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鋼鐵巨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鋼鐵巨獸

“三天後,華夏部隊將抵達出發陣位,我們這裡一切按計劃進行。但是奧匈帝國那裡貌似有了一些變動,奧地利人似乎又增加了一個獨立重灌營。這支部隊在裡耶卡上船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天之內就可以全部運抵加里波第港。另外一個問題是,對方似乎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空軍的虛弱,他們大量增加了防空部隊的編制,如果我們的情報沒錯的話,在未來一週之內,他們至少會增加10個88mm炮防空連。”參謀說道。

“一個獨立重裝甲營?一個坦克排是4輛,一個連加上連部直屬的輛那就是14輛,一個營是4輛還有輛營部車那就是45輛。一個88mm防空炮連是4門,那麼10個連的話那就是40門!”蒙哥馬利仔細計算了了一下後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面對這樣一支新增加的力量,自己手中的坦克叢集貌似不夠用了!要知道,整個駐義大利的英軍也不過00多輛坦克,自己手頭只有80輛左右。即使算上各種裝甲車也不到400。

“難道奧地利人發現了我們的佈置?”蒙哥馬利心中咯噔一下。不過這一次倒是蒙哥馬利想多了,奧地利人從德國人那裡要來一個重灌營並不是因為洞悉了英國人的行動,甚至於到現在,奧地利人對於英國到底派遣了多少陸軍並不太清楚。而是因為無論是北線的山地不對還是南線的登陸部隊,在開始的時候多缺乏重武器。而當海空軍無法提供足夠的火力的時候就需要地面部隊自己承擔。所以奧匈帝國急需一支強悍的攻堅力量。來解決那些防禦堅固的堡壘。而那些高炮則是為了對付英國空軍。當然這些88mml45高炮打坦克也是一把好手。

“說實話,我不認為我們的步兵坦克在和對方的重型坦克交手中能佔到優勢。”蒙哥馬利說道。英國人的坦克分成兩種,一種是巡洋坦克一種是步兵坦克。前者可以類比海軍的巡洋艦。是一種強調機動性的坦克,火力和防護比較差。主要用於偵查和機動作戰,而步兵坦克則有較為厚重的裝甲,用於掩護步兵作戰。但是無論那一種坦克,他們的火力都稱不上強大,a9型巡洋坦克的火炮是一門40mm加農炮,而瑪蒂爾達型坦克的火炮是一門57mm加農炮。

“看來我們需要留一些後手了。和華夏溝通一下,讓他們提放一些。”蒙哥馬利想了想說道。“可是對方的兵力我們並不清楚,這電報上怎麼寫?”旁邊的參謀有些遲疑的說道。“嗯。50輛左右的重型坦克。就這樣吧。”蒙哥馬利回答道。可是出乎蒙哥馬利意料的是,德國一個獨立重灌坦克營是這個數量,但是這次來的德國陸軍並不止這個數量!

德國是不想讓奧匈帝國吃的太飽,但是同時作為德國目前最為鐵桿也最為強大的盟友。德國又不希望奧匈帝國在這次戰鬥中摔得太慘。而且在未來德國在巴爾幹的佈局還離不開奧匈帝國。所以怎麼著讓奧匈帝國認識到自己實力的不足,同時又能保證對戰局不產生大的影響,這其中的平衡非常微妙。

德國人認真分析過奧匈帝國陸軍的構成。結構囊腫,效率低下這種事情是短時間內沒法改變的,但是從戰術上來說,奧匈帝國中精銳的步兵和炮兵其實並不弱。航空兵雖然弱一些,但是考慮到對方也是強弩之末了,大家都一樣。所以也就算了。最關鍵的是缺乏一支裝甲機動兵力,而這樣造成了奧匈帝國攻堅不足。機動性較低的問題。德國人想的非常好,如果奧匈帝國憑藉自己的力量把義大利東北部給收拾了,那就算了,如果解決不了的話,則有這支德國裝甲部隊來支撐起大局。事成之後,奧匈帝國也不會繼續堅持自己的要求,這樣做結果最好。既然雙方都已到了集團軍級交戰的規模了,那麼單純一個重裝甲營顯然並不太管用,所以德國人果斷派出了一個重裝甲營,一個中型裝甲營和兩個機械化步兵營的兵力組成此次支援作戰的主力。

中型裝甲營的編制略小,為兩個坦克連,但是也有6輛各種坦克,機械化步兵營中也配屬了8輛裝備50mm反坦克炮的裝甲車。既然德國人都這麼慷慨了,那麼作為正主的奧匈帝國自然也會補齊這支部隊所需要的遠端火炮和防空炮。於是乎奧匈帝國為這支裝甲部隊準備好了個150mm加農炮連和個88mm防空炮連(每個連4門火炮),還有若干的0mm自行防空炮。而當時因為運送的車輛太多,所以德國人在兩個港口同時卸貨。而悲催的是,英國人只發現了其中一個港口的行動,漏掉了另外一個,而這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蒙哥馬利在給華夏的電報中漏掉了近一半的兵力!

