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北方攻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1章北方攻勢

俄軍在華夏伊犁河谷的三個師向南撤退,阿拉木圖就成為沙俄防禦中亞領土的最前線。

第四軍的第二師和第三師在一月25號抵達城東,作為阿拉套盆地少數可以讓大規模部隊駐紮的城市,阿拉木圖有一個師的俄軍駐守。

在受到伊犁方向傳來的訊息之後,阿拉木圖在短短一週之內,彙集了大量的部族武裝。

這些武裝大都是中亞各族的酋長的私人武裝,之所以如此大力的聽命於沙俄並出兵支援,原因就是華夏從甘陝一帶驅逐的綠教徒傳遞過來的資訊。

凡事不可能兩全其美,皆有利弊。華夏格外排擠綠教徒固然讓甘陝及西北的綠教徒毫無生存空間,但不留一絲情面的政策也讓華夏在中亞的進攻遭受到了惡果。

阿拉木圖,彙集的部族武裝超過六萬人,如果拖延時間再長一點,突破十萬甚至十五萬也不是太大的困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個師都沒有火炮,只能在阿拉木圖城東三面環山的塔爾加爾駐紮營地。

華夏軍隊突破伊犁河谷進入中亞的訊息傳到莫斯科,沙皇立即就對此做出應對。

哈薩克軍區的四個師迅速被調動起來,十天之內就可以抵達阿拉木圖。

遠在伊犁河谷的姜登選也明愛阿拉木圖不是那麼好打的,好在他沒有收到必須拿下阿拉木圖的命令,對伊犁河谷的進攻也是不急不緩。

根據總參謀部和國防部的要求,姜登選兵團的任務是最遲在1910年四月完成對西北地區領土的收復。

這個任務執行起來難度不大,但需要花費的功夫不少。

各個河谷,綠洲,都是西北四部八旗的居住點,即便復興軍用各種手段施加壓力,依舊有不少滯留的民眾不知道情況。

抵抗無時無刻不在伊犁周邊發生,而抵抗的後果就是變成一具具屍體。

百里無人煙,千里無犬吠,這就是復興軍要在伊犁周邊達成的任務目標。

景振卿的第十六軍總算在28號抵達楚河,向阿拉木圖派遣了第二師作為先頭部隊之後,又派出了第二師,僅留不到兩個團的兵力在楚河駐防。

而第十六軍第一師的火炮部隊,此時才到達納林果勒,第四軍的火炮倒是行進得比較快速,已經抵達了春賈。

但不論是景振卿還是姜登選都知道,迫於補給難度,他們的攻勢也就到此為止了。

現在中亞的沙俄軍隊和部族武裝只是沒有必勝的把握,等到他們集結了大量的兵力,必然會反攻。

如此漫長的補給,總參謀部也明天他們的處境,予以便宜行事的權力。

而在更北方的塔城和阿勒泰地區,復興軍的攻勢進展的極其順利,作戰目標也不是沙俄重點防禦的地帶,憑藉著火力和戰術優勢,在一月25日就已經完成了既定的作戰目標。

隨後的日子裡,完成對伊犁河谷的初步清理工作之後,姜登選兵**遣四個師向阿克蘇、喀什兩地發起進攻。

兩地都是無限可守的平坦地帶,滿清的主力和朝廷早就逃向西面的費爾干納。

西北的清洗工作一直持續到了四月2號,整個西北大致上已經沒有多少人口。

而華夏的核心地帶則沒有太大的聲音,甚至於復興軍也沒有對收復了整個西北做出什麼反應。

因為現在整個華夏最為關注的是朝鮮的定州和北方戰區的戰事。

在三月1日,華夏北方戰區全面出動,三個大隊的飛艇不斷的對俄軍的斯柳江卡防線和東卡的丘陵防線發起轟炸。

如此大規模的轟炸舉世震驚,上一次以飛艇運輸物資還只是補給方面的助益,如今華夏將飛艇用於轟炸,取得的戰果也是極為輝煌。

俄軍的斯柳江卡防線不到一週傷亡人數超過十萬,東卡防線作為復興軍主公防線,僅死於轟炸的人就多大八萬。

這些傷亡可不僅僅是陣地上的,包括沙俄在防線後不知道兵營和正在支援前線的部隊。

尤其是在三月1號,對於沙俄兩道防線之後的兵營來說簡直是世界末日一樣。

一枚枚從天而降的炸彈落下,燃燒彈將駐紮已久的營地炸得全是大火,空爆彈將一個個四處奔逃的士兵炸死炸傷。

在三月25日,復興軍鄧仲元兵團經過二十五天日夜不停的進攻,沙俄在東卡谷地的丘陵防線終於因為沒有足夠的後續部隊支援前線而被擊破。

為了擊破丘陵防線,鄧仲元兵團付出了整整七萬人的傷亡,其中超過四萬是重傷和當場犧牲。

如此大的代價,是華夏立國以來第一次承受的。

這也是北方戰區的戰事備受華夏矚目的原因。

不過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在丘陵防線被擊破之後,沙俄在伊爾庫茨克的大本營頂著飛艇部隊的轟炸,重新在東卡谷地的東部出口沿著伊爾庫特河重組防線。

但士氣如虹的鄧仲元兵團在火炮、飛艇的掩護下,只花了一天的時間付出不到兩萬人的傷亡就再度突破。

此時已經不是考慮傷亡的時候,達成戰略目的協助郭松齡兵團突破斯柳江卡防線才是主要的目的。

而斯柳江卡防線此時沙俄在防線之後修建了密密麻麻的塹壕、碉堡,從庫爾圖克到斯柳江卡,雲集了俄軍四十五萬部隊,在庫爾圖克後面,還有超過三十萬的預備役。

華夏方面鄧仲元兵團、吳佩孚兵團及郭松齡兵團,總兵力近六十一萬。

這一戰不僅整個華夏都在關注,整個世界也在關注。

比起北方雙方一百多萬的大型戰役,朝鮮的定州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但吳祿禎兵團沒有玩任何的花招,也沒有搞什麼陰謀詭計。炮火、炮火、還是炮火,就靠著強大的火力,硬生生的將乃木希典在定州城西面的陣地犁了一遍又一遍。

而根據各國觀察團的預計,華夏的吳祿禎司令在定州打出的炮彈超過一百三十噸。

就為了一個定州,華夏就願意動用那麼多的炮彈,所有人都對日本還能否守住大寧江不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