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

英國女王去世,按理說,第一繼承人愛德華王子順理成章地應該繼任英國國王,不過,這些還得到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結束之後。而愛德華王子提議儘快讓女王陛下入土為安,舉行一場盛大的葬禮,但很多人指責他的目的並不單純,而是為了儘快登基成為英國國王。

倫敦這裡,不少國會議員和內閣成員有意無意地透露想將阿爾弗雷德王子迎回倫敦,再舉行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就這樣,維多利亞的葬禮也僵持了下來。

而英國女王的去世,讓英國的海外軍事行動也徹底沉寂下來。

隨著普魯士軍隊擊敗法國軍隊,並進一步逼近巴黎的態勢,英國上下都察覺到普魯士的崛起已經無法阻止,連英國陸軍部部長和參謀們也紛紛說歐洲最強大的陸軍莫過於普魯士,即便是如今的英國,只怕也無法戰勝普魯士王國。

而且,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同內閣成員們商議之後,都覺得英國如今處境艱難,已經不適合再參加對普魯士王國的宣戰,同時,英國外交大臣準備同俾斯麥聯絡,使得兩國停戰,英國退出對普魯士的戰爭。但正在這個時候,一個意外的訊息傳來,英國海軍艦隊在攻佔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港後,上岸補給休息的時候,遭遇普魯士軍隊的伏擊,數十名英軍海軍將士被擊斃,而這其中的一名海軍中尉,竟然是阿爾弗雷德王子。也就是說,阿爾弗雷德王子被普魯士軍人給射殺了。

訊息傳回倫敦,這下,無論是國會還是內閣,都炸開了鍋。

阿爾弗雷德王子的遺體被普魯士方面交還給英國海軍,英國海軍迅速派一艘快船將之運回倫敦。於是,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弗雷德王子這母子倆的葬禮同時舉行。愛德華王子也終於心嘗所願,在葬禮的最後一天登基,成為大不列顛王國的國王。

不過,就在葬禮的當天,有傳言流傳起來,說是阿爾弗雷德王子作為一名海軍軍艦上的測量員,本不大可能會上岸去張羅補給之事,根據王子同船的戰友透露,王子是接到倫敦一個親人的信去柯尼斯堡港專門採購白鵝時遭遇普魯士軍隊戰死的。這個流言將害死阿爾弗雷德王子的目標直接指向他的兄長,原來的愛德華王子、剛剛登基的大不列顛王國國王。

而已經登基為愛德華七世的國王,為了表明對弟弟阿爾弗雷德王子的親密及其遇害的痛惜,直接對包括《泰晤士報》和《柏林報》的歐洲報紙宣佈,英國將派出陸軍幫助法國,維護歐洲的大陸平衡,同時採取必要措施報復普魯士軍隊殺害阿爾弗雷德王子的行為。

這下,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傻眼了。他是準備同普魯士王國議和,讓英國不再動亂更不要陷入戰爭的泥潭中去的。可沒想到,這才26歲的剛剛登基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竟然完全沒有任何政治常識,直接宣佈英國將會派出陸軍趕到歐洲大陸進攻普魯士王國。

而偏偏是這樣,英國的那些軍火商人們和其他與戰爭相關的產業資本家們、銀行家們欣喜若狂,紛紛跳出來大力支持,竟然說動國會議員真的提出了陸軍出兵和增加海軍陸戰隊的出兵建議。

而與此同時,法國皇后歐仁妮抵達倫敦,她直接宣佈將自己藏在瑞士的銀行賬戶中拿出100萬英鎊支援英國陸軍部,用於英國儘快出兵,援助法蘭西帝國並救回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同時,作為回報,願意將法蘭西帝國的主要海外領地全部割讓給英國。愛德華七世會見了歐仁妮皇后,並公開表示支援,他會督促英國軍隊儘快出兵!

而這個時候,內閣成員中,也有不少人受到皇后歐仁妮的宴請,收了不少好處,當然,條件自然是英國儘快出兵。內閣成員原本就一直奉行歐洲大陸平衡政策,而英國方面早就宣佈了對普魯士的宣戰,但一直苦於不捨得軍費開支,並且不願意犧牲本國將士性命,因為一直保持觀望沒有真正派出陸軍,只是派兩支海軍艦隊襲擾波羅的海,目的也只是想搶佔海上勢力。如今,有了一些軍費開支,儘管很少,但這也是很好的藉口,最關鍵的是,普魯士擊敗法國之後就會變得在歐洲一家獨大起來。儘管大家知道普魯士的崛起無法阻擋,但也不想他們如此強大,因此,內閣成員和國會議員們還真的想限制住普魯士王國不要過於崛起。

這樣一來,在一些利益相關的人員一番運作之下,竟然還真的透過了這個決議。

新登基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直接宣佈,王室捐出10萬英鎊用於軍費開支,以幫助大不列顛的軍隊戰勝普魯士王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這名魯莽的國王催促之下,在一些有心人的運作之下,英國還真的迅速組織了一批7萬人的陸軍,渡過多佛爾海峽在法國小城加來登陸。而這個時候,普魯士的8萬大軍正攻打比利時王國的布魯塞爾,英軍連忙趕去救援。

得知英軍陸軍的加入戰場,普魯士軍隊撤去對布魯塞爾的圍攻,後退至於盧森堡一帶防守。同時,普魯士10萬陸軍已經攻佔貝特尼和勒拜,直逼巴黎50公里的距離,並且,普魯士又增加10萬兵力從普法邊境攻向法國,合計20萬兵力準備一舉攻佔巴黎,徹底將法國佔領。

法國的臨時政府組織北方軍團的16萬兵力趕來攔截,但指揮官指揮失誤,士兵們也無所適從,在聖康坦遭遇慘敗。而另外,法國東南面的里昂軍團和中部的圖爾軍團都表示對巴黎的臨時政府不予認可,並不支援巴黎,而是與進攻凡爾登的普魯士軍隊作戰,只有最南部的馬賽軍團雖然不認可巴黎臨時政府,但仍然趕來支援巴黎,不過路途比較遙遠,遠水救不了近火。

法國巴黎遭受普魯士20萬軍隊火炮轟擊半個月之後,法國臨時政府終於按捺不住,直接提出與普魯士方面的代表俾斯麥談判,簽訂停戰投降協議。協議約定,巴黎要塞大部分炮臺連同火炮和彈藥移交給了普魯士軍隊,並且賠款10億法郎,當然,還有法普邊境線上的洛林和阿爾薩斯地區以及盧森堡等都移交普魯士王國,同時,一半賠款到位後普魯士軍隊退出巴黎地區,賠款全部到位之後,普魯士軍隊在一個月內退出法國邊境。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立刻在巴黎和整個歐洲都引起巨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