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

馮雲山從內閣副總理李鴻章和工業部部長沈桂芬兩人的稟報中得知,中華帝國的工業是真的開始走上了正軌,雖然沒有英國本土那麼稠密,但因為中華帝國的人口眾多,市場和資金雄厚,組成工業的各類工廠,無論是朝廷直轄的還是地方政府官辦的還是民間資本的,都開始蓬勃發展,絕對數量竟然超過了老牌工業強國英國,這不得不說,十分出乎馮雲山的意料之外。

尤其是工業部部長沈桂芬,更是直接將英國作為中華帝國的競爭對手,直接蒐集了英國的一些資料和中華帝國開始對比,這使得馮雲山能瞭解到很多實實在在的資料。

早在八年前,英國本土的棉麻毛絲綢類等紡織廠便有5100多家,用於紡織的蒸汽機和水力機等機器動力就達到16萬馬力,從業人數更是達到了驚人的近70萬人,每年出口的單單棉紗便達到1.8億磅,棉布28億碼,棉紗和棉布的出口總產值達到六七千萬英鎊,至於總產值達到多少,卻不清楚。

而美國的資料,沈桂芬也搞來了,在五年前也就是內戰還沒開始還沒分裂的時候,美國棉紡織業的生產總值達到了1.15億美元,從業人員達到了28萬人。

中華帝國的資料,卻始終難以完全統計完整,只能初步統計,沈桂芬的解釋是中華帝國的領土也不斷拓展,工業發展更是日益發展,每天都有不同行業的工廠出現,當然,也有不少倒閉的,但新建並且不斷從小變大的工廠層出不窮,根本難以統計清楚。工業部透過財稅部和警務部聯合起來普查,勉強得出一個結論:

到去年為止,中華帝國的紡織業類工廠,一共超過8000家,用於紡織的蒸汽機和水力機等機器動力就達到25萬馬力,從業人數更是達到了驚人的近380萬人,其中棉紡織廠290萬人,毛紡織廠12萬人,亞麻紡織廠38萬人,絲織廠40萬人。而每年的棉紗棉布總產值已經達到了9億聖元,其中出口也達到將近3億聖元。

對於中華帝國的棉紡織業產值已經超過英國,馮雲山很是欣喜,他對自己任命沈桂芬為工業部部長很是得意。而沈桂芬卻不居功,說這是內閣副總理李鴻章和財稅部部長閻敬銘的功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鴻章上任內閣副總理以來,對紡織工業非常重視,其實也不單單是紡織工業,而是對絕大部分的除了礦產之外的工業都高度重視,進行降低稅收、放寬銀行貸款抵押條件、幫助聯絡產品和原料市場等手段,讓紡織業迎來急劇發展。並且,內閣不但單單從工業部入手,還發動中華帝國人口眾多的優勢,結合先前的移民工程,大範圍進行推廣種植棉花、桑麻等紡織基礎原料,讓紡織業有了良好的基礎。

李鴻章也投桃報李,說工業部部長沈桂芬為了紡織工業,親自主抓幾個朝廷官辦的紡織廠,將幾個主要紡織廠內的技術工人組織起來,在各地地方官府主辦的紡織廠進行巡迴培訓技術,指點新紡織廠開工除錯,並且讓帝國四大機器製造總局專門設立紡織機器的研製和改良。

不過,沈桂芬卻對馮雲山說,中華帝國的紡織業發展得還不夠,雖然在總量上超過英國,但論平均產出,或者發展的均衡程度來說,自己的差距還是很遠。畢竟,5倍的工人數量,產出卻還沒有1.5倍之多。這說明,一個英國紡織工人,差不多至少是3到4個中華帝國紡織工人的產出。

馮雲山卻並不在乎這些,只是勉勵李鴻章和沈桂芬他們繼續努力。他知道,英國再怎麼說,也是老牌工業強國,紡織工業已經發展了近百年,而自己的中華帝國,從建國起不過十來年,起步低,能在總量上超過英國,已經是不得了的成就。就算是平均產達不到,也不要緊,反正中華帝國的人口眾多,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更是雄厚,只要繼續鼓勵下去,肯定會更加的發展起來。

而且,根據沈桂芬的說法,英國的紡織產業最近兩年遭受巨大打擊,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持續衰退。而這罪魁禍首,就是中華帝國的紡織工業的發展。

馮雲山一聽,立刻來了興趣。

沈桂芬解釋,英國的棉紡織行業,主要分棉紗和棉布兩種產品,其中棉布為主要的,佔80%,棉紗佔20%。而其中的棉紗,有一半都是出口歐洲,以提供歐洲國家自行織布用,另外分別是英屬殖民地印度和美洲以及東印度群島及遠東等地。但前幾年,因為美國內戰的影響,主要原料棉花不但減產,還因為中華帝國的介入,英國損失了超過百分之六七十的棉花進口份額,這樣一來,英國本土的各大棉紡織廠原料便大為不足,經過這打擊,英國諸多紡織廠歇業或停業,而這個時候,正好中華帝國的工業持續發展,還是叫工務部的執事們,透過駐歐特使郭嵩燾的關係,用高薪聘招募了眾多破產的紡織技師,轉移了大批技術工人到中華帝國。

並且,因為英國對華戰爭的失敗,中華帝國的不斷擴張,英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地的殖民地全部喪失,特別是印度的失去,徹底將英國擊垮。不但失去印度這個棉花的絕佳提供地,還失去了這片巨大的市場,英國的紡織業更是陷入困境。恰好這個時候,沈桂芬為了進入歐洲市場,直接以低於中華帝國本土價格的超低便宜價,將棉布投入歐洲市場,特別是英國傳統的紡織品傾銷地奧斯曼帝國、義大利等。

歐洲國家本就因為棉紗價格高漲,自行紡織變成棉布反倒不太划算了,於是,棉布的需求大漲。偏偏這個時候中華帝國的棉布價格低廉,這些國家便直接拋棄英國棉布,轉而選用低廉的東方棉布。

不過,能搶佔歐洲市場,將英國的紡織業打壓到這種程度,已經是極限了。沈桂芬準備提高棉布的價格,不再強行貼補,畢竟這樣損失太大,而英國是老牌工業國,更是工業化紡織業的發源地,想要完全擊敗,還是不大可能。能狙擊它的發展,為中華帝國的紡織工業發展爭取到了時間和機會,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除了紡織工業之外,帝國其他的各類輕工業,也跟棉布等一樣,也在工業部部長沈桂芬的大膽鼓動下,逐步壯大起來。中華帝國更是創造性地發明了諸多的食品工業,比如,用於戰爭的行軍乾糧的工業化製作,泡麵、炒貨、餅乾、罐頭等也開始大力生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