而此時這支裝甲部隊的指揮官胡貝上校已經集結了他的部隊進駐帕多瓦附近。,隨時可以根據需要投入戰場。而胡貝對於自己麾下這支裝甲部隊還是挺滿意的,獨立重灌坦克營的4號坦克實際上是當年重型坦克的折中方案(具體情況可以看1047章。)全車重量為6噸,正面裝甲為60mm傾斜40度。炮塔裝甲為80mm。車體側面裝甲為50mm到0mm。後部裝甲為0mm。主炮為75mml40火炮。發動機功率為50馬力。越野速度在0km左右。(對坦克不瞭解,歡迎書友指正。)成員數量為5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中型坦克營的號坦克則是當年“印度坦克”的修正版,最終德國陸軍部還是放棄了要求裝75mml40火炮的計劃,而是使用了一門弱一些的50mml50坦克炮。這種坦克重量為4噸,具體效能類似於歷史上的4號d型坦克。本來這種坦克也打算採用傾斜裝甲的,但是為了保證成員的空間、彈藥儲備量等問題,最終還是使用了近乎垂直的裝甲。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報,協約國除了法國之外,英美也沒有特別厲害的坦克,這樣的設計也足夠了。

除此之外,德國人的兩個機械化步兵營中還有8輛搭載了75mml40反坦克炮的8噸半履帶車。和8輛搭載著10mm迫擊炮的自行迫擊炮車。無論從人數還是火力上來說,這兩個機械化步兵營其實也是超標的。就在胡貝整裝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戰場的時候,華夏陸軍也進入了攻擊陣位,蒙哥馬利電報的到來也讓周宣感到一絲的意外。

此時周宣手中也握有一個重型坦克營。對於如何使用這個坦克營,周宣還是頗為糾結的,因為在整個戰場上似乎找不到旗鼓相當的對手。周宣麾下一共有1個重型坦克營,個中型坦克營以及個機械化步兵營的主力。(其餘炮兵和後勤單位另算。)在戰役制定的時候,華夏陸軍只負責切割對方的陣地,畢竟人數有限。切割後的分割包圍則交給了北部的義大利駐軍和部分英國自治領軍隊。原本對付山地步兵,周宣認為中型坦克就足夠了,沒必要上重型坦克,但是隨著德國重型坦克營的出現,周宣總算找到了對手。

華夏的9型重型坦克的重量和德國坦克相仿,但是因為採用了變速箱後置,所以節省了一些重量,高度也降低了一些,節省出來的重量正好用於加強正面裝甲,所以這款坦克的正面裝甲達到了60mm傾斜50度。炮塔裝甲達到了100mm。而側面裝甲前部也達到了50mm。後部裝甲為0mm。使用的火炮為75mml40,火炮效能和德國坦克差不多,但是因為華夏是世界上有名的產鎢國,所以裝備的鎢合金穿甲彈比例比較高。但是發動機功率偏低,只有00馬力不到,越野速度不超過每小時0千米,成員最終還是使用4人車組。

而6型中型坦克則是6噸級別的。正面裝甲厚度為40mm傾斜45度,裝備一門57mm火炮。炮塔正面為60mm。車體側面為40mm到0mm。後部為0mm。裝備一臺10馬力發動機,越野速度也不過0千米左右,從效能上看,速度不高,防禦較好,火力也算湊合,屬於明顯的過渡產品。華夏也並沒有投入太大的精力,按照徐傑的打算,這種坦克地盤到後面就是用來改突擊炮或者追獵者的。不過這種坦克在現在看來也絕對稱得上精良,如果表現比較好的話,說不定英國人會訂購一批?

和有奧匈帝國鼎力協助的德國人不同,華夏陸軍需要自備防空高炮。對於具體高炮口徑來說,如果從歷史延續上來說,應該使用88mm高炮,畢竟1戰前華夏和德國走的比較近,但是現在情況變了,華夏和協約國快結盟了,所以高炮口徑上最終還是使用了美式的90mm高炮。而這一次,為了防止友軍空軍不給力的情況出現,華夏專門為部隊配屬了大量的40mm和90mm自行高炮,當然,所謂的自行的標準就是直接扔半履帶車上完事。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援~~~。下面幾章將是首次裝甲部隊對決,希望大家能喜歡~~~~。(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