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

會後,馮雲山將羅大綱、林鳳祥、左宗棠、崔大同、陸順德、譚紹光、許祥光等人留下。

“本王留下你們,想必都心裡清楚了!”馮雲山直接說開了:“以後,聖軍,哦,不對,從現在起,要叫中華討虜軍!以後討虜軍的主要具體指揮者,不是本王,而是準備要成立的總參謀部!而你們,便成為總參謀部的骨幹!”

見眾人一臉喜色,馮雲山繼續說道:“總參謀部直接對本王負責!總參謀部負責人稱為總參謀長,設一正二副。總參謀部下設五大處:作戰處,作訓處,情報處,後勤處,軍事科學處。”

“大綱兄弟,還有林兄弟,你二人要指揮軍隊,便不進入總參謀部了!但這次總參新成立,人手不夠,並且需要儘快編制《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因此,這幾天你們留在這裡,幫忙參詳。”馮雲山直接布置任務。

羅大綱和林鳳祥臉色黯然,他們沒能進入聖王所說的這麼重要的總參謀部,雖不至於對馮雲山不滿,但心中難免不快。

馮雲山見狀,解釋道:“大綱兄弟,林兄弟,總參謀部雖說重要,但畢竟只是參贊謀劃,具體作戰還得你們來指揮將士們執行。而且,想進入總參謀部,首先起碼要能識字寫字,否則,如何看懂作戰計劃?而且進入總參謀部後,便不能率領士兵了。你們自己考慮,要是想進總參謀部,首先一點,三個月內必須能認識一千個以上的漢字。”

聽到這裡,羅大綱和林鳳祥連忙搖頭,將心思去得一乾二淨。開玩笑,他們勉強只能認識自己的名字,讓他們重新識字,和讓他們繡花沒什麼區別。而且,進了參謀部便不能帶兵,對於這點,他們兩人均不能接受,還是乖乖領兵作戰得了。

看兩人模樣,馮雲山暗笑,繼續說道:“以後,討虜軍以及總參謀部等機構的職務長官,都稱為某長。鑑於你們都不甚熟悉總參謀部的情況,暫時便由本王暫時兼任這個總參謀長!由陸順德、左宗棠兩人任副總參謀長;作戰處處長由陸順德兼任;譚紹光任作訓處處長,崔大同任作訓處副處長;情報處處長由左宗棠兼任;許祥光暫任後勤處副處長,軍事科學處由徐壽任副處長。”

“作戰處的職責是負責討虜軍總體戰略戰術,制訂作戰計劃和動員計劃,並幫助作戰部隊實施,指揮並協調各軍隊的作戰行動。”

“作訓處的職責是負責討虜軍軍官的培養、選拔和士兵的訓練,以及組織完善不同軍中的聯合作戰。”

“情報處的職責是蒐集和提供一切有利於作戰的情報,包括敵軍的情報,戰場環境、天氣、武器裝備等一切因素,為作戰處和作戰部隊提供情報支援。”

“後勤處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討虜軍將士的吃、穿、住、行等後勤需求,並制訂作戰軍隊的行軍交通方式,提供工程兵勤務和營地、構築陣地等方案,幫忙聯絡支援部隊儘快到達。

“軍事科學處的主要職責是研發並生產先進的武器裝備,並提供先進的測量、統計、地形測繪等幫助。現階段是招募和收集各類工匠,還有洋人的科學家,研發新式武器裝備。”

一口氣將自己對總參謀部五大處的設想說了出來,馮雲山將後世普魯士和華夏的軍事總參謀制度基本都涵蓋在內。

左宗棠剛開始還只是覺得這個總參謀部只是聖王發明的一個新名詞,仿照滿清的軍機處設立的一個機構。最多招幾個幕僚,幫忙參贊軍事。

隨著馮雲山越說越多,越說越順,一個嚴密而系統的軍事指揮機構呈現在左宗棠眼前!他越思量,便越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創造。

這個總參謀部一旦建成,必將成為指揮討虜軍的一個關鍵機構,不但能將成為一個培養軍隊精英和專門研究戰爭經驗的學堂,還是一臺高效地發動戰爭並用盡一切辦法取得勝利的利器。

說完總參謀部的職能和人員任命,馮雲山當下便說了自己的一些軍制改編的想法,讓左宗棠等人進行整理,都編入到《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裡面去。

……

二天後,馮雲山首先宣佈改組聖教,將原來的拜上帝聖教,改為中華復興會。

馮雲山自任會長,是最高領導人,任命羅大綱為副會長。下設執行委員會,為中華復興會的權利組織機構。

執行委員會成員人數不固定,全部由馮雲山任命,對馮雲山負責。

執行委員會下暫時設立庶務部、宣傳部、調查部、財政部、內務部、外務部以及安全部、教化部與工匠部等九個下屬機構。

在馮雲山的構想中,庶務部是整個中華復興會的各類行政事務中心,並為自己提供智囊幕僚的支援,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某辦公廳,總體牽頭諸般事務。

