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3章 福鍵遇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3章 福鍵遇襲

羅大綱吩咐留下三個團兵力的水師負責善後,繼續尋找打撈落海的討虜軍將士和清軍俘虜,歸攏戰船慢慢拖至南澳島靠岸修理。

而他則和梁培友,各自率領近百艘大中型紅單船,在虎門號等五艘西洋軍艦的帶領下,朝南澳島方向,追擊南澳總兵韓嘉謨。

廣東水師提督吳元猷和前提督洪名香雙雙戰死,剩下清軍將領不是被擊斃,便是被俘虜。也只有南澳總兵韓嘉謨,能指揮剩下的清軍水師了。

等眾人趕到離南澳島五里處,卻見南澳島上的最西端的深澳草寮尾主炮臺和最東端的雲澳炮臺,兩處煙塵滾滾。正疑惑間,兩艘快哨船來報,南澳島東北方3裡許,發現了逃走的南澳總兵韓嘉謨船隊。

見清軍主力逃走,羅大綱便知道清軍已徹底放棄南澳島水師大營。於是,他留下四十餘艘紅單船的兵力負責清理炮臺,他則和梁培友,各領八十艘紅單戰船,朝清軍逃跑的水師全力追擊。

而剩下的水師,派出兩艘戰船靠近兩座炮臺,出了滾滾濃煙,其他一絲一毫動靜都沒有。看來清軍卻是放棄了炮臺。討虜軍不放心,又派出十餘人登陸,爬至炮臺上一看,清軍早已全部撤走,將來不及運走的糧食和都甲衣等全部點燃。

接到信報後,討虜軍連忙全部登陸,紛紛澆水撲滅點燃的糧食,總算是搶救了幾百石稻穀下來。

而這時的甲一師、甲三師,在林鳳祥和陳玉成的率領下,輕鬆攻佔惠來、普寧、揭陽等縣城,已經將潮州府城團團包圍。

在將近二萬討虜軍的強大壓力下,潮州府城的富戶,竟然和城內的天地會眾聯合起來,向城外的討虜軍傳出訊息,說是要充當內應獻城。正當林鳳祥和陳玉成還在懷疑真假,疑慮之時,潮州府的知府竟然自盡身亡,潮州府城門被開啟,城內數百天地會眾和上百富戶一道邀請討虜軍進城。

林鳳祥和陳玉成這才知道原來城內的這些人是真的要投靠討虜軍,驚喜不已。一問得知,卻原來潮州城內的大部分都是客家人,對滿清的統治本就不大樂意,都還記住二百年前的那場屠殺了數萬人的仇恨呢。

不過,對於富戶,竟然也會投靠自己,林鳳祥倒是很驚訝。他暫時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因此,他將此事讓師參謀寫了封急報,派人騎快馬趕至廣州,報告給聖王馮雲山,由聖王定奪如何處置。

佔領了潮州府城,林鳳祥借用聖王的名義,傳檄潮州府下面各縣,要求各縣限期5天內投降,而後,他讓陳玉成坐鎮府城,他自己親領甲一師攻向澄海,打通與水師的聯絡,為水師提供補給地點。

澄海的防衛基本都面向韓江的入海口,澄海縣令有心報效朝廷,準備發動城內城汛兵和民壯守城,但無奈清兵勇和城內的百姓早就聽說廣州來的叛軍的強大,都不願替清廷賣命。無奈,澄海縣令帶領三十幾名衙役和十餘名家丁,在城樓來了兩炮,便被謀反的衙役合夥抓住,開了城門押送到林鳳祥面前。

而陳玉成,卻也不願幹等著坐在潮州府城,他見清廷的各縣城也沒放多少守兵,便派出四個團,分為兩組,攻向豐順和饒平兩縣,順便清掃鄉間的零星溏汛兵。

其實也沒什麼溏汛兵了,得到討虜軍打來的訊息,連縣城的城防清軍都四散奔逃,何況鄉間的巡檢司汛兵。

也才幾天功夫,整個潮州府,除了最北邊臨近福鍵的大埔縣,其餘的全部被討虜軍佔領。

羅大綱等率領水師追出近二十餘裡,又擊沉了南澳總兵韓嘉謨的近十艘戰船,見清軍水師越逃越遠,竟然朝遠離海岸的苔灣方向而去,不得已,見天色快要暗下來,不得已,羅大綱命全體戰船返回南澳島。

當晚,羅大綱派人駕快船,向馮雲山稟報南澳水師大捷的訊息。次日,又接到林鳳祥派人來邀請一幹水師靠港,進入澄海城。

當下,審問俘虜,處理傷員,埋葬損失的七百多名水師將士,還有修理船隻,補充糧食和彈藥等,這些善後事宜,羅大綱親自帶著參謀部的人,忙碌起來。

五日後,羅大綱等人從願意投降的清軍水師中,挑選了部分屬於潮州本地的身世貧苦之人子弟,補充進損失的討虜軍水師。

接著,繼續沿海岸,朝福鍵境內出擊。

由於,福鍵與廣東交界處的水師就是南澳鎮水師,總兵韓嘉謨率領船隊逃走後,周圍再無水師來阻擾,很快,三天時間,甲五師和乙五師將福鍵境內的東山島、詔安、雲霄三地輕鬆佔領。

