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6章 抿主土耳其,保加利亞戰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6章 抿主土耳其,保加利亞戰敗

凱末爾和英法達成的協議是推翻奧斯曼蘇丹政權之後組建抿主的新奧斯曼,之後以新政權的身份否認之前蘇丹政權和同盟國簽署的同盟協議,轉投協約國陣營。

一旦新奧斯曼改弦易轍,就可以從戰敗國的身份轉化為戰勝國,不說獲得戰利品,最少也能減少戰爭懲罰,避免奧斯曼的利益遭受更大的損失。

1917年八月,佔領了安卡拉、安塔利亞及東面所有奧斯曼的領土之後,凱末爾政權正式宣佈組建抿主土耳其共和國,成為新的奧斯曼政權,友凱末爾擔任第一任總統。

並且否定了奧斯曼蘇丹政權的合法性,公開表示和同盟國陣營的所有協議全部作廢,宣佈自建國之後任何國家、勢力和蘇丹政權簽署的協議、協定、條約都為非法。

而在此之後不到四個小時,協約國所有成員國和葡萄牙都承認了凱末爾政權建立的抿主土耳其共和國,抿主土耳其共和國當即申請加入協約國陣營。

同盟國則是直接否認了凱末爾政權的合法性,將其定性為叛軍。

而華夏、芬蘭王國及西班牙等中立國家,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尤其是華夏,直接以這是他國內政,華夏並沒有興趣干涉。不論是奧斯曼蘇丹帝國還是抿主土耳其共和國,只要承認華夏的利益和過往的協議即可。

協約國陣營收到申請入盟的申請之後,協約國全票同意其加入。而抿主土耳其共和國更是被法美兩國宣傳和稱讚為抿主共和的一大進步。

奧斯曼崩潰幾乎只是時間問題,哪怕是蘇丹不斷的抽調巴爾幹的大軍打算平叛,但大量秘密加入土耳其青年黨的軍官和士兵時常叛變,軍心動搖。

加上凱末爾政權不斷的宣傳著如果繼續被蘇丹政權主導土耳其人,最後肯定要揹負戰敗的懲罰,同盟國的不利局面被分析得一清二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戰敗國就意味著要被處罰,不論是割讓領土還是戰爭賠款,都將是土耳其的災難。

尤其是非貴族的中產階級和部分資本家,都知道一旦戰敗,他們的財富肯定會大幅度縮水,為了償還戰爭賠款,他們很有可能會被強加各種繁重的賦稅。

抿主共和的土耳其對於中產階級和資本家來說,反而比奧斯曼蘇丹帝國更加有利。

因為少了貴族勢力的干涉和剝削,他們的利潤可以更多,發展也可以少了諸多的掣肘。

獲得了大量中產階層和資本家支援的凱末爾政權迅速的穩定下來,尤其是凱末爾可以帶領抿主土耳其成為戰勝國,這會讓他們的損失降低。

聲勢大漲的凱末爾政權迅速反攻,甚至在博盧地區和迪茲傑地區取得了兩次大戰役的勝利。

集結了將近一百萬人的蘇丹軍隊在博盧被僅有四十餘萬的凱末爾軍隊藉助青年黨影響的部隊從中心開花,迅速擊潰了陷入混亂的蘇丹軍隊,隨後戰線崩潰的蘇丹軍隊潰敗,大量的士兵投降。

之後的迪茲傑地區凱末爾軍隊就急劇擴充到了八十五萬人,撤到迪茲傑地區的蘇丹軍隊再次進行會戰的時候僅有五十餘萬人。

人多都打不過,更何況兵力反而處於劣勢呢?

大敗虧輸的奧斯曼蘇丹不得不率領僅剩的十餘萬還忠於他的貴族和士兵撤往保加利亞,甚至開始向華夏尋求政治庇護。

可保加利亞此時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隨著奧斯曼蘇丹政權不斷的抽調巴爾幹的軍隊,易守難攻的北馬其頓和、東馬其頓和西色雷斯地區都被協約國輕易佔領。

本來就被協約國重點攻擊的保加利亞不得不分兵駐防在本來處於後方的巴爾幹山脈、

可惜隨著伊斯坦布爾和埃迪爾內輕易被凱末爾的一紙政令而改變了旗幟,保加利亞終於還是低頭了。

索菲亞丟失,意味著德奧已經無力救援保加利亞,被協約國大軍分割在了巴爾幹。

哪怕有著巴爾幹小普魯士的稱號,哪怕有著諸多的天才將領,可終究因為國力限制,面對三面進攻的協約國陣營,保加利亞不得不投降。

要知道保加利亞在此次世界大戰中表現的實力可不容小覷,對付巴爾幹的硬骨頭塞爾維亞軍隊大部分戰鬥取得了勝利。

而在之前進攻羅馬尼利亞的戰鬥中可以說得上是將星薈萃。戰爭部長尼古拉·哲科夫,總參謀長康斯坦丁·佐斯多夫,國防部長伊萬·盧科夫,第一集團軍司令克里門特·博雅吉耶夫,第二集團軍司令格奧爾基·託多羅夫,第三集團軍司令斯特凡·託舍夫。

還有伊萬·科列夫、斯特凡·內雷佐夫、格斯霍夫·迪米塔爾、潘特利·基塞洛夫、弗拉基米爾·瓦佐夫、潘特利·基塞洛夫、斯蒂利楊·科瓦切夫等諸多將領。

不論是哪個都是及其合格的將領,即便放在華夏和德國兩個陸軍當時強國之中,同等軍銜職位的軍官都是極為優秀的軍官。

可惜國力限制了保加利亞,如果保加利亞領土再大一點,軍隊再多一點,很有可能成為僅次於奧匈的同盟國主力。

在八月20日,保加利亞國王費迪南一世正式下令所有部隊放下武器,承認戰敗,向協約國陣營投降。

保加利亞是挑起此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雖然本身兩大陣營的激烈對抗必然會走向戰爭,可保加利亞是第一個動手的國家,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深受其害,希臘軍隊更是被北邊的強鄰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三個協約國成員都對保加利亞展現的戰鬥力頗為忌憚,哪怕是英法也不得不考慮三國的想法。

等待保加利亞的懲罰必然會及其嚴重,可放下武器的保加利亞能有多少反抗的實力?不過是案板上任人宰割而已。

不過華夏內閣到是將目光放在了保加利亞王國,其軍隊強悍的戰鬥力和軍官的優秀素質以及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顯然將會是一個不錯的拉攏物件。

(一戰快要結束了,但風雲激盪的大時代不會就此平靜,屬於華夏的大時代的中樺夢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