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

逃至澎湖島上的福健水師,剛剛停靠岸邊歇息幾個時辰,便聽到敵襲的警報。

卻原來是討虜軍水師,一路追隨,攻了過來。

這回羅大綱是徹底發了狠,要將整個福健水師殺得再無戰力,掃清整個福健海面的清軍水師力量。他率領近二百艘中大型戰船,悄悄包圍了澎湖海面,算好時間,待天剛拂曉,人最困的時候,討虜軍戰船恰好殺到。

才下船不久,剛躺上島上軍營內的木床上,施得高便被親兵喚醒。一聽粵賊又殺來了,施得腦中首先升起的一個念頭便是撤。也幸好是他派了幾艘哨船在澎湖列島一帶海域進行警戒,提早發現了敵軍,要不然,真的是要被包了餃子。

但即使是這樣,還是鬧得清軍有點炸營。

這回羅大綱是有備而來,算準了時機,死死咬住清軍水師,哪裡會讓之這麼輕易溜走。許多清兵在睡夢迷糊中還沒清醒過來,便發現自家的戰船被炮彈擊中了。一些清軍乾脆利落地掛起帆,趁著東南風,便逃往西北方向的福州府一帶。

整個清軍已經失去指揮。海壇鎮總兵和福寧鎮總兵害怕自己本就不多的水師,再遭重創,自顧自地率領部下便突圍逃竄,一路向北。而剩下的苔灣鎮水師個清軍將領,卻因為回到自己的地盤,都登岸回營休息,便和提督施得高一樣,討虜軍殺過來了還沒上船。

一面倒的炮擊轟殺,清軍水師損失慘重。

二個時辰後,戰事結束,除了逃走的海壇鎮總兵和福寧鎮總兵率領二千多清兵,駕駛著五十來艘戰船逃走外,其餘只有苔灣水師一名副將率領四百清軍,駕駛著十餘艘戰船逃走。南澳水師的總兵韓嘉謨被擒,福鍵水師提督施得高和苔灣鎮總兵恆裕雙雙戰死。

而經過這一戰,福鍵水師實力大減,再也不是討虜軍水師之敵。

羅大綱從廈門洋人那邊租用了2艘飛剪船,作為信報傳送的船隻,將金門和澎湖兩處海戰大勝的捷報火速傳回廣州。

幾天後,馮雲山便收到討虜軍水師擊潰福鍵水師的訊息,馬上命人拿來地圖,察看形勢。

福鍵水師被擊敗,清軍再無大規模的外海水師力量,從此以後,討虜軍水師便成為中國唯一強大的水師武裝!從這點說,這比攻取省府大城的意義,更加重大。

想想看,以後便能率領這支船隊,縱橫沿海一帶,騷擾滿清,令其沿海各處都要駐防守衛,耗費的兵丁和銀兩都要拖累垮滿清朝廷。

而且,整個苔灣島便如沒設防的土地,全部呈現在馮雲山眼前!這可是塊肥地!雖然眼下只是一府之地,還未好好開發,人口也不多,但面積在那裡,又是海島,作為移民,實在是理想場所。

另外,對於投降的金門鎮總兵陳鼎鰲,這是目前從滿清投降過來的最高級別的正二品武將,馮雲山任命其為甲五師副師長,並等回廣州後進行嘉獎!其餘的棄暗投明的金門鎮水師各級將領,也各自有封賞和任命。同時,馮雲山要求,這些歸降的水師繼續立功,隨討虜軍水師繼續征戰。

然後,馮雲山立即下令,命令羅大綱、梁培友兩人率水師繼續攻略福鍵沿海一帶,重點對福州府城進行騷擾。其餘陸軍,林鳳祥的甲一師,跟廈門小刀會義軍,繼續攻克泉州府城和興化府。

而已經攻克汀州府和龍巖州的乙一師,在師長何祿的率領下,繼續往北,攻打延平府、建寧府等地,這是福鍵的主產茶區,必須牢牢控制在手中。

馮雲山可是知道,茶葉是除生絲外,最大的一類與洋人貿易的商品。控制了福鍵的茶葉,等於控制一半的茶葉貿易。

……

在等待馮雲山命令的同時,討虜軍並沒有閒著。一不做二不休的羅大綱,直接率領西洋軍艦,加上一團的陸戰師兵力,直接從澎湖島開往苔灣府城。

四月十三日,甲五師船隊抵達鹿耳門海域,便被巡邏的苔灣府城水師發現,但苔灣鎮水師主力已大部分被消滅,剩下這只幾艘戰船,也就是驅趕下商船,連大規模的海盜都不敢招惹,見到上百艘戰船,一下便四散逃竄。

甲五師輕鬆地從安平鎮處靠港登陸,先是派了二名俘虜帶著招降書進入臺灣府城進行招降。苔灣府知府朱材哲是福鍵客家人士,早就聽說廣東的討虜軍對於客家人良善,便有意投降。但分巡苔灣兵備道道臺裕鐸卻是滿旗人,兵權在其手中掌握,下令堅守府城不出。

無奈,羅大綱下令攻城,但戰船上的艦炮無法攻到府城,羅大綱便下令將中型戰船上的火炮拆下,推抬至城下,數十門火炮齊射,很快,道臺裕鐸面如土色,嚇得不敢呆在城牆上。

於是,城內的客家人,在苔灣府知府朱材哲的帶領下,開啟城門,迎了討虜軍進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羅大綱將城內的近百名滿清旗人全部抓獲,在城門處公開斬首處決,宣佈苔灣乃漢人天下,一時間,苔灣府城內的百姓均興高采烈,宛如過年。特別是鄭氏遺民,一些讀書人也在知府朱材哲的帶領下,紛紛投靠討虜軍。

羅大綱因原知府朱材哲獻城有功,任命他仍為臺灣府知府,治境安民。

朱材哲連忙下了府治公文,佈告全苔灣百姓,宣稱脫離滿清朝廷,重回漢人聖王馮雲山的治下。又令苔灣各縣,改旗易幟,服從聖王的管轄。

羅大綱留下一團兵力,會同知府朱材哲臨時組建的府城兵數百人,開始向臺南、臺中和臺北一帶治縣、廳進行清剿滿清餘孽。

不過,苔灣的兵力本就不多,主要是苔灣鎮水師。至於各縣的城汛綠營兵,大多不堪一擊,毫無戰力,自然不會自不量力與討虜軍進行反抗。

不過,讓羅大綱沒想到的是,他剛離開臺灣府城不久,討虜軍的那一步兵團還沒離開臺南,苔灣府各地,聽說苔灣府城被討虜軍攻佔,連知府朱材哲也投靠了聖王,便紛紛要求知縣表態,歸順聖王。

很快,苔灣縣、鳳山縣、嘉義縣三縣均很快派人來表示歸順聖王,而彰化縣和淡水縣沒等知縣表態,便發生了大規模的小刀會義軍聚會起事,上千會眾衝入縣衙,將知縣五花大綁,便在城樓活活燒死,而後,小刀會義軍聯絡臺南的討虜軍,表示彰化縣和淡水縣兩縣歸順聖王治下。

至此,在半個多月時間裡,苔灣府的大部分地區的縣治,至少在面上宣佈歸順聖王。剩下的偏遠蠻人之處,便需要治理的地方官員繼續教化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