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自閉少年補完計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六章 塔布加基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六章 塔布加基地

太空,月球。

老碇跟冬月乘坐著載人太空艙來到月球的塔布加基地上空。

坑坑窪窪的月面白道平原上,塔布加基就像是無盡戈壁灘中的孤島,旁邊是一個佔地近5平方千米的聚焦型太陽能發電塔,整個基地就是一個巨大的建設工地,不斷穿梭著各種運載工具。

寬闊而水平的金屬屋頂蓋住了一個巨大的人形物體,只露出了它的頭部和手腳,重型機械裝置不斷移動著各種巨型的裝甲配件,正在進行著有序的安裝作業。

因為智能化機械的大規模應用,需要駐留在此的工作人員很少。這個機械全自動化的月球基地,集合了全人類的航空航天科技結晶。

不要看地球上的計算機能跑多快,功能多麼強大,到了太空這種惡劣環境下分分鐘得跪。

因為在太空中工作的電子設備使用的元器件屬於宇航級,能在極大的溫差範圍內正常工作,一般是零下幾十度到零上一百五十多度。

我們日常用的手機電腦,其使用的電子元器件屬於商業級,工作溫度範圍一般是0℃~+70℃左右,所以蘋果手機在冬天有時太冷開不了機。

衛星上的電腦,在接近絕對零度的太空環境中開不了機試試?後果不用說了吧。(電路晶片當然不是直接暴露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有可靠的恆溫裝置確保其執行在適當的溫度範圍內。)

元器件的效能差別,在商業級往上還有工業級、軍工級,要求最高的就是宇航級,還在軍工級之上。簡單說來就是耐不耐操,越穩定越耐折騰就越高階,當然也越貴。

所以一臺落後主流產品十幾二十年的太空計算機,造價是普通家庭電腦的幾百倍、上千倍。儘管家庭電腦的處理效率是它的幾百倍,功能強大無數倍。

老碇跟冬月都穿著厚重的宇航服,觀察著窗外忙碌的工地。

“月面的塔布加基地明明就在眼前,卻不肯發出登入許可,SEELE真是小心過頭了。”冬月發著牢騷。

“因為SEELE已經覺察到NERV的最終目的,他們防著我們一手。至少我們知道Mark.06的建造模式與其他不同就夠了。很多機體需要的材料都需要在超失重的太空環境中製造,這點可以確認。”老碇道。

“這個基地耗費的人力財力,可以再造十個NERV不止了。”冬月眯了眯眼睛,缺少了大氣的削弱,陽光的殺傷力非常強大。

“所以這才是SEELE的最大殺手鐧,老人們的最終倚仗。”老碇一針見血地指出。

說到這個月球基地,真嗣在其建設過程中還出了不少力。初號機時不時就被要求拋射一些金屬材料到月球軌道,不僅幫他們節省了海量資金,還大大加快了基地的建造進度。

這點老碇跟真嗣都很無奈,明明知道是助長敵人力量,卻無法拒絕。

真嗣讓小Q掃描了全世界的已知網路,也沒有發現SEELE成員的蹤跡。畢竟小Q也不是萬能的,別的不說,用快遞通訊就無法擷取裡面的內容。

在老碇跟冬月觀察過程中,塔布加基地的建造方式很有特色。

地球上的建築由於需要抵抗強大的重力,所以需要鋼筋混凝土來加強結構。

但在月球上就不必,因為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沒有空氣,也沒有狂風暴雨和地震,環境非常穩定,就算在地面踩上一個腳印也能儲存幾千萬年,所以上面的高大建築不需要一根鋼筋。

雖然把高樓建得可防8級地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完全沒必要。除了陽光、宇宙射線還有不常見的太陽風,不會有別的因素來破壞上面的建築物。

塔布加基地的建造不用任何水泥材料,因為那要耗費大量寶貴的水(月球上的水比黃金還貴)。

真正使用的,是月球上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月壤。整個月球表面,月海中的月壤厚度為4~5米,而在高原地區,月壤厚度在10~15米左右。月壤的顆粒很細很細,顆粒直徑在5微米到15微米之間。

