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9章 北方金礦大開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9章 北方金礦大開發

不過華夏的當務之急還是儘快開發葉尼塞河以東的五個大型金礦區。

得益於韋珣還算不錯的記性,當初為了寫作查詢礦產分佈資料在勘探的過程中立了大功。

韋珣以情報的名義將金礦煤鐵的礦產大概地點交給了華夏國家地質局,理所當然的將在葉尼塞河以東的幾個重要的大型礦區勘探出來。

首先確定的就是位於堅昆省的一個大型金礦和鐵礦,葉尼塞河和安加拉河夾角西北的金礦鐵礦。

國防部的第一反應就是在此地建立一個重工業基地,同時組建生產線,儘快投產滿足部分北方戰區的補給需求。

這個被命名為堅昆工業區的重工業基地將會是在下一次戰爭中華夏北方戰區補給的重要提供地。

甚至為了不和西北的工業計劃產生衝突,國防部的徐樹錚找到韋珣希望可以從銀行借款發展此地。

韋珣也沒有摳門,同意了這個三年分期共計一億兩千萬的工業投入。

比起對於軍事和國防最為重要的堅昆工業區,對於華夏財政和國家黃金儲備更重要的五個大型金礦以及一堆中小型金礦的開採才是內閣最為關注的專案。

為了實現在開戰之前儘可能多的儲備戰爭經費,內閣估計最少要儲備一千噸黃金,然後以黃金作為印發貨幣的基礎,獲得大量的華元作為戰爭經費。

畢竟華夏的財政收入連各種計劃和各項支出都有不小的缺額,想要儲備戰爭經費,只能用最為簡單粗暴和效果最好的挖金礦這個招數了。

要不是在葉尼塞河以東勘探到那麼多黃金,內閣也不會支援韋珣要求儘可能籌備戰爭經費的決議,最大的可能是以國債的方式籌集。

目前金礦除了沙俄方面公佈的,實際的礦區地圖依舊在內閣和國家地質局,作為絕密的資料。

如何挖掘金礦,華夏其實已經有了計劃。

讓士兵去做礦工自然是不行的,人口本就少的北方更是沒有多少人力。

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沒法吃的青壯,但華夏目前這種人口已經成為稀有資源,但凡有都是會被強制移民的。

好在在華夏的南洋,還有一群棕色皮膚的人,而且數量不少。

從華夏從荷蘭人手中獲得南洋六省,一千多萬的南洋土著在華夏的肅清政策下,最終的歸宿都在阿魯群島。

甚至為了避免在各省還有漏網之魚,各省還頒佈懸賞,一旦民眾抓捕到土著,可以獲得十個華元的獎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短短幾年之間,華夏就將各省不論是深山密林還是平原丘陵的土著清掃一空。

而土著的人口也從初期的一千幾百萬下降到了六百多萬,這還是華夏每年以人道主義援助將南洋產的三季稻米援助到阿魯群島才留存了那麼多人,沒有華夏的援助,這裡的土著可能會再減少一半。

即便是國際上各種輿論壓力,華夏也依舊是不聞不問自顧自的執行著肅清國策,致力於將南洋打造成華夏的南洋。

援助阿魯群島的土著糧食,也不過是華夏內閣對輿論做出的一點反應。

華夏將阿魯群島作為南洋土著的保留居住地,不將他們如朝鮮半島的朝鮮族一樣納為國民,根本原因是在最開始的時候為了肅清的正義性,華夏翻舊賬清算之前土著對華人的欺壓殘害,以此將其歸類為敵對關係。

而韋珣也對好吃懶做的南洋土著不感興趣,華夏也不缺那不到兩千五的人口。

一系列的政策和為了華夏利益的行動也就造成阿魯群島被稱為地獄的原因。

之所以被稱為地獄,完全是狹小的阿魯群島在生產力和農業都極為低下,而華夏又完全封鎖了阿魯群島的土著外逃的海域,沒有工業他們片板都無法出海,也沒有辦法反抗。

華夏的土著肅清政策是不殺一人,僅以流放的罪責。但阿魯群島又沒有多少吃的,一千多萬人在這裡經歷饑荒和疾病,加上土著的好吃懶做,根本就沒法生存太多人。

尤其是疾病,在這裡可以說是瘟疫和傳染病流行,華夏也沒有多餘的錢財和藥品救治他們,更不願意投入精力

幾年下來動輒幾萬人十幾萬人的死亡,已經從驚天大新聞變成普通的訊息。

很多國家的“正義人士”在國際上呼籲華夏不要屠殺和囚禁土著,但華夏的官方卻只是以他們是被流放來推脫,並且表示華夏沒有殺害任何一個無辜的土著,他們獲得疾病是因為他們不注意衛生,缺少糧食是因為他們懶惰。

甚至表示如果有人想要幫助他們,華夏會對前往阿魯群島的“正義人士”開放通道允許進入,但他們出來的時候必須經過嚴格的疫情審查,確保他們不會將疾病帶出來。

從阿魯群島挑選一匹壯勞力是華夏內閣的第一反應,甚至從如何挑選壯勞力,在多少年後允許他們離開華夏前往任何一個非華夏的領土居住都已經有了計劃。

但韋珣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因為仇恨太大,已經到了亡國滅種的仇恨,放土著出來,一旦學習了西方的文化知識,絕對會稱為土著的代言人然後為土著奔走,甚至還會發展成恐怖襲擊組織,對華夏進行破壞。

他可是知道阿魯群島的傳染疾病是怎麼回事,當初覺得土著人口太多,他讓人進行了一些關於疫情的實驗,然後就是人口銳減。

不過這個事情是連內閣都不知道的絕密,知道的人不過三人,分別是韋珣、夏壽華和執行人謝益。

沒有阿魯群島的壯勞力,還有北圻、中圻的東南亞猴子們。

雖然華夏的民墾公司佔據了最為富庶的河內平原,不過那都是和法國人的租借交易,土著和華夏的仇恨也只是在河內平原。

內閣的計劃是從北圻想辦法引進二十萬勞工進行北方各種礦區的挖掘開採工作。

至於如何引進無非就是和法國的總督合作,華夏出錢,法國殖民地收錢的買賣而已。土著的意見和是否願意?那都是法國人,華夏只管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