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腦海裡有世界碎片的神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現在高空彈跳特興奮的你,如何證明你以前恐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現在高空彈跳特興奮的你,如何證明你以前恐高

烏市是天山腳下一座極其美麗的城市。

飛機抵達地窩堡機場的時候,會飛躍高大雄偉、白雪皚皚的天山山脈,可惜劉山乘坐的這趟航班是凌晨抵達,無法第一時間在飛機上目睹這座雪山的風采。

到烏市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趕緊開啟手機檢視有沒有最新的訊息。

這一看,還真有!

周小敏發了多條資訊過來,工作室的微信群裡也炸開了鍋,有無數條聊天記錄。

劉山看完後,人有點懵。

央視2套的節目要用自己的影片當素材?

這……是真的嗎?

央視二套有個節目,名字叫《是真的嗎》,她們欄目有個觀眾,在網上看了劉山透過高空彈跳克服恐高的系列影片,就去給節目組留言,求證“高空彈跳是不是真的能克服恐高”,然後這個留言居然就被節目組採納了,如今,節目組的人透過他們公開的聯繫方式找上來了!

劉山第一反應是——會不會是騙子?

《是真的嗎》雖然不是一檔很火的節目,但那也是央視的節目啊,而且經常重播,在中老年人裡有大量固定的收視群體。

他中秋節在家裡的時候,還陪父母看過這個節目。

不對,肯定是真的,不然不可能給空間帶來1.2釐米的增長!

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要上央視的節目!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最後會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式上節目,會多少播放分量,但能上央視的節目,便已經是巨大的收穫!從節目組只是確定要用自己的影片當素材,便直接讓空間直徑擴張了1.2釐米,便足以看出這央視媒體巨大的影響力。

“央媒在社會中的影響力,確實是bug級別的存在,有相當的權威性。”

“節目組選擇自己的影片去當素材,也可以說,自己的影片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了央視二套這個節目其中一個小主題的選擇,影響是相互的……所以才會有這1.2釐米的擴張。等以後自己的影片真的在央視的節目中播放,那肯定能收割一大波影響力。”

這一想,劉山頓時激動的不行。

現在網路是很發達,但電視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還是不一樣的,尤其在中老年人心中,格外的權威。

這是一個大機遇!

劉山控制住自己激動的情緒,也顧不上已經是深夜,連忙打電話給周小敏,問清了具體的細節,又讓她天亮之後,趕緊跟“是真的嗎”欄目組那邊聯絡,表示同意對方使用自己的影片作為素材,並且有什麼需要,自己這邊也可以全力配合!

“另外你們再商量一下,看如何能把這次的事也做成一期影片,用央視這個光環,給牛山的山這個賬號再漲點粉。”

掛了電話,他往世界碎片內“瞄”了一眼。

“可惜,這種傳統電視節目的製作播放週期會比較長,不然肯定能以此直接地突破五米大關。”

這次來烏市,劉山事先就預定了絲綢之路雪場裡面的艾文酒店,並聯絡了接機服務。

在前往酒店的路上,他拿手機打了南海航空的官方客服電話,通了之後,按照語音提示,按9鍵接通人工客服,對方聽了劉山說的情況後,記錄了航班與乘務員的名字。

“盛京飛烏市的CZ5189航班,頭等艙的空乘李蘭嵐。”

從機場開車到雪場要一個多小時,抵達的時候已經是深夜,辦好入住,劉山收拾心情,直接上床休息了。

其實他也就是激動了一會,自從有了世界碎片,已經很難遇到能讓他激動很久的事。

第二天早上起來,透過窗,便看到了遠處的天山山脈,朝陽灑在上面,把白雪染成了金頂,光輝下的天山美的如夢幻仙境一般。

如此美景,頓時讓劉山心情大好。

酒店就在雪場高階道艾文大道的終點,拿著雪具包出門,吃了早餐,就開始進場滑雪。

自覺滑雪技能已經有“熟練-”級別的劉山,跳過初級道,直接做六號纜車上“歡樂谷”道。這是一條平均坡度只有13度的中級雪道,對劉山而言,早已不算什麼。上這條有2800米的雪道也只是為了熱身,找找滑雪的狀態。

不得不說,這邊的雪場最大的優點就是人少。

坐纜車的時候劉山都是一個人一個車廂,沒間斷地在歡樂谷道上滑了兩趟,劉山覺得不過癮,便直接上雪場最有名的高階道之一——艾文大道。

這條高階道平均坡度25度,最大坡度36度,在業餘滑雪愛好者看來,是一條很有難度的雪道,不過劉山已經在長白山那邊挑戰過高階道,幾次滑下來,感覺還行。

第一天剛來,主要是“嚐鮮”,他又把目光瞄準隔壁的“非常道”。

非常道其實比艾文雪道更具挑戰性,最大坡度雖然也是36度,但一開始的陡坡看上去跟垂直差不多,很驚險,而且窄很多,劉山第一次滑的時候,就感受到它的“不一樣”,不過這反而讓他更加興奮,他現在就是喜歡衝刺這種又窄又險的雪道,磨鍊效果會更好,能快速讓他的技術水平提升到一個更高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非常道上的人更少,更適合他訓練。

一趟滑下來,有點刺激。

正準備滑第二趟的時候,衣兜裡的手機響了,是周小敏打來的。

她告訴了劉山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訊息,在與“是真的嗎”欄目組溝通時,對方表示想派記者來採訪劉山,驗證他“用高空彈跳克服恐高”的真實性。

“老闆,我們討論了,覺得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你現在已經不恐高了,那你還能證明自己以前確實是有恐高症嗎?到時候記者可能會問到這個。”

劉山聞言也有些傻眼——這怎麼證明?

恐高症是一種心理疾病,自己以前也只是有輕度恐高,根本沒去看過心理醫生,如今自己一點都不恐高了,高空彈跳的時候還特興奮,這……已經沒法證明了啊。

不過他轉念一想,其實也沒什麼?

這個世界上克服恐的例子並不稀罕,遠不止他一個,只是自己選擇的方式比較極端罷了。

只要在採訪的時候,自己把話說清楚,特意指出克服恐高其實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的情況“循序漸進”,講明自己是個特例,對一般人而言並不可取,對心臟不好的人來說更是嚴禁模仿,如此,不就好了嗎?

“他們說什麼時間採訪嗎?”

“說想儘快,得知你現在在烏市後,說會聯絡他們在烏市那邊的同事來採訪你。”

劉山心想,不愧是央視,同事遍布全國各地。

掛了周小敏的電話,劉山發現有一條未讀簡訊,點開一看,原來是南海航空客艙部發來的簡訊,確認收到了劉山的表揚。

劉山瞄了一眼,收起手機,繼續去坐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