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0章 莫德爾與朱建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0章 莫德爾與朱建德

小鬍子聽到劉昭明的話,看向莫德爾,見莫德爾一直定定的看著那張歐洲態勢圖,重新恢復冷靜的說道:“貴國對德國的幫助我們十分感激。”

“華夏和德國,不論未來如何,都是最好的朋友。就如以往德國幫助華夏一樣,現在華夏也在竭盡全力的幫助德國。”

朱建德聽到上司劉昭明的話,心中卻是了開了花。

自華夏退盟後,德國總是將之前對華夏的支援拿到檯面上來,本來對此有些愧疚的華夏方面聽得多了就覺得膩,卻又要保持禮儀之邦的姿態。

現在德國有求於華夏,還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那種,將雙方互助互利的關係挑明,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番。

“莫德爾中尉似乎對這張局勢圖很感興趣?”

朱建德見到莫德爾一直不說話,於是出聲問道。

“是的,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地圖,哪怕是低地防線的指揮部,也沒有這樣的局勢圖。”

莫德爾說的是實話,為了保護軍事機密,香他們這樣的校尉級軍官都是無法觀看到這樣的局勢圖的。

“聽聞莫德爾中尉在突圍的戰鬥中指揮得極為出色,不知道閣下對未來的戰爭怎麼看?”

早在之前的介紹過程中,他就知道這個面色憨厚的傢伙是個少將軍銜的將軍,稱呼自己為閣下只是客氣,於是轉身認真的問道:“將軍是問哪方面?戰略還是戰術?”

“都可以談談嘛,既然是軍事交流,正好讓我們作戰參謀處的成員學習學習德國精銳軍官的高見。”

朱建德側身說道:“請。”

“從此次德國和英法在西線的戰爭來看,未來的戰爭中飛機和坦克的數量將會是決定性的作用。”

“機槍、火炮等武器的數量和塹壕、堡壘等防禦是否堅固已經不是決定戰略的必然因素。”

“陸軍未來的發展是機械化步兵和裝甲步兵,這是大勢所趨。”

“尤其是裝甲部隊,不論是裝甲叢集作戰還是步坦混編的裝甲師,都將是擊破敵人陣地的利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戰機將會是一個新興的兵種,從體積龐大的飛艇到如今靈活的戰鬥機和龐大的轟炸機以及堅固的攻擊機,都在戰爭中擔任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貴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和發展已經走在德國的前面,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莫德爾知道自己在戰略方面肯定比不過華夏御前侍從室的軍官,所以他將談話的主要內容放在了軍備上。

“確實如此,早在轟炸白頭鷹的馬尼拉灣之後,華夏就意識到了飛艇龐大的體積容易被擊毀,所以華夏轉而研發戰鬥機和轟炸機。機械化和裝甲部隊更是華夏接下來發展的重心。”

朱建德對於莫德爾的觀點點頭贊同,順帶著問道:“閣下作戰經驗豐富,相比對於如何突破敵人的塹壕防線有不少奇思妙想吧?不如我們就當前的低地防線進行一番沙盤推演?”

“我只是一個中尉,能力實在有限。”

莫德爾沒有接招,反而指出自己的身份只是中尉,算是為接下來面臨的推演留後手。

“無妨,軍職不代表能力,就像體型不決定戰鬥力一樣。”

兩人的對話讓小鬍子和劉昭明已經幾個作戰參謀處的軍官都湊了過來,想要看看莫德爾會怎麼應對。

寬和忍讓、純樸謙遜、忠厚綿長只是朱建德的外在形象,但實際上作為作戰參謀處處長的他又豈是泛泛之輩?

和莫德爾開始沙盤上戰爭推演之後,經受過高等軍事教育的他雖然缺乏實戰,但戰略眼光高了莫德爾不止一籌。

雖然總會因為莫德爾豐富的實戰經驗犯一些錯誤,但總體的戰略層面上卻是步步為營的推進,最終取得了推演的勝利。

“莫德爾中尉,僥倖贏了你,勝之不武啊。”

“朱將軍戰略上的造詣極高,我輸的心服口服。”

莫德爾絲毫沒有氣餒,淡然的面對了失敗。

戰爭一旁的劉昭明鼓掌之後讚歎道:“莫德爾和阿道夫先生都沒有經受過完整的軍事訓練就有如此不錯的軍事天賦,想來只要進行兩三年的學習,最後肯定能成為指揮數十萬士兵的將軍的。”

這話可不是他客套,而是他真的佩服莫德爾的戰爭直覺和天賦,對於小鬍子的奇思妙想和堪稱狂妄的作戰計劃更是感覺眼前一亮。

“可惜現在德國正在和協約國進行戰爭,我們也沒有機會進入軍校學習。”

小鬍子在這個時候遺憾的說道。

“不用遺憾,阿道夫先生,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劉昭明讓眾人坐下之後才對阿道夫說道:“此次邀請兩位和其他的德國軍官到華夏進行軍事交流,貴國相信很快就會傳送電報過來,讓諸位留學在華夏了。”

劉昭明的話讓莫德爾和小鬍子摸不著頭腦,這已經不是他們這個所考慮的事情了。

實際上名為軍官交流團,實際上則是德皇開始佈局戰敗後。

根據幾次試探性的談判,英法都露出了要軍事和軍工上制裁德國的明顯意圖。除了軍工方面之外,軍官培養乃是一個軍隊的靈魂所在,削弱和限制德國軍事院校規模很有可能發生。

同時,為了避免國內出現民主思潮導致皇權被削弱或者不得不被迫退位的情況,德皇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將會派遣不少忠於德國皇室的軍官到華夏進行學習。

雖然不認為華夏會將其培養成將帥之才,但華夏的軍事實力和軍隊戰鬥力德國一清二楚,其軍事理論上的創造性思維更是有目共睹,早已讓華夏帝國的軍校成為了僅次於德國軍校的名校。

這是對於這些年輕軍官的一種保護,同時也希望藉著這個機會在華夏好好的學習一番。

在戰敗之後的德國,他們沒有機會和容克貴族們競爭更加少的軍官職位,在華夏反而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

不僅是這些年輕軍官,還有大量的軍工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前往華夏,和華夏履行著之前簽訂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