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2章 橫財-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2章 橫財-上

以戰爭狀態不以他國貨幣作為結算基礎,必須以黃金來進行貿易結算是韋珣下定決心哪怕是和德奧翻臉不參戰也要執行的戰略計劃。

這是根本性的確保華夏在這次戰爭中的經濟利益的方式,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從德奧意三國手中獲得大量的黃金,不說掏空他們以金本位為基礎的黃金,讓他們金庫中的黃金減少一半還是極有可能的。

至於奧斯曼帝國,那到時候更是華夏一家獨大的軍火物資貿易。

依靠著波斯灣的領土,韋珣已經下來開始建設軍火庫,到時候提前運輸槍支彈藥罐頭被服過去,奧斯曼只要想贏得戰爭,絕對會買單。

而在獲得大量的黃金之後,從貨幣層面緩慢奪取貨幣霸權,學習白頭鷹以美元割全世界的韭菜的好處不亞於在世界大戰中獲得大量領土。

尤其是在缺少大量的黃金儲備之後,同盟國作為盟友哪怕最後會因此分崩離析,但華元如果能保持穩定的幣值,成為硬通貨幣甚至全世界都信賴的結算貨幣是很有可能的。

物資貿易不僅能讓同盟國有實力長期和協約國消耗之外,更是能幫助華夏的軍工、重工、輕工產業的升級和擴建,徹底的將華夏的生產力釋放出來。

除了貿易賺取參與這場兩大陣營的博弈棋局的本錢,韋珣還打算重啟之前的偽紗計劃。

之前的偽紗計劃讓華夏賺了差不多相當於華夏海軍組建和維護的錢,但那些都是長期且緩慢的。

這一次重啟偽紗計劃,目的就是趁著各國在積極備戰的的情況下,渾水摸魚分發偽紗到英法德奧等國,透過劣幣獲得良幣,然後以良幣兌換黃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偽紗計劃必須儘快開啟,有著之前建立的渠道,執行計劃的負責人可以很容易的在此基礎上擴大規模。

熟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而偽紗計劃就是華夏獲得橫財的最佳機會。

韋珣牽掛憂心的戰爭經費在這個偽紗計劃執行之後也能填補一定的空額。

這幾年雖然偽紗計劃被叫停,但計劃的成員組卻依舊努力的進行著工作。

真實的戰爭,戰場環節之佔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時間雙方都在積蓄力量,進行陣營或者國家之間的博弈。

之前兩大陣營拉攏巴爾幹諸國和北歐諸國就是兩大陣營之間的博弈,華夏和日俄的戰爭也是兩大陣營的博弈,巴格達鐵路還是是博弈。

韋珣不止一次的和內閣以及各個軍政部門高層強調,戰爭沒有開始,但已經開始了。

唯有爆發力量的那一刻,才在戰場上。

偽紗計劃就是博弈的手段,雖然這個手段並不怎麼光彩。

雙方積蓄力量和博弈的時候並不會有什麼激烈的碰撞和戰爭的陰雲,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有著沒有槍炮聲和硝煙的戰爭,那就是經濟戰爭和外交戰爭。

外交戰爭是獲得盟友,儘可能的將別的國家拉到自己的陣營,孤立敵人,在人口、經濟、資源上形成優勢,以此來擊敗敵人。

而經濟戰爭的原因是戰爭的經費源自於經濟,一旦一個國家的經濟崩潰了,他就沒有了稅收,沒有了稅收,就沒辦法補充槍支彈藥,積累各種物資儲備,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手段。

以偽紗來破壞敵國經濟然後從中獲利,這個計劃並不是韋珣第一個做的,偽紗計劃的主要目標——英國才是發明人。

1776年英國發明了一個破壞經濟最有力的損招:印製假鈔!當時正值白頭鷹建國戰爭,英國當時就在軍艦上成立了一個造幣的部門,去製造了大量的假幣,並且用這些假幣大量充斥白頭鷹的市場。這些假幣的流入導致了白頭鷹的通貨膨脹,金融混亂,一度引發了白頭鷹國內極大的經濟矛盾,破壞力非常明顯。

後來這個招數就被各國都學會了,人類歷史上的一戰,二戰都有很多國家為了破壞敵國的經濟使用了這個損招。

最著名的就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元首專門成立軍隊印鈔部門,專門印製各種假幣,充斥敵國的市場,達到讓敵國經濟崩潰的目的。

按照德國當時的工業水平,他們製造出來的假鈔以假亂真,就連敵對國的官方部門都難辨真假,這一招確實讓人頭痛。

華夏的工業水平雖然不如德國,但華夏的貨幣製造水平和偽紗仿製水平有著贗品工藝的加持,並不會比其他國家真正的貨幣差。

除了紙質貨幣之外,韋珣還想仿製金銀貨幣,將其納入偽紗計劃中。

比起紙質貨幣,以假亂真的金屬貨幣更能值得信賴。哪怕是按照真正的英鎊或者法郎製作,其中的利潤也極為可觀。

另外一個橫財就是前往印度地區。

無論是非洲、中東,還是南美洲、北美洲,在航海時代與印度相比都十分荒涼,遠不及印度的繁華。

因此只有印度是亞洲一個非常富有又非常容易建立殖民統治的國家,各種自然資源豐富,人口也多,這就意味著英國不僅有創造財富的物品,更有大量的免費勞動力供他們驅使。

英國流傳著一句話:“只要我們擁有印度,我們就是世界第一!”

由此可見,英國在殖民印度250年期間,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使得英國牢牢保持著“日不落帝國”的名號。

那麼,英國究竟在印度掠奪了多少錢?

英國在250年間從印度掠奪的金錢高達54萬億美元,平均每年27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三年的GDP,是現在英國GDP的20倍之多,而且這些財富的獲取不費吹灰之力,唾手可得。

英國人在印度吃幹榨盡的同時,英國也在進行著工業**,而工業**的資本大部分來源於被掠奪的印度,工業產品最終被高價售往印度,如此一來,英國人的工業**最終完成,從此確立了其世界老大的地位。

韋珣將橫財的主意打在印度上,就是因為這裡好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