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0章 兵鋒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0章 兵鋒三

董洪勳聽到說起正事,也收拾起愉快的心情說道:“向戰區總司令發報,我二十六軍於十二月23日佔領東新,傷亡七百餘人,預計25日抵達熙川。補給運輸極為困難,預計十二月28日才能發起對熙川的進攻。”

唸完報告之後,雲瀛橋也寫完內容,簽字之後遞給董洪勳,董洪勳確認了一邊簽字交給他。

復興軍第二十六軍秘密進攻熙川的訊息讓乃木希典驚出一身冷汗,尤其是二十六軍在短短四天就聯絡佔領松源、東新兩城這樣快的速度出乎他的預料。

他一直以為復興軍受限於補給,在北部山區難以取得進展。尤其是在半年多的戰爭中,董洪勳部東打西打取得的進展極為有限。

不過松源守備司令切腹前的電報詳細彙報了他失敗的原因,狠狠的將電報扔在地上,周圍跪坐的師團長都一個哆嗦。

先是長子次子相繼陣亡,現在戰局不利,加上求死不成不得不繼續維持這個爛攤子,乃木希典的精神極為癲狂,現在的乃木希典要麼瘋狂亢奮,要麼就會走向崩潰。

他對自己狠,對士兵和軍官也狠,對於這樣已經放棄未來一心求死的人,幾個師團長說話都得小心翼翼的。

“八嘎雅鹿!這些朝鮮人真的不知道大日本帝國的善意和忍耐是有限的嗎?看來我們一向對朝鮮人太寬容了!”

憤懣的罵了一陣子之後,乃木希典看向一個師團長,厲聲說道:“你們師團以最快速度前往香川城佈置防線,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不允許撤退。”

“哈衣!”

這個師團長立即起身鞠躬,領了命令離開。

乃木希典的命令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心中慶幸和佩服乃木希典到現在依舊可以理智的安排防務。

熙川城本來是只有一個大隊和一個聯隊的朝鮮偽軍維持治安的,但在香川城日本還有兩個聯隊防禦。早在二十六軍開始攻打松源郡的時候,乃木希典就下令兩個聯隊的兵力北上支援。

但隨後東新陷落,兩個聯隊的兵力只能被安排駐防在熙川拖延時間。

熙川沒法防守,也來不及趕到。乃木希典派遣一個師團到香川郡,目的就是讓二十六軍必須攻打香川城。

因為不打香川城,本來就漫長的補給線隨時可能被小股日軍進行破襲戰,而失去補給的二十六軍戰鬥力絕對會大打折扣。

並且香川是多個交通要道的樞紐,二十六軍想要東東南方向進入寧遠(德川東北方向)、德川,那麼就必須在熙川駐防,加上維護補給線的兵力,到時候最多只有一個師的戰鬥力,乃木希典可以調遣咸興、安州附近的日軍吃掉。

如果二十六軍想要繞道都館郡,進而沿著九龍江南下進攻,香山城的一個師團依舊可以牽制復興軍。可以說乃木希典的這一個部署毫無挑剔。

雖然佈置完命令之後乃木希典依舊在憤懣謾罵朝鮮人,但他只是朝鮮守備司令,他哪怕再昏頭也知曉近幾年內閣正在籌劃日韓合併,將朝鮮納入版圖成為核心領土。

因此哪怕再憤怒,他也得約束麾下的士兵。

日軍在朝鮮半島和後世在華夏完全就是兩類人,這時候的日本還未瘋狂自大,保持著理智和謹慎。

擄掠和屠殺這類的暴行是極少做的,畢竟謀劃的是將殖民地納入版圖成為核心領土,不可能做這些加劇雙方矛盾的事情。

當然,所謂的***這類的事情,日軍沒少做,其次就是大肆搜刮財富填補日本國內的財政短缺。

可敵國就是敵國,即便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1896年-1909年)就佔據了朝鮮半島整整十三年,由於華夏的崛起,對於朝鮮的抗日武裝是極力支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讓朝鮮抗日武裝的秘密發展獲得了充實的後盾,而華夏一直以來天朝上國的形象不論在平民百姓還是在官商士紳之中都極有市場。

尤其是在華夏向南洋擴張之後,朝鮮北部已經有很多人興起了一個想法:“內附華夏。”

這個想法自然是華夏情報組織和宣傳組織的手筆,而這個想法在朝鮮北部很有市場。

朝鮮已經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國王都被關在日本東京,活躍在抗日一線的朝鮮抗日武裝更是英雄一般的形象,經由他們的宣傳,無疑是極高的。

這個說法最開始是幾支朝鮮抗日武裝提出的,在十來年和日本的圍剿與反圍剿中,他們幾經發展又幾經挫敗,到現在加起來不過三萬左右的兵力(復興軍演算法,按照朝鮮自己人的演算法是十六七萬)。

一次次失敗之後,他們也知道朝鮮和日本的實力差距,而華夏派出的教官也不少次開玩笑般的說:“朝鮮小國,即便以後在華夏的幫助下成為主權國家,但日本覬覦朝鮮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華夏能空出功夫幫助他們,以後日本再動心思,而華夏又遇到甲午那般的大敗,誰又能幫助他們呢?要是你們學著古時候那樣,舉國內附成為華夏子民,日本人哪敢再這般欺凌你們?而且我們乃同文同種,一起生活也不會有什麼隔閡。”

這也確實是大實話,朝鮮在唐代之後不斷的被日本侵略,大戰小戰數十場。而華夏語言更是一直是朝鮮的官方用語,對朝鮮的影響尤其以明朝為最。

朝鮮舉國以父國待之(《朝鮮宣祖實錄》記載:“中國父母也,我國與日本同是外國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我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

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華夏是父親,我朝鮮作為兒子,自己在外面單打獨鬥挨了欺負,父親危難的時候沒法幫忙也能理解,現在又被欺負,比起繼續自立門戶挨欺負,和父親過日子有什麼不好的?

尤其是華夏的崛起也讓朝鮮北部的人民並不牴觸這一情況,畢竟成為華夏人,就不能隨便被洋人和日本欺負了(朝鮮被日本佔領之後英法美等國的商人教眾進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