而宣傳部,則負責在中華復興會內部和外部進行各類宣傳活動,特別是對廣大百姓的宣傳。

調查部,則是抓中華復興會的內部調查和紀律,以及轄區的百姓、軍隊、商賈等各類調查處理,有點類似後世的紀檢委。

財政部的職責較為清晰,抓收入與支出,相當於原來聖教中的總聖庫。

內務部,負責內部管理,會眾的培養與發展,類似於後世的組織部。

外務部,則負責對外的聯絡,外交與商貿。乃是外交、商務、統戰和對外聯絡的綜合機構。

安全部,則負責馮雲山的保護工作;對中華復興會所轄百姓的保護;對各類案犯、奸細間諜的抓捕緝拿,以及對敵人的破壞與暗殺活動。

教化部,則負責教化中華復興會中兄弟和所轄百姓,發展教育和醫療衛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工匠部,則負責佔領區的一切建設,發展房屋、交通、水利、礦場以及其他設施。

所有聖教會眾,自動轉為中華復興會會員。

本來,馮雲山只想將聖軍編制整編改革一下,但隨著他與手下的討論和自己的思索,發現不改編聖教,便無法改編在聖教基礎上成立的聖軍。

聖教的改動,影響實在是太大,但馮雲山已經意識到,隨著太平軍的進一步攻佔南京城,建立起穩固地太平天國地方政權,依照洪秀全和楊秀清兩人的性子,遲早跟原來的歷史上一樣,會實行一些天怒人怨的民間政策,尤其是禁止百姓有私有財物,所有一切要上交聖庫,以及滅絕一切其他宗教、焚燒一切其他書籍的行為,導致民心大失。

因此,馮雲山決定改組聖教,與將太平天國名聲徹底搞壞的洪楊等人劃清界限。

反正,理由已經找好了,天地會“逼”著自己這樣做的!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發展起來,便徹底不用與洪楊兩人虛與委蛇。

緊接著,馮雲山又宣佈,廢除原來的“太平聖軍”稱號和一切聖軍有關編制、職務,設立“中華討虜軍”。

馮雲山將中華討虜軍軍制,在採用後世普魯士和北洋軍閥三三制軍制的基礎上,又稍微做了些修改。

隨後,馮雲山頒發了《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

《章程》首先規定了討虜軍的軍制。

最基層的軍隊編制為班,最大編制為軍。

由下往上依次為班、排、連、營、團、旅、師和軍。

《章程》規定,中華討虜軍由中華復興會唯一指揮,會長馮雲山是最高統帥。

為加強中華復興會對討虜軍的指導,連以上的建制單位,都必須成立分會,由上一級建制單位指派會員擔任專職指導員,協助主官抓好軍隊的軍事建設。

連、營級設對應級別的指導員,團級以上設中華復興會執行委員,簡稱執委,主官本單位內的中華復興會內部事宜,負責本部官兵的晉升、提拔等,位高權重,僅次於團長等職務。

班:士兵10人,加上正副班長,共計12人。

排:三個班為一排,加上正副排長,共計38人。

連:三個排為一連,每連設立連部,含連長、指導員、副連長、司務長、傳令兵和醫護員、文書等人,並且每個戰鬥連都還配有8人的炊事後勤班,人數總共在130人。

營:三個連為一營,每營設立營部,含營長、指導員、副營長、傳令兵和文書,還有5人編的營警衛班,共400人。

團:三個營為一團,每團都設立團部,含團長、團執委、副團長、團副執委、團參謀長以及幾名傳令兵和文書,還有直屬團部的警衛排38人,偵查排30人,2個醫護班20人,共1300人。

這是標準步兵團的編制。另根據武器裝備和戰鬥需要,成立特殊作戰任務的炮兵團、工兵團、輜重團等編制,人員則根據具體需要。

旅:旅又分為甲等旅和乙等旅兩種,甲等旅含四個團,乙等旅含三個團。

旅部內有旅長、旅執委、副旅長、旅副執委、旅參謀長、副參謀長等人,並在旅一級編制中設立參謀部,分為作戰組、情報組、作訓組、軍需組等,內有幾十名參謀,負責整理戰鬥情報信息,為旅長提供資料並提出作戰建議,由旅參謀長主管。

旅部內還設有直屬的警衛連、偵查連、傳令排、醫護班、炊事後勤班等。

甲等旅約5700人~6000人。乙等旅4500人。

另外,還預留混編旅的編制,等日後中華討虜軍中有大量野戰火炮後,在甲等旅中再加入炮兵團、爆破連、工兵團等編制,屆時,混編旅將達到8500~10000人的規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