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0章 勞務派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0章 勞務派遣

醞釀的攻擊越是長久,迸發的力量就會越強。

華夏國內其實不少高層都認為現在華夏給協約國的物資太多了,尤其是沙俄。

如果一旦西線的英法聯軍對德國邊境發起猛烈的進攻,很可能德國會守不住。

因為坦克這個攻堅能力極強的武器出現,塹壕戰完全有利於防禦方的情況不再出現。

這也是前不久華夏慷慨的將反坦克各種武器的設計圖送給德國的原因,不是擔心德國研發不出來,而是擔心研發的時間耽擱了生產線的組建和生產。

此時德國已經動員了三百六十萬軍隊,雖然不是德國的可動員兵力規模的極限,但也差不多用了六成。

現在德國國內工廠上班,幾乎都是要麼年紀超過當前動員的年紀,要麼就是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健壯的婦女。

作為戰爭的主力,德國自然知道東線的戰事是否佔據主導地位是次要的,主要還是守住英法正在醞釀的攻勢。

為此德國已經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佈防近百萬人,在西北的不來梅防線也佈置了三十萬人防止被協約國登陸。

還有和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交界的地方,雖然僅有二十萬人,可實際上防線已經修築完畢。

現在德國面臨的短期情況是大量青壯入伍之後,工業生產需要的勞動力不足。

而華夏目前擁有的龐大人力資源自然是德國最好的彌補。

向德國進行勞務派遣,並且還是最少五十萬的勞務派遣,這是華夏在和沙俄、英法達成秘密的貿易合作之後對同盟國釋放的善意。

這五十萬勞動力,可不僅僅是在德國進行生產活動。

在必要的時刻,這五十萬勞動力其中近半可以組建一支華夏的遠征軍協助德國作戰。

華夏需要錢財,需要戰爭經費,貿易是最好的辦法,同盟國內部對華夏兩頭吃的行為很是不滿。

尤其是華夏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的向沙俄輸送裝備的情況其實同盟國早已聽到風聲。

除了懷疑華夏在兩面下注,也在擔心華夏會轉投協約國陣營。

為此維多利亞-路易斯現在哪怕懷有身孕,也需要頻繁的接待歐洲的一些貴族和資本家,還需要和歐洲的德奧大貴族透過書信往來。

五十萬勞動力派遣到德國,並且華夏允諾在必要的時刻組建不少於二十萬人的陸軍協助作戰。

這算是眼下最好的誠意,也是最為實際的誠意。

這些人將會乘船抵達波斯灣,然後沿著巴格達鐵路抵達中歐進入奧匈的工廠。

因為還算充足的戰爭準備,德奧意三國目前還是不怎麼缺少資源的,所以對於華夏的善意,同盟國只能表面感謝然後全盤接受。

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之後,華夏在國內卻是搞起來工業汙染整頓。

雖然實際上華夏也是這麼做的,可工業汙染整頓必然會干擾國內大部分工廠的生產,運往歐洲尤其是運往英法的物資顯然就少了起來。

已經上了賭桌的兩大陣營對於華夏哪邊強勢偏幫弱勢一方,然後一筆一筆的黃金被運往華夏,心中痛苦但又無可奈何。

歐洲密佈的戰雲讓華夏獲得巨大的利益,哪怕是白頭鷹,雖然明面上向協約國輸送的物資和華夏相差不大。

可實際上,英法已經沒有了美元和華元的外匯儲備,白頭鷹欠著英國的欠款,所以暫時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只是紙面的利潤和平了一些欠債。

倒是華夏已經從法國和英國獲得了數百斤黃金,從同盟國更是獲得了將近一噸。

要不是德國之前近十年時間從華夏依靠良好的關係佔據了不少的華夏市場,儲備了大量的外匯。

可能德國會和意呆利和奧匈帝國一樣選擇沒有外匯拿黃金來購買物資。

混亂的時局讓原本小規模隱秘行動的偽紗計劃逐漸加大力度擴大的規模。

英法和德奧此時已經覺察到偽紗開始活躍在市場,但他們都以為是敵對陣營出售進行經濟破壞。

原本華夏的小規模動作,在兩大陣營官方主導的偽紗衝擊敵國經濟的情況下,反而成為了第三方勢力,憑藉之前建立的渠道,可謂是獲利良多。

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華夏官方和民間都因為歐洲世界的戰爭顯得欣欣向榮。

華夏的下一步計劃是全面淘汰國內現役部隊的軍事裝備,藉著這個大好的時機將二手裝備出售給協約國和同盟國陣營。

一旦華夏的南方完成了軍事裝備的舊換新並且適應之後,華夏就會對白頭鷹的菲律賓殖民地下手。

在和白頭鷹開戰之後,華夏也將會失去目前遊離在兩大陣營之中,透過貿易獲得巨額利潤的有利位置。

但貿易的利潤只是一時的,因為戰爭華夏才有這個機會。

如果戰爭結束或者兩大陣營妥協,那麼華夏依舊會因為這次獲得的利益被西方世界眼紅。

比起貿易利潤,領土的擴張終究是長久且更符合國家利益的方式。

貿易上可以少賺一點,只要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哪怕華夏最後會揹負百億華元的債務,那也是值得的。

第一次熱武器時代的世界大戰,幾乎就已經奠定了世界的格局。

華夏的橫空崛起,原本佔據優勢的協約國在陸軍方面處於弱勢,戰略地位上面也處於弱勢。

只要同盟國獲得勝利,那麼華夏在獲得巨大的利益和揹負極大的債務之後,也能置身事外,讓歐洲世界繼續因為利益爆發戰爭。

甚至華夏如果再心狠手黑一點,可以扶持一些政權,最後讓歐洲的世界格局成為歐盟諸國一般。

比如沙俄之後的繼承人蘇聯,比如巴伐利亞的那個學美術的下士,都是華夏不錯的選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在德國成為戰勝國之後,如何讓德國再次崩潰,韋珣還是沒有計劃。

或許,讓華夏在戰後和同盟國反目成仇,向英法靠攏,然後以此為基礎建立新的反同盟國陣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