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0章 拖延參戰時間的可行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0章 拖延參戰時間的可行性

拖延參戰時間這個事情,其實韋珣已經和總參謀部、國防部以及內閣商議好了各種方案,也就是各種藉口。

要說華夏人做事,想要快速解決一件事情一個難題可能不是全世界最強的,但想要將一件事情拖延下來,那全世界沒有幾個人可以比。

而華夏君主立憲制且君主擁有絕對權威的政體,更是會讓華夏外交部能有更多的理由拖延參戰時間。

這些藉口已經有人幫韋珣想好了,納妃子、生孩子、生病、白頭鷹異動、天災人禍阻隔了交通。

在開戰之前當然是有什麼好聽的話說什麼好聽的,但在歐洲兩大陣營開戰之後,什麼時候下場那就是華夏說了算。

因為到時候德、奧、意、芬蘭、保加利亞和奧斯曼都上了對戰的擂臺,是否加入戰爭的主動權在華夏手中。

逼急了,華夏完全可以毀約棄盟揹負這個罵名,轉投協約國。

即便同盟國公開了華夏之前簽訂的秘密協定,簽署了秘密入盟,那又如何?

我華夏又不是不上場,我只是自身出了點問題,哪怕同盟國知道這些只是藉口,根本目的是賣軍火賺錢那又怎麼樣?

同盟國佔據大優勢的情況下,華夏啥時候參戰其實不重要,提供好後勤即可。

可要是同盟國處於略微的劣勢的情況下,你敢說話大聲一點,華夏很可能就不和你玩了。

正式華夏簽訂了秘密入盟協約之後,德國會開歷史先河將唯一且威廉二世最寵愛的公主維多利亞·露易絲嫁到華夏。

當然,威廉二世也不指望一個女人可以完全的影響華夏高層的決策。

這些年德國、奧地利如此大方的對華夏的留學生大開方便之門,甚至在學校的留學生得到了極多的照顧。

同等情況下更容易獲得助學獎金,留學生日常生活受到比如飲食不適應啊、被偷竊、勒索、被欺凌等情況更是分分鐘出警幫你解決,以示德華友誼。

像是華夏學生尤其是科研人才,德國更是將大部分的技術公開。

沒有人會無來由的對別人好,就像德國優待華夏留德的留學生,優待在德國深造的工程師和軍政人員,目的也不單純。

因為德國知道,這些人未來在華夏的軍政以及學術、科研、教育、商業等領域將會成為頂尖的一批人。

優待這些人或許沒有直接的回報,甚至還會引起本國學生的不滿,但間接的回報卻是極大的。

親德、親奧思潮可不是說說而已,目前華夏四成的軍政中層幹部是留德留奧的人,也就是高層因為時間原因,大都是華夏本土培養的。

這些人雖然無法左右國內的政治決策,但哪怕是獨斷專行不用顧慮臣民思想的韋珣也要慎重的考慮親德派的情緒,否則這不利於國家凝聚力的提升。

當然,親德派在目前來說,也只是韋珣需要慎重考慮。

真到了局勢出現明顯傾向於協約國的情況,別說一群親德派,哪怕是韋珣本身會因為背棄和同盟國的秘密盟約而揹負罵名讓自己輝煌的一生留下汙點,也要果斷放棄。

說白了,在沒有上場的時候,華夏和同盟國都是好朋友,好兄弟,有事情我們一起抗,相互幫助是應該的。

一旦同盟國上場之後,那就是兄弟你先頂住,我這邊手裡有點事情或者是遇見啥“意料之外”的意外,沒法履約。

你要是逼急了說:“華夏你當不當我們是兄弟了,你這樣不講道義會遭報應的,而且在有損華夏的國家信譽。”

但比起國家的利益,這些都是虛的。

意呆利在一戰二戰是盟國隊友都跳反了,何況華夏只是秘密入盟的隊友呢?

你德奧意再比比有啥子用,只要英法說德奧意說華夏秘密加入同盟國是假的,華夏咬死不認賬就行了。

意呆利因為地處歐洲與地中海之間的地理區位,決定了其自1861年統一以來的“海洋定位”與“大陸定位”搖。

在19世紀時搖擺於德、法之間,稍晚則搖擺於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時搖擺於德國與英、法之間,冷戰後則搖擺在歐洲與美國之間,這就是所謂的“鐘擺”政策。

意呆利在地理上的兩棲身份,自然而然地導致了其對外政策的內在矛盾,因此長期以來意呆利對外政策眾所周知的軟弱和易變,不應當歸咎於具體的人,不應歸咎於特定的政權,更不應歸咎於意呆利的政治文化傳統。

相反,這應當被認為是意呆利獨特的“地理邊緣性”這種結構性因素的後果。

一戰中意呆利轉換門庭倒向協約國陣營,攻打孱弱的奧匈卻連番大敗。二戰中意呆利不自量力,進攻法國而不勝,進攻弱小的希臘在德國幫助下才險勝,在北非戰役中則遭遇大敗,逼得德國不得不進入北非。

意呆利戰績如此之糟糕,一方面在於其較弱的工業實力,另一方面也在於中央政府的權威與執行力不高,軍隊的徵兵、動員效率低下,當然還有那群戰鬥力只有五的少爺兵。

意呆利的“羅馬情節”受制於其孱弱的國力、易攻難守的地形以及對進口資源的極度依賴,使得其打算投機大國之間角逐,以少量投入換取鉅額收益的算盤徹底打空。

其中也有因為奧匈帝國和意呆利在意呆利北部的原神聖羅馬帝國領土以及和奧匈的恩恩怨怨。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意呆利“敏銳”的分析出誰才是勝利的一方。

就像是現在的局勢,在華夏秘密入盟之後,誰要是和意呆利說你趕緊跳到協約國陣營,那意呆利絕對是第一個不同意的。

因為贏面目前來看是五五開,一旦華夏加入之後,優勢在同盟國,我幹嘛要退盟呢?

而有著意呆利這個例子在,韋珣絕對會在必要的時刻做出抉擇,哪怕是榮譽和國家信譽受損,比起實際的利益卻也無足輕重了。

畢竟在意呆利兩次背盟之後,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背盟一事被人稱讚為智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否則新書寫了幾十章看到現在的成績都沒有動力繼續創作了,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