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章 賭上國運的海戰—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9章 賭上國運的海戰—終

此時的敷島已經如同一隻手一隻腳都被重傷的士兵,戰鬥力不足之前的三成。原本在二層艙室檢視損管情況的大副聽到指揮塔被命中,一時間亡魂大冒。

等他趕到指揮塔看到殘肢碎肉的慘重之後壓抑心中的悲傷,命令通訊兵打出旗語:“我艦艦長及其他指揮官已大部陣亡,由八雲號接任旗艦。戰無可戰,望二艦為皇國海軍保存實力,伺機撤退。”

這個在後世爭議極大的撤退命令被大副在幾分鐘內下達,八雲號、富士號見到訊息,驚疑不定,再三確定之後披著一身戰痕撤出了戰鬥序列。

程璧光沒有下令追擊,蚩尤號中創,伏羲號、神農號沉沒,炎帝號目前重創,能不能及時抵達青島港區進行修理都是五五之數,並且彈藥已經消耗大半,加上黑夜臨近,追擊效果不好。

最為重要的是香江的情報部門透過無線電傳達了一個他們意料之中的訊息,英國人賣了兩艘百夫長級戰列艦和一艘裝甲巡洋艦、一艘巡洋艦給腳盆雞。並且在昨日就向黃海這邊進發,如果這股新生力量加入配合八島號、富山號,哪怕已經取得勝利海軍艦隊可能還要再慘重代價。而聯合艦隊在英國還有幾艘堪比敷島號、富山號的戰艦接近完工或者在鋪設龍骨。

“向敷島號發信號,讓他們投降。如果他們要開啟通海閥自沉,那麼我軍將在數日後炮擊佐世保軍港和他們的本土沿海城市。”程璧光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之後下了命令,以他對腳盆雞的瞭解,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投降的,當時他找韋珣問如果將日艦擊傷無法再戰如何確保敵艦不會自沉?

韋珣的回答很簡單,威脅敵人最在意的地方,比如腳盆雞的沿海城市,比如其海軍軍港或者海軍學校。面對這樣致命的威脅,日艦很大可能會投降,一艘戰艦的損失可能會很大。但是和遭受大口徑艦炮攻擊的沿海地區的經濟聲譽損失比起來就顯得並不是不可拋棄。

“向總司令部報告:我海軍艦隊於4月23日與敵聯合艦隊於黃海東南區域遭遇,海軍艦隊全體官兵浴血奮戰數小時,僥倖小勝。我軍驅逐艦僅餘三艘、巡洋艦盡沒,神農號、伏羲號受重創不幸沉沒,炎帝號亦遭重創,蚩尤號中創,唯女媧號、黃帝號有再戰之力。敵艦主力僅餘八島、富山二艦逃離戰場,我軍俘獲敵艦敷島號及老舊三等巡洋艦三艘,因彈藥已耗大半且夜晚臨近不宜追擊,決意艦隊返回大連港區修整艦隊。”

······

“大捷!海軍大捷!”一直寵辱不驚、任勞任怨的李燮和受到這封電報之後興沖沖的跑向廣州城外的海陸軍總指揮部。他一路呼喊著一路奔跑,中間撞倒幾個人都在聽聞海軍大捷之後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海軍出海和腳盆雞決戰的訊息沿途街道的民眾都只是聽聞一些風聲,都以為是謠傳,畢竟甲午海戰之後我不如人的思想已經潛移默化的植入了他們心中。

享受著新政權給他們帶來的好日子的民眾們如今猛然聽到海軍大捷,街道上的行人紛紛駐足,行駛的車馬也被掀起簾子,一棟棟房屋的窗戶被開啟,探出腦袋的主人好奇的看著在街道狂奔的李燮和。

“我們啥時候和腳盆雞在海上打戰(清末某些南方對戰爭戰鬥的稱呼)啊?”

“看他說的好像是大捷,不會是像甲午年那樣吧。”

“你不懂就別瞎說,那是李科長,我一個在軍校上學的侄子給我看過他們的照片。聽說他是總司令的親近佐官(民眾對於復興軍的新式職務劃分的理解),他出來說肯定是確有其事。”

“如果是真的大勝,我等也不用看洋人的臉色行事了。”

“呵呵,現在不就是不看洋人的臉色行事了嗎?”

“復興黨四處查抄士紳,現在又和數國打戰,能撐多久還不一定呢。”

“慎言啊兄臺····”

此時的韋珣正在皺眉看著華夏地圖,但是明眼人都看出他的心思不在地圖上。

李燮和哐當一身推門而入,揚著手中的電報激動的說道:“大捷!海軍大捷!司令,海軍大捷!”

“當真?”韋珣精神一震,快步跑過去一把扯過電報,脆弱的電報只留滿是汗漬的一角在李燮和手中。

“再三用我軍密碼本確認,當真大捷。”李燮和激動的點頭。

韋珣看完電報,啪的把電報拍在桌子上也是激動的說道:“好!打得好啊!經此一戰,我華夏雄起矣。”

他來回快速的踱步,李燮和知道總司令在思索接下來的佈置,趕緊從一旁的桌子上拿起紙筆。在他剛拿起紙筆的時候韋珣說得:“如此提振我華夏民族士氣之大勝,如此提振我軍士氣、威望之大勝,真是大快人心啊。傳令下去,通報全黨、全軍、全國,大肆報道!”

“是!”李燮和明白了韋珣的意思,轉身準備去執行。

“柱中!等等!令廣州、臺島、閔省迅速抽調運輸船隻將臺島新組建的第二十五師、第二十六師、第二十七師、第二十八師迅速準備登船,第二十七師、二十八師直接登陸丹東,鞏固鴨綠江防線以免日軍反撲,二十五師、二十六師登陸之後休整兩日後立即支援瀚海防線。東北急需支援,現在民墾公司組建的12個暫編師才走到衡陽。明天他們休整三日之後返回南寧。瓊島也抽調船隻,籌備最少十個師的武器彈藥運往東北。再聯絡一下奧匈帝國和德國,希望他們的商船幫忙運輸兵力和物資。”

“是!”

之前因為聯合艦隊的威脅,復興軍不敢從海上調派兵力支援東北戰場,現在大清國又沒有建設粵漢鐵路,靠雙腳從西南走到東北,等人走過去最少六七個月。當時下這個命令也是萬不得已,現在海軍大勝,日軍暫時恐怕要擔憂本土的威脅。

這四個師只是第一批部隊,不是臺島不能組建更多的部隊,而是運力不足,只這四個師和他們的武器裝備再加上十個師的武器彈藥就最少需要一個月時間運輸到東北。

這一次賭上華夏十年內是站起腰桿子做人還是要裝慫的國運,韋珣可謂是心驚肉跳的。

海戰的決定性勝利讓韋珣高興了好幾天,全然忘記了列強的底蘊,完全沒有考慮到他的勢力將要面對的威脅。

這其實也不能怪他,畢竟之前的海陸軍的考慮重心都在日、俄的陸軍,腳盆雞的海軍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