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1章 皇陵-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1章 皇陵-下

排除封建迷信是必定的,但書中不是現在,現在還在實行義務教育,大概的時間會在一戰結束之後對這個風險迷信的坑進行填補,書友們不用擔心

以下正文

其實選哪裡韋珣是真的沒有主意,對於後世來人的他,哪裡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

但他卻知道其中的意義,先不說風水好壞是否真的有影響,僅憑皇室的身份,關係國祚的安穩和長久,哪怕是海歸接受新派科學思想的留學生都對此表示了關注。

燕京周邊的好地方大都被明陵和清陵佔據了,明陵倒是被保護起來,清陵現在一座都看不到了。

但一處風水哪能讓兩代帝王安居的?

更巧的是,韋氏的起源豕韋中的豕為豬,選址上和老朱家有著差不多的忌諱。

而幾大道教門派之所以這樣費心費力的想要為皇室尋得風水極佳的陵園,除了因為韋珣執行的宗教排他性政策之外,還是因為想要藉此獲得聲望。

韋珣知道選了哪一家都不好,也不利於他分化道教各宗派的計劃。

最後還是選了三清觀的觀主提議的在秦皇島北部的郭莊更北的地方確定下來皇室的墓地。

這一次韋珣的祖父喜喪,皇室親族的陵墓選址估計又是他們競爭的重要時刻。

不過這些都和他沒有太大的關係,幾個大師看陰宅,無非就是相互貶低對付尋找的陰宅的問題而已,終究是不敢亂來的。

從唐山到了燕京,簡單的安排了一下之後韋珣就乘坐前往南方的專列。

由燕京乘坐七天火車,一路過冀、豫、鄂、湘、粵、桂,急匆匆的抵達百色之後,改乘早已準備的汽車前往興龍郡。

興龍,是韋珣家鄉的新地名。

不過也不算是新地名,而是恢復了舊名。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帥,將兵30萬趨貴州。十五年雲南平、太祖留沐英鎮滇黔,奉詔自盤江至大理60裡設一堡,留軍屯田,置陵元堡於欞缽寨,欞缽寨即今之安龍城舊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隆守禦千戶所,城在安隆箐口,即今安龍城;永樂二年(1404年),安隆千戶所建城垣,為今安龍舊城。

1652年,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改安隆所為安龍府,作為行都4年。

從安隆到安龍,雖然音是同樣的,卻滿是明朝節節敗退的悲歌。

原以為是天真偏安繼續抗清的根基之地,卻不到四年時間就不得不再次在滿清兵鋒之下放棄。

之後被改為南籠,僅憑這個名字,不難知道滿清當時的得意,取南籠之意,無非是認為朱明政權不過籠中鳥獸而已。

而現在的新名字——興龍,更是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滿清當初竊據中原神器,奴役華夏兒女,如今卻是倉惶逃竄到邊境之外,苟活於中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以說這個小城市,從明朝到如今,安隆到安龍到南籠再到如今的興龍,可以說是完美的權勢了明、清、華夏三代政權的興衰和崛起。

當地官員並未將府治遷徙到後世的自治州市區,而是繼續在舊城的基礎上擴建城市。

除了因為興龍這裡位於州府中心地帶,雖然狹長但地緣還算平坦,利於發展。

比起東一塊西一塊的後世州市區,可以說是比較好的地帶了。

整個興龍郡,也就興龍可以和後世的州市區競爭一下郡治所在。

不論是地緣還是發展空間,不論是風景人文底蘊還是山川特產,有著曾經南明行都的興龍都是不二的選址。

當然,韋珣卻是知道地方官員的打算。

無非就是知道這裡是天子老家,只敢大力發展,不敢亂來,因為說不定路邊一個擔柴負禾的農人指不定就是天子的親戚舊友。

要說全天下的官,最難做的估計也就是這裡的了,比京官還難做。

以往的京官難做,大都是政治鬥爭,如今的區區一個興龍郡縣的一把手二把手,在這裡真的是難做。

在車上的時候韋珣就檢視了一下興龍郡的幹部名單,看了之後直讓他皺眉。

比起其他郡縣的編制,興龍郡的編制就比同人口數量的其他郡縣多了七成,而且其中大量韋氏和韋氏的宗親充斥其中。

“去電燕京,派遣一員鐵面無私的能臣過來,給朕好好的收拾一下這些假冒皇親國戚身份的傢伙。”

韋珣一句話就將這群人定性為假冒皇親國戚身份的人,實際上按照以往的慣例來說,他們大都是沾親帶故。

然而韋珣的說法並沒有錯,因為韋珣規定的皇親國戚算下來也就追及曾祖,姻親只追外祖,皇室只及祖父。

他之所以那麼說,就是在暗示內閣好好的將這不像話的興龍郡治理一下。

等到了郡所,發現沒有幾個人在,一問之下,韋珣更是生氣。

因為郡治的幹部都跑去韋珣家中的山溝溝了,沒有幾個主事的人。

“邀寵獻媚,給朕將他們統統論以瀆職,革除政治權力。”

冷冷的說了這句話,韋珣就坐上汽車。

上百輛汽車浩浩蕩蕩的開往山溝溝的老家,這個訊息自然瞞不住,很快老家的人就透過電話知道了訊息。

原本韋珣打的主意就是提前一天到興龍,看看這個老家被治理成什麼樣,看看那些姻親故舊有沒有亂來,家中並不知道。

現在知道的原因也是謝益直接打電話到韋珣父親的家中,直言讓郡長聽令。

等韋珣花了三十多分鍾到了老家,就見到門口空地一堆耷拉腦袋雙目無神的幹部。

一排排警衛下車,開始快速的在人群之中排查危險物品。

雖然韋珣是回的老家,但之前被親族動歪心思的例子還在,他不得不小心。

越是這樣的時刻,他越是要注意安全,免得被小人得逞機會。

等了兩個多小時,四百多隨行的警衛營總算是確認了安全,疏散了不相干的人。

這時候韋珣才下車,掛著白帆,新建沒幾年的大門上書寫著哀聯,這些韋珣在車中早已經看得一清二楚。

等他走上石階,那些叔伯長輩紛紛躬身行禮。

這個不是他們不講規矩,而是因為華夏規定的新禮儀中,哪怕是皇帝,長輩見到也只用拱手行禮,僅有在祭祀和典禮上才需要行跪拜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