而林鳳祥和陳玉成的陸師,也從潮州府城出發,經饒平進入福鍵境內,攻佔了大埔、永定和平和等地,並繼續往前挺進,呈現包圍漳州府城之勢。

也是羅大綱他們大意,就在甲五師和乙五師進入南溪江,進攻漳浦城時,討虜軍留在南溪江口,浮頭海灣處的二十餘艘紅單大船五十餘艘紅單小船,一共兩個水師團的兵力,遭受到四支清軍艦隊的襲擊。

原來,四天前,逃至金門島的南澳總兵韓嘉謨,將粵賊水師進攻、南澳失守的情況稟報給正在金門鎮視察的福鍵水師提督施得高。

施得高一聽大驚,忙問如何驅逐賊軍。

還是韓嘉謨出主意。他得知粵賊水師總是將沿岸的縣城一一攻克,因此,便將主意打至漳浦。

韓嘉謨向水師提督施得高建議,調集金門、苔灣兩鎮水師,加上他提標本標5營,以及韓嘉謨剩下的五十餘艘戰船二千餘人,四路艦隊合擊粵賊水師,必能大勝。而且,韓嘉謨繼續出著主意,他們準備趁討虜軍水師進入內河攻克縣城之際,將外面防守的少量戰船殲滅,然後快速地在河口處埋伏。

福鍵水師提督施得高大喜,連忙連夜調集苔灣、金門兩鎮水師和本標水師,浩浩蕩蕩殺到浮頭灣。

浮頭灣的近八十艘紅單戰船,拱衛著海灣,看見清軍水師攻來,一邊派人向內河上的羅大綱等人稟報,一邊擺開陣型,守住入海口,向清軍水師開炮。

清軍的福鍵的水師整體實力比廣東水師差了較多,船上火炮不足,裝備的大多還是雍正年間配備的小炮和排槍。

苔灣和金門兩鎮水師,各有嘉慶年間留下來的大型趕繒船十餘艘,每艘船上設清兵80名,有排槍40支,中小型火炮數門,並且,船上清兵將近一半配有鳥槍、火箭等物。兩鎮水師主要戰船還是同安梭船型別,船體呈梭形,航速較快,但體積變小,每艘船上火炮不足8門,排槍20支。

一開始,紅單戰船還佔很大優勢,上二三百發炮彈射向衝入海灣的福鍵水師,頓時,衝在最前面的金門鎮水師便被擊沉三艘趕繒船和一艘同安梭船。而金門鎮水師船隊一番還擊,卻並未怎麼傷到討虜軍的紅單戰船。

不過,隨著第二輪開火之後,苔灣鎮水師、施得高提標水師以及韓嘉謨水師靠近,紅單戰船開始被團團圍住。

留守的二名團長見勢不妙,但卻不敢自行逃離。因為一旦逃走,河口被敵軍佔據,在內河上的水師便會被包了餃子,被清軍水師封鎖起來,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因此,只能撐到己方主力趕到,出了河口才行。

八十艘紅單戰船,在兩名團長的指揮下,退守河口處,排成兩排,與清軍水師對轟。

幾輪炮擊下來,清軍衝在最前面的金門鎮水師和苔灣鎮水師被擊沉近七艘趕繒船和五艘同安梭船,而同時,討虜軍水師的紅單戰船也被擊沉了2艘。而且,隨著清軍水師的逼近,前面一排的水師已經不得不與清軍開展接舷戰了。

這時,清軍的大型同安梭船上的排槍開始發威了,數百杆排槍同時開火,討虜軍這邊的紅單船上木屑四飛,許多船上的將士被打成篩子,血光四濺,幸好,煙霧讓清軍看不大清楚,只是朝對面方向胡亂開槍。

但討虜軍將士已不敢露頭。只得死守河口,硬頂住清軍的火力壓制。因煙霧瀰漫,無法看清外部,只得自行判斷調整火炮角度,朝清軍方向猛轟。

但緊接著,清軍猛冒著炮火,猛撲過來,接舷戰一發生,前排紅單船上的水師便無法再進行炮擊,被迫與登上船來的清軍兵勇開展近戰。火炮手們手持鳥槍和牌刀,守住艙門,攻擊著進艙的清軍兵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隨著清軍士兵的越來越多,特別是大量鳥槍手的幾番輪射,前排紅單船將士死傷慘重。

不得已,討虜軍團長下令放棄前排紅單戰船,將前排戰船全部點火焚燒,藉著火勢阻止清軍。

一時間熊熊大火,滿布整個河口,連帶著船艙的火藥爆炸,將船上未來得及跳水的清軍和討虜軍一同炸的四分五裂。

見討虜軍如此決絕和英勇,清軍嚇退了,連連後撤,等待燃燒的戰船熄滅。

但,只要火一熄滅,清軍便要繼續撲上來,河口將難以守住。

正在這時,緊緊守住河口,陷入絕望的近二千將士,聽到了背後熟悉的戰鼓聲和轟轟的蒸汽機發動聲。是鐵牛號率先趕到了。

討虜軍水師主力終於返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