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4章 藝人管理條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4章 藝人管理條例

可韋珣不是最開始毫無經驗的皇帝,久居上位的他自然明白,領袖的一言一行會帶來什麼樣子的影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拿川東獵犬,陝西細犬,下司犬和昆明犬來說,去年韋珣將幾隻小狗子帶出來的時候,四種犬的價格就翻了三四倍,全國各地更是興起養犬的風氣。

像是動物園,華夏幾個一線城市也有人申請建設,對於這類私人動物園,自然是沒有獲批,但國營還是已經在籌劃中。

這些人勸韋珣的根本原因還是覺得作為堂堂的華夏皇帝,整體和禽獸為伍,這也讓各部門的官員覺得自己好像被罵了一樣。

然而韋珣的作為附帶的深意他們也多少知道一點,比較位處中樞,皇帝的作為不能明白其後的含義,那大多也做不到這個位置上。

韋珣是真的沒有啥子特別的愛好,整天忙於案牘可不是他期望的日子,在不用坐鎮國事的時候,他自然也要找點樂子。

但作為上位者,他又不能暴露男兒好色的本性,不能學著之前的皇帝納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弄個後宮佳麗三千人。

其他的行為,開飛機大臣們又擔心危險,去軍艦上又多有不便,校場打靶射擊,騎馬馳騁這樣的活動他又不喜歡。

有時候,韋珣真的覺得做個領袖是真的不容易,不僅要注意行為的各種影響,還要被屬下不斷的勸解。

而這樣的事情多了之後,韋珣也知道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的言行帶來的影響是多麼重要的。

這也讓他對華夏的娛樂事業發展格外的關注。

現在華夏如武漢、滬城、成都、廣州、燕京等城市,歌舞廳大興,不過這裡面的大都是戲子身份,很少有人會把他們當初崇拜的物件。

但華夏的發展起來之後,電影行業已經興起。

多部電影的播放也讓不少人覺察到了其中的利益,各地的電影院雖然簡陋,但依舊賺得極多。

除了軍方和地方部門拍攝的電影之外,不少民間資本也開始涉及影片的拍攝。

對此韋珣的態度是允許進入,但需要嚴格管控。

允許進入是希望形成新的行業,給華夏的民間娛樂提供新的渠道。嚴格把控是不想讓電影種摻雜各種貶低、**、影射、色倩、批判現實、陰暗的元素,從而影響大眾的三觀。

對於後世所謂的明星,韋珣是深惡痛絕的。

明星只是戲子倡伶,藝人二字也被玷汙得不行。

所以在在確定影視行業即將爆發之前,韋珣就下來讓新聞出版總署和刑法部門商議限定的範圍。

德優於才,這是華夏藝人言行的根本法旨,並且一旦成為藝人,除了可以獲得經濟利益之外,也就徹底失去了政治權力。

這也是韋珣不希望在以後,什麼網紅、明星、主播、練習生這樣的各種新聞充斥,讓其大行其道。

古代有士農工商的階級分層,而華夏如今也有,第一階層是爵,其後是士工農商,最下層的是倡伶、罪犯、藝人。

從社會上將其打入賤業,讓這些只為資本服務的流量明星徹底失去社會的根基。

但韋珣還是開了一道口子,他知道在幾十年後資訊爆發,電影行業會蓬勃發展,從而形成一種文化入侵和文化宣傳的重要手段。

而韋珣做的就是參考華夏老一輩藝術家的成長,決定由國家在藝人中挑選佼佼者,冠以藝術家之名。

至於那些藝人,依舊是賤業。

因為韋珣明白,這類人多了去了,沒了一個後面還有幾十個。

為了避免出現後世某些人釋出辱華言論,歡天喜地去參加靖國神社婚禮,然後華夏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制裁他們,韋珣還下來刑法部門制定了相關法規。

第一項就是遺忘歷史罪和侮辱先烈罪,藝人一旦被切實的證據舉報,就會對藝人進行抓捕,對藝人所在公司處鉅額罰金,對藝人處三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刑法。

敢有人宣傳什麼南京大屠殺日本人沒罪惡,歡天喜地參加靖國神社回力,穿著旭日旗這類人,都得坐牢去。

第二項是煽動輿論罪,對於那些煽風點火蹭熱度的行為,一旦被查到是歪造扭曲事實,借用輿論傾軋的,一律等同於誹謗罪,且處置的量刑也是三年以上。

第三項則是公眾人物德行虧失罪,潛規則、包養、離婚復婚再離婚、出軌、賭、毒、嫖等有負面影響的行為,依舊會處鉅額罰金和五年以上的刑罰。

除了這些,還要其他如限制僱傭隨員,禁止擾亂社會秩序等條例約束。

幾個罪名,在韋珣看來極有必要。他可不想看到後世某些所謂的割割能封路,明星優先路權,綁架粉絲抨擊社會等行為。

藝人可以賺錢,可以當作職業,但不可能高人一等。

因為在韋珣看來,一個藝人再怎麼樣,他做出的貢獻也不一定比一個教師一個工人多得多。

即便他們可以帶來不錯的稅收,然而一個國家娛樂至上,娛樂致死的可怕一直警醒著他。

後世的追星,飯圈更是讓他恨得咬牙切齒。

正所謂:烈士墓前瓢落葉,戲子幕前鬧緋聞,功勳卓著無人問,明星離婚頭條呈。

既然來到了一個他可以做主的時代,他的目的就是建設一個他理想中的華夏社會(不是政體)。

高尚與否,不應該以金錢和稅收來衡量,貢獻的多少不該以金錢的衡量。

藝人因為其多處於熒幕之中,或因顏值、或因才華,必然會有一些人受到親睞。

然而韋珣就是要將民眾對藝人的態度擺正,將後世那種浮誇的追捧和崇拜、甚至是比對父母和國家還“愛”的畸形態度。

將藝人打為賤業,然後引導他們可以欣賞,可以因其獲得愉悅,豐富生活。

這才是藝人真正的用處,也是韋珣希望的。

但對於那些真正德高才優的人,韋珣願意將其冠以藝術家的名字,脫離藝人是賤業的範疇。

這是韋珣從實際意義和身份地位上將藝人劃分階層以辯雲泥的辦法,更是韋珣對藝人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