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6章 來自德國的密信-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36章 來自德國的密信-上

二次大反攻之後,德國短暫的佔領來巴黎,不過隨後面對洛林-阿爾薩斯防線的兵力短缺,比荷盧地區也重新被英法掌控大半,這堅守巴黎兩週之後不得不倉惶的後退。

德國失敗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錯誤的估計來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導致大量的步兵沒有及時跟進穩定戰線。

初期還好,他們迅速的擊潰來英法聯軍。但隨著戰線越拖越長,加上皇太子急於進兵巴黎獲得無上榮耀,反而讓福熙組織的南線部隊切斷來貝桑松周邊的道路。

上次普法戰爭給來德國一個錯誤的判斷,那就是攻佔巴黎之後法國很大機率會投降。

可他們忘記來上次戰爭是英法明爭暗鬥的情況下,普法兩國僅是一場兩國之間的戰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卻是兩個陣營的戰爭,左右的是世界格局和新的利益劃分。

為了佔領區區一個巴黎,卻沒有乘勝追擊那些潰敗的法軍主力,讓別人輕易的反擊成功。

戰術上的勝利帶來的卻是戰略上的失敗,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加入協約國之後,聲勢浩大的協約國陣營此時已經佔據上風。

奧匈帝國更是被完全逼出了羅馬尼亞王國的富庶平原,撤離到了特蘭西瓦尼亞依託山地進行阻擊。

波黑、塞爾維亞此時也是民情洶湧,不斷的起義和罷工將奧匈在此地脆弱的統治一一摧毀。

藉著這個機會,英法和塞爾維亞先是將戰線推進到來貝爾格萊德,隨後又佔領了波黑大部分地區。

奧匈帝國腹心區域已經面臨協約國的兵鋒,烏克蘭地區也因為部隊不斷被抽調而起義頻發。

更為致命的是波蘭這片區域上的人民在英法承諾復國的誘惑下,組織了一個名為波蘭復國軍團的組織。

整個奧匈帝國南部連番血戰,又起義頻發,奧匈帝國顯然已經陷入崩潰的危機。德國唯一的盟友奧匈帝國的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

華夏燕京的元山,韋珣收到來來自德皇老丈人的一封密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老丈人只是闡述來當前世界格局,隱晦的提到了同盟國戰敗之後華夏將要面臨的威脅。

他沒有提華夏和德國過往的友誼,只是單純的說著世界的格局。

可韋珣卻清楚的明白德皇的意思,那就是德皇想要體面的結束戰爭,最好是不承受戰敗之後來自協約國的懲罰。

事實上整個世界,能夠拉德國和奧匈一把的只有華夏了。

協約國在這次戰爭中耗費來大量的錢財,死亡人數也以百萬計算,國家經濟和財政更是多達百億英鎊。

如此慘痛的代價,自然要從同盟國身上撈取好處彌補損失。

總體來看,幫助德奧保存實力,體面的結束戰爭是有利於華夏的。但僅僅是華夏一家說話,面對成員眾多的協約國陣營,總是有些聲勢單薄。

“致偉大的德皇威廉二世陛下,敬愛的岳父大人:

您的來信我已詳細的閱讀,並且明白來您的意思······”

韋珣開始書寫著回信,在回信中他分析目前協約國遭受的巨大損失,肯定要從德國身上索取數額巨大的戰爭賠款,同時還會對德國的軍事武備進行限制,不論是列裝的軍事武備還是研發,都將是他們限制的目標。

同時為來打消德國繼續發展海軍復仇,德國的海軍肯定也會被協約國以充抵賠償而收繳。

一旦承認戰敗,德國將會面對軍事限制條約,損失整個海軍,同時還會揹負鉅額的戰爭賠款。

這些華夏無力為德國提供太多的幫助,所以希望他做好心理準備。

同時還提醒他要警惕戰敗之後民眾因為生活問題舉行的起義,這很有可能顛覆德國皇室和貴族們的統治。

林林總總,韋珣可以說是盡心盡力的為德皇分析著可能遭受到的各種局面。

此時的兩人已經不會考慮之前的種種恩怨和齷齪,考慮的都是未來如何才能更有利於己方。

韋珣給威廉二世這個老丈人出的招數有三個核心內容:

第一是海軍戰敗之後可能會成為英法的戰利品,這會進一步加強英法的海上實力,那個時候華夏的海軍實力雖是世界第二,主力艦和總噸位卻不足英國的一半。

所以韋珣認為應當保留五艘超級無畏艦,在宣佈戰敗投降之前和華夏達成購艦協議,如此既可以保證戰艦不落入英法手中,華夏也可以有更強的底氣幫助華夏。

無畏艦方面,韋珣認為應當發起一場抱必死之決心的海戰,如果僥倖勝利,那麼歐洲戰局或許還有轉機;如果戰敗,也能將英國海軍重創。

不論哪種情況,都是比束手待斃將戰艦交到協約國手中更好的選擇,也有利於華夏幫助德奧體面的結束戰爭,爭取有利的談判條件。

為此韋珣還保證,華夏如果獲得這五艘超級無畏艦之後,如果在十年內德國有意購回,華夏不會直接阻攔。

若是英法對德施加海軍限制的條款,也會極力的為其爭取有利條件,華夏的戰艦製造也就會以華夏海軍採購的價格提供船位為其秘密建造。

這不是華夏貪圖德國的戰艦,因為華夏已經開始自建超級無畏艦來。

華夏擔心的是英法獲得德國戰艦之後實力暴漲,回來將可能和華夏進行大規模的海上衝突甚至進行規模不小的海戰。

慫恿德奧進行海上的殊死一搏,不僅有利於華夏在未來談判中為德國說話,也可以確保華夏和協約國的海軍實力差距不會太大。

而韋珣隨後提出來第二個建議就是轉移科研人才,英法絕對會和原時空一樣對德奧進行軍備研發和裝備上的限制。

因此他著重強調來此點,認為現在就可以秘密從東面轉移大量的軍工科研人才,在華夏進行聯合研發,以此保證德奧這未來的時間裡不會在軍備方面過於落後。

並且韋珣還表示現在維多利亞-露易絲的科學研究所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德奧信不過他,可以將管理的許可權下放,分別由德、奧、華三國皇室聯合管理相關的研究專案,華夏在其中甚至只尋求科研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