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7章 鋼鐵洪流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77章 鋼鐵洪流一

1917年十二月七日,華夏正式向工黨俄羅斯宣戰。

別管華夏是否可以戰勝工黨俄羅斯,光憑華夏極為果斷和迅速的決定出兵懲戒沙俄就讓大多數國家見識到了華夏的態度。

隨後,烏拉爾戰區五十餘萬常備軍在極短的時間被派遣到指定的作戰位置,同時處於邊境的一個個生產建設兵團開始抽調部隊。

按照以往的戰爭慣例,宣戰之後的兩個國家將會陳兵邊境相互尋找對方的弱點,或者提前知道敵人的弱點在哪裡,藉著等待集結部隊的時間多次進行中小規模的交戰。

但這一次華夏是真的打算全力出手,並且要以雷霆萬鈞的氣勢速勝工黨俄羅斯。

在之前的半個月裡,工黨和返華組織取得聯系之後,就已經下定了決心和華夏徹底脫離關係,並且開始大量集結部隊。

已經擴軍到整整三百六十萬的俄國國防軍被調集了近半,顯然是他們深知華夏的軍隊戰鬥力和軍備的強悍。

從彼爾姆邊疆區到裡海,工黨佈置了整整一百七十萬的軍隊在烏拉爾河對岸,這裡是和華夏交界的邊境線。

甚至在華夏宣戰之後,工黨政權藉機取消了華夏在俄羅斯的交通優先權,炸燬了大量的橋樑。

既然已經撕破臉,那接下來就是不遺餘力的保證戰爭的勝利了。

最先被驅逐的自然是華夏安排在俄國境內的顧問,數百個顧問一夜之間被“禮送出境”,還有數十人因為大量被煽動的工黨民眾包圍,要不是工黨知道這些人不能出事,否則他們可能會遭受華夏的報復。

畢竟在工黨組建政權之後,他們選送了不少年輕人前往華夏留學,真要被報復了,他們的損失會更大。

因為這些所謂的顧問,不過是華夏的情報人員和收買的眼線,完全就是監視他們的,實際上華夏真正派遣的人不多且都是軍事參謀之類的。

華夏大軍雲集邊境磨刀霍霍,芬蘭王國作為華夏的忠實盟友也在次日以和華夏的盟約宣戰工黨俄羅斯,並且宣佈派遣兩個軍的兵力出戰。

實際上芬蘭王國不過是做個姿態,華夏也沒之王芬蘭國防軍可以突破俄軍的邊境防線。

奧倫堡地區,聽到華夏和工黨俄羅斯政權開戰之後,白色沙俄同盟軍是最為高興的一方,第一時間就請求聯合作戰。

但華夏卻以他們現在還未完成整訓而拒絕。

這次對俄國發起的戰爭,華夏是打算快速解決戰鬥,自然不願意帶上一堆累贅。

當第一集團軍司令吳佩孚和第二集團軍司令鍾松文抵達奧倫堡,白色沙俄同盟軍的軍官們才知道為什麼華夏不需要他們進行聯合作戰了。

他們以前不知道什麼是鋼鐵洪流,但現在他們卻知道了。

天空中一隊隊編隊十二架戰機的飛行隊掠過,發動機的轟鳴讓奧倫堡上空喧囂一場,地面上一堆堆三三為列的坦克和滿載士兵、輜重的卡車讓道路滿滿當當。

而在平原的田野上,雖然剛剛下雪沒有多久,卻被一隊隊裝備齊全的士兵踏過。

“按照計劃,這次我老吳擔任尖刀先鋒,松文你卻是成為主力了。”

吳佩孚站在一個小高坡,看著大軍過境,心中充滿了豪邁。

“哈哈,你我合作多年,何談什麼主力不主力的。”

一旁的鍾松文笑著應了一句,然後看向天空又飛過的一隊戰機編隊,感嘆道:“想想我們當初在草原的時候,還只是騎著戰馬需要練砍殺射擊,現在卻是天空地面全是鋼鐵鑄就的大軍,恍如隔世啊。”

“是啊,比起戰馬,我們如今軍備可是全球最為先進的國家,光是這鋼鐵洪流,凝聚的可是陛下和國民十數年的篳路藍縷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佩孚也心中感嘆,華夏軍事實力如今的強盛讓他心中有些自豪,也感受道沉甸甸的壓力。

這股壓力就是華夏不論國策如何,從未削減過軍費,反而年年增加,一旦研發的裝備成熟,那就大批量的組建部隊,可以說是厚待了。

“聽說第三集團軍也動了,鄧仲元真是命好啊。”

鍾松文也羨慕道:“是啊,我們先他數年獨掌一軍,現在卻是平起平坐。老吳,說曹操曹操到了。”

“嚯,還真是他。”

見到一串軍用吉普緩緩而來,然後穿著中將服的鄧仲元就在車上。

吳佩孚等他走近了才取笑道:“鄧兄,我們都打算出發了你才來,打完仗你可得自罰三杯。”

“哪裡哪裡,我們陸軍雖然可以坐火車,但終究是比不上你們機械化的部隊不是。”

鄧仲元面色淡然,面對兩個前輩不卑不亢,等站到吳佩孚面前才面露難色的說道:“兄弟們都在抱怨你們跑太快了,這次你們可不能像庫爾茨克會戰那樣把我落下了。”

“話可不能那麼說,這次戰鬥我們第一第二集團軍就是要快速穿插直搗黃龍,你們陸軍的任務是確保補給線。”

一旁的鍾松文也笑著說道:“換古代我們就是騎兵,你們是步兵,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勝利嘛,老吳是故意那麼說的。”

被揭穿的吳佩孚只能哈哈一笑,然後歉意說道:“仲元老弟可別介意······”

“怎麼會介意呢,各展所長而已。”

鄧仲元回了這句話之後心中卻是對總參謀部的安排有些不滿起來。

因為這次戰鬥,華夏打算以閃電戰的戰略進行速戰,他的第三集團的任務就是擴大吳佩孚和鍾松文兩部打破的缺口,完全就是輔助的角色。

之後組建的第四第五第六三個也都是一樣的任務,這讓他感覺到陸軍在步兵方面的地位開始下降了。

動員總兵力達到一百五十萬,其中一百三十萬打下手,這擺明看不起陸軍嘛。

但他作為軍方高層也知道華夏的軍隊建設已經開始脫離傳統的陸軍,將要開展機械化的改革,第二集團軍將會是華夏未來軍隊的主力部隊的模板,像現在他帶來的步兵,未來雖然不至於被取消,成為地方衛戍部隊,從一線主力變成三線已經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