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

阿斯特拉罕城位於伏爾加河河口的西南岸,正處於伏爾加河三角洲的尾端,又緊貼著裡海,因此,便成為裡海北部的重要海港,沙俄出兵攻打裡海西岸的小玉茲等哈薩克汗國以及從裡海西岸徵收糧食等物產,都是透過裡海的水上運輸,從水流平緩伏爾加河逆流而上運往沙俄內陸。

阿斯特拉罕城因為處於伏爾加河的下游,與旁邊不遠的哈薩克汗國的小玉茲不同,它早在三百年前,還是屬於土爾扈特汗國的地盤的時候,便被莫斯科公國的伊萬四世率領軍隊所佔領,就此納為沙俄的版圖,如今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已經是沙俄南部的食鹽、木材、棉花的轉運基地及裡海漁業的重要產地。

也正因為如此,阿斯特拉罕城原本就駐紮著不少軍隊,後來因為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被要求禁止在黑海一帶的地區甚至克里米亞半島過多設定駐防軍隊,於是,沙俄將之前在那邊的軍隊都調至裡海區域,也就是阿斯特拉罕城,導致城內駐紮著將近3萬的軍隊,當然,這3萬軍隊不比高加索軍團和葉爾格尼軍團這樣的野戰軍團,而是大多以地方駐防的國防兵為主,戰鬥力和武器都相差甚遠,其中比較有戰力的是一支3000人的哥薩克部隊,其餘的,與地方民兵沒什麼區別。

這些,都是石達開他們提早瞭解到的資訊。

順利渡過伏爾加河的中華帝國部分西征大軍,在石達開的命令下,開始將阿斯特拉罕城團團包圍起來。

讓石達開奇怪的是,俄軍的那支伏爾加河上的水師都沒有出現了,也許是知道中華帝國的炮兵師的厲害,竟然沒有前來騷擾,本來石達開已經佈置了一番,只等渡河時候那些內河水師來進攻,拼著損失點脅從軍士兵作為誘餌,到時候炮兵師的野戰炮百炮齊發,直接在河岸將敵軍的小型炮艦給擊沉在伏爾加河上,可惜的是,也許那支水師知道他們的火力有限,也許是對炮兵師的火炮十分畏懼,一直沒有出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也因為此,西征大軍的步兵部隊得以順利地透過工兵團臨時搭設的浮橋渡過伏爾加河,而炮兵部隊的火炮無法從浮橋上透過,還得等待蒐集到足夠的船隻才能過河。

“義王,好像有些不對勁!”圍著阿斯特拉罕城繞了一圈的陶金湯主動找石達開稟報:“城堡內雖然旌旗林立,戰鼓號角時不時傳出,但有些單調重複的樣子,似乎是刻意作出來的模樣。屬下有個大膽的猜測,會不會俄軍聞知我軍的神勇,早就膽戰心驚,直接棄城逃走了?留在城內的,只不過是對方刻意安排的少量軍隊在裝模作樣,假裝城內駐有重兵的樣子,若是我們立刻出兵攻城,說不定一下便揭穿了對方。”

旁邊的石明開也點點頭道:“義王,的確如同參謀長所說的那樣,俄國人有逃走的跡象。不過這只是猜測,要穩妥點,還是等炮兵師渡過過來,用火炮一轟,不管敵軍是真逃走還是沒逃走,都一轟而下。否則,此刻沒有火炮壓陣,直接以步兵攻打城堡,若這是敵軍的陰謀而中了對方的圈套,損失會很大。”

陶金湯卻道:“義王,我認為派那孟加拉軍隊上前攻打就成了!那些孟加拉軍隊,是所有協從國裡面最不積極的,先前進攻的時候磨磨蹭蹭不肯用命,而搜獲戰場上的俄軍屍體上的財物時,卻最拼力,應該給他們一點教訓了。就派他們上前進攻,若是俄軍虛有其表,阿斯特拉罕城內已經撤防,正好攻佔下來,若是俄軍在阿斯特拉罕城上真有重兵駐守,也給這些孟加拉軍隊一點顏色,讓其知道戰場上拼殺不易。”

石達開點點頭,認同陶金湯的建議。

陶金湯跟著說道:“義王,聽說這些裡海一帶的地方,我們將之攻佔下來,除了巴庫一帶之外,其餘的都交給別人?要不就交給那個叫奧斯曼帝國的歐洲洋人國,要不就交給哈薩克汗國,這樣的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都給別人了。屬下真是有點不甘心啊。”

石達開有些惱怒了,他以為陶金湯是勸他自立,冷哼一聲,剛想出言叱責,陶金湯自己轉口解釋道:“義王別誤會,屬下絕沒有勸諫義王行那不義不臣之舉。屬下是想,這塊伏爾加河下游地區,是個河流三角洲,土地肥沃,水草豐盛,非常適合放牧,而且,屬下聽說兩百年前,這個伏爾加河下游一帶一直是明末瓦刺分裂出來的一個叫土爾扈特的蒙古部落在此繁衍生存,後來遭受沙俄的壓迫遭受不過,才東歸討回滿清王朝的西北等地,當初還有一部分遺留的部族沒能逃走,還在這邊生存。義王殿下,能不能向陛下建議,將這塊區域不要封給哈薩克汗國或者給那個奧斯曼帝國,而是我們中華帝國搶佔之後,直接將之封還給這部分土爾扈特部落,讓他們繼續在這生活棲息,發展這塊土地,他們必定感念我們中華帝國的恩德,幫助我們防守抵擋日後沙俄的擴張也不錯。”

石達開一聽,頓覺有理。他也想起了滿清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乾隆年間著名的土爾扈特部的東歸!

石達開不由問道:“本王雖然聽說過那乾隆老兒在位的時候,西北的確有個蒙古部落從遙遠的羅剎國迴歸東土,但也是在遙遠的回疆北部和蒙古等邊疆地區,並不大清楚具體情況。陶先生你這麼一說,倒是頗為有理!不知道如今的這個在蒙古和回疆的土爾扈特部族還有多少人口,而現在留在這伏爾加河下游流域的土爾扈特部落有多少人口?”

“回稟義王,屬下打聽過,但土爾扈特部族主要生活在回疆的北部和天山南麓以及蒙古的烏蘇、科布多等地,地偏物薄,生存環境惡劣,加上旁邊有世仇哈薩克族人,滿清王朝在乾隆過世以後便對土爾扈特部族不予理會了,致使土爾扈特部族生存狀態並不怎麼好,人口比當初剛剛東歸的時候的8萬人口,並沒怎麼增加,反而有些少,只有7萬人的樣子。

反倒是留在伏爾加河下游平原一帶的少量土爾扈特部族,如今被稱為卡爾梅克人,可能因為伏爾加河流域肥美的水草和土地,從原來的三四萬人,增長到如今的15萬人,因為他們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可以作為士兵的男丁,雖然人口不多,但作為兵力卻也有近4萬人,也算是一支不小的勢力了。”陶金湯仔細解釋道,看來,他早有準備,對這支土爾扈特部落瞭解很深。

石達開暗自一盤算,覺得採用陶金湯的建議,對帝國最為有利,既可以透過這支部落掌控住這塊地盤,又可以在這遙遠的西部埋下一顆釘子在這裡,並且,因為這顆釘子與哈薩克是世仇,與沙俄也是仇敵,只能投靠中華帝國,這樣的勢力,正好又與這個地方有這麼深的淵源在,將之安排在這裡,最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