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4章 巴爾幹風雲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4章 巴爾幹風雲三

沙俄加入羅保兩國的戰爭,這個時候的德奧意依舊沒有明確的表示,彷彿和英法達成了某種默契。

韋珣也一直關注著巴爾幹的變動,英法和德奧意五國的默契在韋珣看來都是想要拖延戰爭的發展,根本原因是五國都沒有做好準備。

英國的陸軍緩慢的擴編,武備倒是充足,法國也在儲備戰爭物資和糧食補給。

德國的公海艦隊因為之前賣給華夏四艘最新銳的戰艦,又拿了八艘重巡作為嫁妝,此時實力還沒有恢復。

奧匈此時更是對付一個塞爾維亞沒有徹底解決,意呆利又想要重新對衣索比亞動兵,希望奪取一塊未來進攻埃及地區的根據地。

可以說兩大陣營的主力都沒有準備好,韋珣斷定在南美的二次硝石戰爭沒有出現最後的勝利者的時候,兩大陣營的主力是不可能發起戰爭的。

包括沙俄,所謂的派兵支援,絕對只是為了給羅馬尼亞打氣,在羅馬尼亞沒有被大量佔領領土的情況下,英法沒有必要就保護羅馬尼亞一事出兵。

保加利亞此時面對的是沙俄和羅馬尼亞,其地理位置又極其重要,關係到巴格達鐵路的執行。

作為同盟國的小弟,這個時候德奧意三國哪怕是沒有做好戰爭準備,也不會放任保加利亞戰敗被協約國控制。

因為巴格達鐵路關係到他們未來和華夏之間的戰爭物資的運轉。

從華夏國內運輸物資到波斯灣,再從波斯灣到巴格達,最後直達奧匈境內。

雖然麻煩,但比起海軍實力佔據優勢的英國來說,這條物資運輸路線是必須和絕對要保住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國當即和華夏、奧斯曼聯絡,希望得出一個解決的方案。

韋珣的意見是既然協約國派出了沙俄這個歐洲憲兵,那麼同盟國也派出一個國家幫助保加利亞不就行了?

實際上德奧意也是這個意思,但他們的意見是希望華夏在北方戰區動一動,威脅一下沙俄。

因為目前沙俄和華夏只是實際停戰,卻沒有任何的停戰協議。

本來要是巴爾幹不出現這檔子事情,要不是南美洲的二次硝石戰爭,沙俄可能會再度出兵和華夏爭鬥一番。

但兩個債主要求他盯死德奧,他有心而武力。

尤其是在沙俄被華夏重創之後,財力短缺的沙俄極度依賴英法的經濟援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可華夏卻直接拒絕了,韋珣給出的理由是華夏目前正在重新積蓄實力,華夏因為之前的戰爭打得國庫無錢,軍火庫空虛。

而且華夏一旦加入其中,必然會因為華夏的體量加劇戰爭的規模。

德奧意三國也沒有強求,問華夏的意思不過是希望華夏也出點血,別一直是他們在掏腰包。

對於德奧意三國的想法,韋珣哪能不清楚。

但華夏也不是那個冤大頭,當即表示華夏會就上次和奧斯曼的軍艦訂購方案達成一些合作。

反正韋珣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華夏的情況也沒有資本讓他像德奧和英法那樣撒錢解決事情。

面對三艘戰列艦的誘惑,面對德奧允諾在戰後保證他們獲得在北非和耶路撒冷等地的領土,奧斯曼當即以保加利亞的盟友宣佈幫助保加利亞對抗沙俄和羅馬尼亞的聯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華夏的三艘戰列艦將會立即啟航前往地中海,奧斯曼的代價是三百萬英鎊將塞爾薩爾湖西南包括巴格達在內的全部奧斯曼領土出售給華夏。

這其實也是華夏撿了便宜,雖然明面上三百萬英鎊虧了,實際上其中蘊含的財富可不只是石油。

英國人在南美硝石戰爭開始之後就意識到同盟國按耐不住了,本就在阿拉伯半島從奧斯曼身上剝奪了不少領土的英國想要進一步控制巴格達,封鎖華夏和同盟國的聯絡。

奧斯曼和德奧意也是意識到英國可能會找藉口控制巴格達,所以也一直在推進這個名為軍購視為增強奧斯曼實力的合作。

說白了,還是德奧意認為奧斯曼面對英國人的時候屢屢軟弱退讓,難保不會迫於壓力將巴格達這個重要的位置割讓給英國人。

與其讓這個危險存在,還不如促使華夏和奧斯曼達成領土交易,確保這裡屬於同盟國掌握。

德奧意、英法兩大陣營主力選手的默契,讓一戰的爆發好像要延後了。

然而在稍有軍事眼光的人心中,一戰正式開始了,因為保加利亞這個不考慮後果的傢伙開始了。

這種情況讓韋珣想起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兩軍對陣時,先排除偏將大將,進行一番爭鬥。

同盟國這邊派出了保加利亞這個偏將對付一直給奧匈找麻煩又攜帶重寶(石油)的羅馬尼亞,結果保加利亞想要撈取好處,衝動了一下,引來了沙俄這個大將。

為了保加利亞這個極為重要的偏將,同盟國陣營派出了奧斯曼到陣前和沙俄先交鋒。

奧斯曼和沙俄那可是老對手了,雙方的俄土戰爭打了一次又一次。

在七月11日,華夏就和奧斯曼聯合宣佈:華夏和奧斯曼兩國基於上一次軍購合作的條款,以三百萬英鎊出售塞爾薩爾湖西南包括巴格達在內的所有領域給華夏;華夏還表示為了兩國的友誼,宣佈將三艘戰列艦炎帝號、皇帝號、神農號贈送給奧斯曼。

並且華夏還向英國人申請蘇伊士運河的通行權,表示不會在這個時候發起爭端。

這個申請真的是讓英國吃了蒼蠅一樣的噁心,偏偏他們還不能拒絕。

因為在華夏的北方陳兵百萬,隨時可以向沙俄發起進攻,而且目前華夏將近三百萬的軍力還未退役,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攻入沙俄的新西伯利亞。

要是能開戰,羅馬尼亞被欺負的時候就開戰了,何必讓沙俄出手呢?

比起三艘戰列艦在奧斯曼手中,英國人更擔心他們在華夏的手中,因為這樣對印度洋的危險更大。

三艘戰列艦而已,還是老艦,進入地中海這個洗澡盆,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一封鎖,威脅反而小了許多。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否則新書寫了幾十章看到現在的成績都沒有動力繼續創作了,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