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3章 巨熊倒下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3章 巨熊倒下二

在華夏拉攏列同志,然後希望藉助其影響力左右未來沙俄的政局的時候。

德國也在開始拉攏正在倉惶的沙俄貴族。

華夏得了先機,拉攏了列同志走群眾路線,德國則拉攏沙俄的貴族派。

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沙俄將會出現紅白兩股勢力,繼世界大戰中慘重傷亡之後,進行另一場血腥殘酷的內戰。

沙俄這頭巨熊,在倒下之後會被六國分食,剩下的軀體之中,還要被華夏和德國兩個強國作為博弈的戰場,他的人民將會是兩方博弈的犧牲品。

韋珣對此並不會抱有絲毫的憐憫,就像民國軍閥混戰,列強投資軍閥讓華夏陷入內戰之中一樣,現在的華夏只是從被害者才為了棋手而已。

莫斯科,眼睛佈滿血絲,神情頹廢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看著眼前的和談提議,默默無言。

如果從英法支援,聯合日本進攻華夏算起,到支援羅馬尼亞,兩次鎮壓芬蘭以及和德奧以及奧匈開戰,再到如今被六國圍攻。

沙俄從1906年開始到現在的1914年,整整八年的時間,幾乎從未停止過兵戈。

八年時間,不僅讓沙俄耗費了大量的財政,還讓國內的政局愈加不穩,民眾的生活水平持續下降。

尤其是東線被德奧和奧匈、保加利亞、芬蘭聯合進攻之後,可以說是節節敗退,只能勉力支撐。

失去了主要產糧區的俄屬波蘭、烏克蘭大部、白俄羅斯大部之後,國內民生疲敝,工業損失將近五分之二。

如果說這些情況下沙俄都能勉力支撐下去,那麼八年來大小戰爭給沙俄民眾帶來的創傷卻是無法抹平的。

八年時間,平均下來每年都有數十萬傷亡。

尤其是華夏以雷霆之勢將東線的一百四十萬人一口吞下,他甚至來不及讓人組織新的防線,華夏就開始進攻葉卡捷琳娜堡,中亞的二十萬駐軍更是無路可退,無法補給的他們也撐不了多久。

東線空虛,西線、南線、北線已被死死的纏住無法分出兵力。

最為重要的是之前沙俄一直能在同盟國的猛烈攻勢下支撐的原因是華夏出售的戰爭物資,現在華夏從臨時的後勤提供者變成敵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才是真正讓尼古拉二世感到絕望的原因。

大量青壯陣亡,工業損失近半,民生疲敝,各個城市因為食物發生**,鄉村抗稅,工人罷工·····

沙俄還有青壯,但沙俄目前的工業連維持西線都不足,大部分工廠還因為工資無法吃飽飯鬧著罷工呢,更何況是武裝新的軍隊組建東部防線呢?

雖然在西歐英法已經想盡一切辦法為其分擔壓力,可物資不足已成定局,伊朗到裡海再到頓河的運輸路線連保證中亞戰區都沒有辦法。在尼古拉二世看來不過是杯水車薪。

在一聲嘆氣之後,他疲憊的合上眼睛,旁邊兩大瓶伏特加已經飲盡。

連續的失利讓他酗酒如命,沒有酒精的麻醉他甚至無法入眠。

······

葉卡捷琳娜堡,僅有三萬守軍的城市中,兩個師長絕望的透過望遠鏡看向城外的鋼鐵洪流以及掀起的滾滾塵土。

華夏抵達城外並沒有發起進攻,而是圍了南北東三面,給了他們三個選擇。

要麼死於沙場,要麼投降,要麼帶著部隊向西撤離。

這是華夏的第一裝甲軍和兩個軍的陸軍,他們毫無抗衡的實力。

士兵、民眾都是人心惶惶,數不清的民眾拖家帶口的向西離開。

而士兵,早已沒有了戰鬥的意志。

一個月全殲一百四十萬人,東線已經沒有抵抗華夏兵鋒的軍隊。

彈藥、物資都不夠他們打一場中等烈度的防禦戰。

城外,吳佩孚走下山丘的觀測哨,對炮兵參謀下令到:“傳令炮兵,兩發威懾打擊。”

說完之後坐上汽車,等炮聲隆隆響起,他已經到了指揮部。

一進指揮部,他就說道:“著令第一裝甲軍全速度過卡馬河,一週之內抵達喀山。”

“是!”一個參謀聞言趕緊起身記錄命令,然後向旁邊的通訊室跑去。

“第二裝甲軍和第三裝甲軍在什麼位置。”

“運載第三裝甲軍的火車已經抵達鄂木斯克,不過只有一個團。我們燃油和炮彈不足,需要一半的運力保證裝甲部隊的消耗。”

吳佩孚聞言,點點頭,開始在腦海想著接下來的佈置。

華夏的兵鋒過於快速,原本出售給沙俄的常規裝備在東線大都成為了戰利品,彈藥、物資都可以就近獲得。

可裝甲部隊使用的炮彈、燃油以及維修部件,這就需要從亞爾斯克方向用火車運輸和從西北方向用卡車運輸。

裝甲部隊雖然是機動部隊,但長距離的跋涉消耗的燃油和出現的故障會讓其戰力大損。

所以第二裝甲軍和第三裝甲軍需要等待火車運輸。

反倒是步兵方面,鄧仲元率領的六個軍已經抵達了鄂木斯克。

根據最新的國內命令,在攻下葉卡捷琳娜堡之後吳佩孚需要指揮裝甲第一軍前往喀山。

這是皇帝直接下達的命令,因為喀山的沙俄黃金依舊沒有運出。

六百五十噸黃金,將近九億華元的財富,這可是比挺進莫斯科還要重要的任務。

截住這批黃金,從喀山度過伏爾加河,威脅莫斯科,然後等待沙俄方面是否有談判的誠意,同時還需要攔截莫斯科對伏爾加河的增援。

待第二裝甲軍和第三裝甲軍向越過烏拉爾河之後,協助其度過伏爾加河。

如果沙俄依舊不投降,那麼華夏將會催促東線的德奧軍隊發起進攻。

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列同志將會發起起義,同時武裝部隊。

還有遠在新西伯利亞的列同志的助手,也在戰俘營宣傳著他們的思想和理想以及要實現的抱負。

吳佩孚對沙俄的戰局倒是不擔心,而是國內要求他儘可能保證華夏的利益,同時還不能和友軍生隙。

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辦好了固然能更進一步,辦砸了他肯定要被斥責一番。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