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6章 跨過鴨綠江-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6章 跨過鴨綠江-完

朝鮮北部的山區一直都是朝鮮抗日武裝的根據地,依靠著華夏不時從對岸送來的補給和彈藥,這支復興郡支援了十三年的朝鮮抗日武裝從最初的幾萬人在不斷對日襲擾和反圍剿中得以倖存。

一場場戰鬥餘生的朝鮮北部戰士可能在正面戰場上戰鬥力不如日軍,但在山地游擊戰和夜戰中,熟悉環境的他們無疑是得力的助手。

這一次華夏計劃大反攻,朝鮮北部山區的抗日武裝也被要求配合作戰。

不論是出於依靠華夏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還是他們本身就是華夏的支援,只能乖乖的領命。

僅有三個聯隊還以大隊、中隊分佈的日軍一開戰就被圍攻,想要支援也不時被伏擊,一時之間可謂倉皇失措。

尤其是在電話線路被切斷之後,日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

搶佔有利地形的計劃出乎意料的在九月16日上午完成,並且浮橋也在經濟搭建之中。朝鮮抗日武裝和已經渡河的四千復興軍,沿著山間日軍開闢的道路向西南方向行軍。搶佔山間通道構築陣地阻擊日軍是他們的任務。

直到中午一點,浮橋架設好之後,義州方向的日軍才抽調了五個聯隊的兵力構築陣地阻擊。

第二十二軍兩個師渡河在下午六點全部跨過鴨綠江,乃木希典在聽到北部有復興軍兩個師是兵力渡河,浮橋已經構建。

義州北部不保!這是他的第一個想法,對岸的第六軍兩個師被壓在丹東對岸無法展開,他本來還極為高興,認為復興軍不論是鐵山郡和鹽州沿海的登陸攻勢只是迷惑他的手段,而之後的鋼鐵浮橋則是殺手鐧。

這一次可以將兩個師的復興軍精銳部隊包圍在河岸邊,只要等待海軍艦隊趕來,掩護幾艘驅逐艦或者炮艦截斷他們的退路就可以挽回之前失去的一點顏面。

義州郡三面還山一面臨河,雖然河流不大山丘不高,但作為阻擊佈防卻是極佳的。

復興軍第二十二軍想要拿下義州城根本不可能,因為根據情報二十二軍沒有攜帶一門火炮千金他擔心的是復興軍只是圍而不攻,向南進入威化島。

島上的四個聯隊的可能被包圍他根本沒有考慮,而是威化島的部隊無法阻擋復興軍繼續南下。只要一個師的兵力就能佔領一個可供登陸的灘塗,更多的敵人會在浮橋架設之後來到對岸。

北部是一定要加強防禦的,咸興地區過來的兩個師團瞬間出現在乃木希典的腦海中,這兩個師團已經抵達安州,只需要第一批部隊甚至已經乘坐火車抵達鹽州。

如此一來,他手上不算平壤的三個師團就有七個師團,十二萬人的兵力。

兩個師團要駐守鐵山、鹽州,一個師團守定州、安州,手下三個師團更是在義州處於被動狀態,兩個師團加強北部防線無疑會減輕他不少的壓力。

九月18日,日本海軍北上。

原來在琉球那霸面對張振武麾下的第一軍的防禦,日本兩個師團的兵力甚至只是登陸了灘塗就被猛烈的炮火迎頭痛擊,要不是艦炮掩護,兩個師團就要留在那霸了。

義州戰線危急,繼續進攻琉球無疑是蠢事,北上支援義州才是當前日本海軍的重中之重。

整個朝鮮戰場局勢犬牙交錯,雙方各自集結幾十萬的部隊在朝鮮半島對抗,一旦防線告破,吳祿禎兵團南下之後平壤這個日本在北部的統治中樞將會被佔領,想要再維持日本在朝鮮半島的統治無疑是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獲得英國人的支援。

華夏海軍在收到電臺通報的訊息之後也立即做出應對,與日軍聯合艦隊進行海上決戰,以此奠定朝鮮戰局的勝利,暫時解除聯合艦隊對華夏海軍的威脅。

九月19日,復興軍第二十二軍朱培德部三個師全部登陸對岸,將退守義州城的日軍包圍,同時在華夏控制的套河江心島搭建浮橋。

第六軍吳祿禎部此時已是進退兩難,一師二師兩萬五千多人折損了一半,士兵因為日軍時不時發起的炮擊干擾而疲憊。

即便如今已經推到了日軍第四道塹壕,部隊完全展開,他也沒有再派部隊的想法。

日本海軍即將北上,不過那是海軍的事情,他考慮的是如何在日本海軍抵達之後兩個軍的登陸部隊該如何安排。

繼續登陸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只要日本海軍沒有被重創,即便成功登陸也會被敵人切斷補給而全軍覆沒。

九月21日,原本位於大連的第三十一軍抵達丹東北部,成功跨過鴨綠江。同時兩個負責登陸的軍也丹東休整,等待第二十二軍取得進展之後北上渡河。

聯合艦隊也在21日抵達,鐵山、鹽州失去了海上的威脅後大量部隊被抽調到義州防線。

之後的五天裡,復興軍再次調集兩個軍的兵力渡河,對威化島上的日軍進行圍殲,同時已經登陸的第六軍兩個師被撤回丹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日本海軍一直在極力避免和華夏海軍正面交鋒,只是南浦港區作為港口保持威脅性。撤離部隊除了因為日軍抵抗堅決並且兵力越來越多難以突破之外,傷亡慘重也是很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擔心日軍小型戰艦進入鴨綠江對浮橋進行炸燬工作。

不過此次跨過鴨綠江的目的已經達成,在北部還是在南部登陸的差別都不大。

第六軍退回丹東之後,乃木希典除了留下兩個師團作為沿岸防備之外,在威化島對岸集結了五個師團共計九萬人的兵力。

經過復興軍不斷的增兵,義州一帶復興軍擁有第三十一軍和八千朝鮮抗日武裝,威化島上有第二十二軍兩個師,在義州南部有一個師作為阻擊部隊。六個師加上八千抗日武裝,一共八萬一千人(不斷的進攻中損失兩千)。

兩個師的復興軍在威化島上三個日軍聯隊進行猛烈的總共,日軍僅僅五日就在對岸的炮火和後背的復興軍進攻下化為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