在46億年的月球歷史中,表面的岩石不斷經歷半個月100多攝氏度高溫,再加上半個月零下180攝氏度的低溫。反覆熱脹冷縮之下,再頑固的石頭也會崩解碎裂成渣渣。

月面上,許多特製的工程器械將月壤壓實,讓其成為寬140cm的牆體。接著,再用聚焦後的太陽光照射一遍牆體,讓其表面熔融。

聚焦後的強光高達1800攝氏度,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熱效率非常高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接著,用一塊大金屬板垂直於牆體,距離牆體30釐米左右,然後在這個縫隙中匯入熔融成半流體狀的月壤,作為填充粘合材料。

冷卻後,雙面牆中的其中一面就建好了,對面的那一面牆也採用這種辦法。整個基地的屋頂大平面,也是利用這種方法增加防護,這樣做還有保溫的好處。

真嗣拋射到月球的金屬材料,大部分都被重新鍛造成牆面和屋頂的金屬板材料了。

為什麼要建造這麼厚的牆面?雖然月球上的建築無須防風防雨防地震,但有一個東西卻不得不防——太空隕石。

在地球上,有著厚達幾十千米的大氣層作為防護,絕大多數隕石在到達地面之前早就燒成灰灰了。

但在沒有空氣的月球上不同,每秒幾十公裡的隕石可以長驅直入,指甲蓋大的傢伙就可以造成非常恐怖的破壞。

大塊的隕石可以提前攔截,太小的無法探測到只能用厚厚的牆體抗住了。

塔布加基地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了,其早期採用太陽能供電。

由於月球上白天長達14個地球日,陽光直射的地方,溫度最高可達150攝氏度,不僅可以烤熟雞蛋,架上鐵鍋都可以煎牛排了。

所以月球上的太陽能資源非常高效,整個聚光塔電站就是一個放大版的太陽灶,太陽光跟蹤系統實時控制著上萬面鏡子,隨時根據陽光的入射角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角度,確保將太陽光反射到中間的巨塔上。

不斷加熱下,塔頂產生了高達1500℃的熔融鹽,再透過與蒸汽的熱交換發電。

月球夜晚的時候,這些熔融鹽還可以儲存大量能量,繼續驅動發電機發電,從而保證月球基地的電力供應。

老碇跟冬月觀察了一會兒,已經基本明白了塔布加基地的運作模式。

載人太空艙接著來到看不到盡頭的月球太空電梯處,上面的電磁驅動電梯正在忙碌著往返運送貨物。

“SEELE還是把月球太空電梯完成了,難怪NERV一直缺錢。”老碇吐槽道。

“不容易啊,這個爛尾工程竟然能完工。”早在四十年前,冬月還是一個小夥子的時候,月球太空電梯就已經在計劃建造了,不過由於政治、科技和資金的原因,一直處於半停工狀態。

後來的第二次衝擊和由此引發的戰爭,徹底終結了這個燒錢的計劃,最後由SEELE接手,終於在不久前完工了。

電梯的主體材料採用氮化硼納米管,這種超級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抗拉特性,其強度大大超過了130GPA。

電梯的起始端固定在月面,整個電纜長度達到19000千米,剛好達到霍曼轉移軌道的頂端。

電梯的盡頭是一個巨大的太空站,負荷了足夠的質量,用來鉚釘在地球的重力場中,形成一個巨大的平衡力場,相當於地球的引力把這個電梯拉住了。

所以萬一線纜斷了,整個空間站就要直直落入地球,後果將非常可怕。

由於月球的自轉和公轉速度恰好就能使月球的固定一面永遠朝向地球,所以太空電梯能一直保持著指向地球的方向。

為什麼不建造直達地球的太空電梯呢?因為能達到這種強度的材料還沒出現,甚至理論中也無法推算出這種材料,就算有也沒那麼多錢燒。

“但是5號機之後的計劃應該不存在才是?”冬月對一些絕密資訊還不瞭解。

老碇答道:“我猜還有尚未公開的死海文書外典,SEELE打算依靠外典走完劇本。即便如此,我們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即使那會與神的真理為敵。”

“嗯,那是什麼?人類嗎?”冬月有些吃驚,指著Mark.06伸開的手掌,中指尖好像坐著一個光著身體的白髮少年。

“怎麼可能!”老碇擦了擦眼鏡。

“應該是我老眼昏花了。”冬月搖了搖頭。

載人太空艙開啟了返回程式,前往停泊在地月拉格朗日點的SS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