三艘無畏艦並且向英國訂購兩艘三萬四千噸以上的無畏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