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4章 凱末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4章 凱末爾

華夏針對邊疆省份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反倒是讓之前緊張的國際局勢得到來緩和。

不過這個緩和對於同盟國來說極為致命,尤其是奧斯曼帝國。

早在開戰之前,凱末爾已是土耳其駐保加利亞大使館的武官,他敏銳地指出,奧斯曼加入同盟國參戰將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凱末爾主張奧斯曼應保持中立,但他的建議未被採納。作為軍人,他這戰爭爆發之後還是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

這早期同盟國佔據優勢的時候他的身份並不知道華夏的立場,對當時進攻沙俄的計劃取得優勢的時候也沒有改變他的想法。

直到華夏參戰,他的立場才轉向支援戰爭。

可之後華夏退盟,意呆利反戈相向,這讓他對奧斯曼的未來感到極為擔憂。

他的中立立場被協約國的情報機構獲知之後,就一直有英法的外交人員進行遊說。

透過戰功成為大馬士革方向一個軍長的他面對越來越不利的局勢,也開始積極的和英法溝通,希望體面的退出戰爭。

而對於早已腐朽的奧斯曼帝國,他認為應該和華夏一樣推倒腐朽的舊制度建立新的奧斯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早在他青年時期學習的軍校裡,他就如飢似渴地閱讀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等法國啟蒙學者的著作和土耳其大詩人納默克·凱馬爾的愛國詩篇,進一步認識到封建領主的貪婪殘暴、民族壓迫的深重與蘇丹的野蠻落後。

於是,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織了一個秘密革命小組,辦了一份手抄小報,寫文章揭露蘇丹的黑暗專制統治。

後來凱末爾因參與政治活動被逮捕,後被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到大馬士革第五軍營服役。

1907年,在馬其頓第三軍團服役時,凱末爾加入了青年土耳其黨,並參加了青年土耳其黨人領導的1908年革命,已獲少校軍銜的凱末爾在革命中立下功勞。

不過很快他就把因為批判當時的政治而被調到保加利亞當武官,直到戰爭爆發,他這樣經受過先進軍事教育的人才才被復辟後的蘇丹重新啟用。

民族危亡,國家腐朽沉淪,這些讓凱末爾對於蘇丹的黑暗統治越發的不滿。

尤其是華夏在1901年推翻來腐朽的滿清朝廷,從此走向列強的道路,這讓他迫切的想要做點什麼。

英法為來儘快瓦解同盟國陣營,這凱末爾願意發起兵變之後就為其提供軍事物資,雖然不知道他們之間達成來什麼樣子的協議,但凱末爾兵變之後根本沒有後顧之憂和後勤的困擾。

1917年5月,兵力越打越多的凱末爾一路勢如破竹的攻入了奧斯曼尼耶和阿達納地區。

之後翻越山嶺奇襲來開塞利,土耳其青年黨再次快速壯大,而這一次比起上一次,顯然不會那麼簡單的結束。

開塞利被凱末爾的軍隊攻佔之後巴格達鐵路無法順利的為奧斯曼和保加利亞提供補給,這讓工業產能不足,尤其是軍工產能缺口極大的兩國都開始陷入補給短缺。

對於華夏,凱末爾內心是憎恨和感激的。

他憎恨華夏在之前同盟國進攻沙俄的時候為其提供物資,佔據優勢的時候卻又激流勇退,以及這戰前兩次出售戰艦給奧斯曼並且獲得了大量的奧斯曼領土。

從巴格達到紅海畔,華夏幾乎將整個拉伯半島據為己有。

然而英國人對於半島地區的覬覦卻又是他不得不承認的客觀事實,如果不是華夏擋在了英國人前進的道路上,很有可能奧斯曼在半島的統治會迅速的崩潰。

此時的阿拉伯半島早已面目全非,科威特這個英國殖民地在和華夏的談判過程中被英國放棄。

但卡達、阿曼依舊這英國的保護國之中,紅海東面沿岸也有多個受英國人控制和保護的部落。

驅虎吞狼,這顯然是不可取的政策。

本來是放棄一些註定要失去的領土,以此來擋住英國這波斯灣的勢力擴張。

但這華夏獲得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之後,不僅驅逐了當地居民,還進行軍屯和民屯,對外也一直宣傳這裡是華夏合法之領土。

這半島上分庭抗禮的華夏和英國默契的保持著剋制,華夏沒有染指沿著紅海西面的英國殖民地的打算,英國人也對東面的沙子不感興趣。

一頭奧斯曼蘇丹主動引過來的惡龍,一隻一直覬覦波斯灣的雄獅,雙方互相牽制讓奧斯曼這拉伯半島的統治勉強得到保障,雖然對地方上的統治依舊是收收稅,但好歹這地圖上也依舊是奧斯曼的領土。

可凱末爾卻看出了華夏的目的,那就是賴著不走了。

早在1891年,英國石油公司就在伊朗鑽了第一口井。在1908年,伊朗的馬斯傑德蘇來曼地區再次發現石油,現在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重油動力的戰艦都是使用的這裡的石油。

從墨西哥灣的地理情況分析,凱末爾敏銳的意識到華夏可能是想要先獲得領土,再進行石油勘探。

他無權獲得前往華夏領土的資格,但並不耽誤他找幾個對地質頗有研究的人員詢問。

雖然至今華夏依舊沒有傳出這波斯灣的領土上發現石油的訊息,但那些對地質頗有研究的人員卻極度肯定會有石油,只是儲量多少並沒有人知道。

華夏在波斯灣廣撒網,藉著英國人對奧斯曼的覬覦們,購買了大量的領土,現在又將當地的遊牧部族驅趕得一乾二淨,顯然是有著長遠的打算。

更為重要的是自從華夏和奧斯曼建立外交關係並且出售了波斯灣的部分領土之後,華夏較之歐洲更為低價的商品開始充斥市場。

以凱末爾個人的看法,這無疑是給予沒有多少工業的奧斯曼致命一擊,讓整個奧斯曼的工業發展不僅沒有進步,反而因為競爭而破產不少。

畢竟那些腐朽貴族組建的工廠,怎麼能競爭得過華夏的低價傾銷策略呢?

這些都是凱末爾對華夏不滿和憎恨的原因,甚至對自稱是華夏的情報機構的主動聯絡也是直接回絕。

(求打分求收錄求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