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

普魯士最大的損失,其實不是這個薩爾地區,而是放縱法國對巴登、符騰堡還有巴伐利亞的西北飛地這些原本是德意志邦國的地區吞併。

籤訂協議的時候,俾斯麥心中覺得有些不妥,但最終,貪婪的本性、還有對土地的渴望、對統一德意志的大業渴望,還是讓他放棄了自己的堅持。畢竟,無論是巴登還是符騰堡和巴伐利亞王國,在原本的普奧之爭過程中,都是傾向於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的關係並不是太好。

如今正值普魯士王國準備取代奧地利,重新組建德意志聯邦的關鍵時期,俾斯麥反而不希望這些對普魯士並不服氣的邦國鬧什麼亂子,因此,對於巴登和符騰堡,被法國吞併反倒是好事情,對巴伐利亞王國的削弱,讓它時刻感受到來自強大法蘭西帝國的威脅,反而會促使它進一步靠向那時已經成為德意志聯邦首領的普魯士王國。這些,便是俾斯麥的盤算,一切都是為了普魯士能順利統一整個德意志聯邦而努力,即便是作出一些犧牲,也是值得的。

何況,俾斯麥想到普魯士的付出也是有巨大的回報的。透過這次密會,普魯士解決了德意志聯邦的內部問題,自此以後,普魯士可以衝破所有的阻礙,先重新組建德意志聯邦,進而謀劃統一整個德意志聯邦,重新恢復昔日神聖羅馬帝國的榮耀。除此之外,普魯士還可以往東擴張,不但名正言順地佔領以布拉格為中心的波西米亞地區,還可以進一步東進,說不定趁這次機會可以吞併整個波蘭,就算不能吞併華沙地區,也還能吞併南部的羅茲和克拉科夫等地波蘭南部地區。最關鍵的還是立陶宛等環波羅的海地區,甚至更遠的涅曼河流域以及第聶伯河上游地區,只要普魯士將這些地方佔據,國土面積幾乎擴大一倍,就算沒能統一整個德意志,也足以成為歐洲強國。

而且,只要充分消化了這些領地,相信要統一德意志聯邦,也會容易很多,而到那時,自己便會名垂青史,這種誘惑,無與倫比。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沙俄的態度。但如今沙俄已經亂臣一盤散沙,這個昔日讓普魯士又敬畏又親近的強大帝國,如今已經稀薄西山,被中華帝國接連擊敗,更因內亂消耗,已經病入膏肓了。俾斯麥和這次密會的所有國家首領一樣,幾乎不考慮沙俄有再次崛起的可能了。就算萬一崛起,藉口大家都已經幫著找好了,就是幫助俄羅斯帝國抵禦來自奧斯曼帝國和東方的中華帝國軍隊的進攻,暫時接管而已,大不了,真的沙俄哪天又崛起了,還有這些密會的國家一起對抗,一旦真的打不過,大不了再歸還給沙俄而已,但掠奪的財富,總是賺到手中的了。

這便是俾斯麥的盤算,也正因為這些理由,讓他說服了自己,儘管明白法國赤裸裸地想要佔領巴登和符騰堡等地區,也還是最終答應了簽署密約。

而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這回奧皇弗蘭茨*約瑟夫變得聰明起來了,作出了巨大的讓步,但同時,也收穫巨大。

雖然割讓了義大利北部接壤的兩個地區,但這些領地其實面積很小,還是山區,並沒多少油水。而退出德意志聯邦的領袖國地位,是最大的損失了,不過本身奧地利帝國在與普魯士王國戰爭中就損失巨大,而且一度戰敗,這樣的結果也是情理之中。

隨之而來的,便是割讓波西米亞地區給普魯士,以及允許法蘭西帝國出兵攻佔曾經的盟友、德意志聯邦中的成員國巴登和符騰堡以及巴伐利亞王國,這些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是很受傷的。但既然連德意志聯邦都退出來了,也宣告不再理會德意志聯邦的所有事務,這些聯邦成員國的生死,又與奧地利帝國有什麼關係呢?還是讓法蘭西帝國滿意來得重要,如今在奧皇弗蘭茨*約瑟夫看來,還是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更值得依賴一些,每次都能為自己考慮。

最打動約瑟夫的,其實還是奧地利帝國即將能吞併的領土。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公國,自己可以領兵直接佔領下來並吞併下來,整個歐洲都不再會反對,對於這兩個公國,其實約瑟夫想將之吞併的念頭已經很久了。上次克里米亞戰爭中,因為遭受英法兩國的反對而沒能成功,他們當時偏袒的是盟友奧斯曼帝國,而如今,一切不同了,奧斯曼帝國成為法國的敵人,這兩個原本就基本獨立了的公國,將會被吞併進奧地利帝國內。

可惜的是,那個塞爾維亞公國和希臘王國不知怎麼獲得了法蘭西的支援,尤其是塞爾維亞,完全與自己的奧地利接壤,可惜不能吞併。不過,一想到除了能佔領摩爾達維亞公國之外,還有該公國以東的波多爾高地地區和第聶伯河中下游地區,以及克里米亞半島,甚至更北方的原基輔公國一帶,那是沙俄最為富饒的地區,一想到這裡,約瑟夫便兩眼放光。

這些地方,幾乎有小半個奧地利帝國的國土面積了。因此,就算讓約瑟夫割讓再多的領土,只要能佔領並吞併這些地方,他也無比的願意。

可以想象,奧地利帝國佔據這些領土之後,將會成為一個多麼強大的國家。原本的德意志聯邦,根本就已經不在話下。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奧地利便不僅僅只有亞得里亞海的這一小塊海域能出海,還獲得了黑海這一大片的出海口,從此能大規模發展海軍勢力,並且,從此徹底消除沙俄在黑海的勢力範圍,以絕後患。

在上次的克里米亞戰爭中,約瑟夫已經清楚自己徹底得罪了沙俄帝國,因此,有這樣能削弱沙俄的機會,他絕對不會放過。

他甚至準備立刻出兵,多派些軍隊迅速趕在普魯士之前,先行將基輔佔領,徹底將沙俄封鎖在原本的莫斯科公國和聖彼得堡那個極北之地,讓以往強大的沙俄永無翻身的可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這樣,各懷鬼胎的各國元首和代表們,簽署完秘密條約之後,便直接乾脆地離開,他們都急著回國佈置瓜分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的事情,反而,對於來自東方的黃禍,倒不怎麼上心了,而對於戰敗的英國以及咳血的維多利亞女王,更是完全忽略了。

除了兩個沒說上話,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被吞併命運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公國大公外,其他國家的使者都是滿臉的喜悅,收穫滿滿。每個國家都獲得了極大的好處。恨不得這樣的事情多發生幾次,怎麼可能還會去同情那昔日強大的大英帝國和沙俄帝國?

在他們看來,如何利用已經簽署的秘密協議,更多地從奧斯曼和沙俄這兩大虛弱的帝國身上更多地榨取油水,割佔領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將這兩個帝國徹底地擊垮,讓他們永遠無法翻身,也就永遠沒有再索回自己佔領的土地的可能,這才是最緊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