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

中秋節剛過完,天氣便已明顯轉涼。

糊北荊州府江陵城南靠江邊碼頭處的一家門面不大的絲綢鋪外,李水根緊了緊身上的絲綢軟袍,一陣秋風從江邊吹來,他感到一陣後背發涼,然而,心中卻是一股火熱!

絲綢軟袍雖然不能溫暖他的身子,卻能火熱他的心。

半年前,他還是川蜀之地順慶府的一名毫不起眼的絲綢小商販,但如今,短短幾個月過去,他已經是一躍成為順慶府最大的生絲收購商。

而順慶府,是川蜀一省之地的生絲交易中心,整個川蜀絲織品交易,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生絲生意,而整個川蜀的生絲生意,順慶府便佔了六成還多,連綿州、成都府、潼川、嘉定府、資州和緟慶府的生絲都集中到順慶府來交易。

可以說,他李水根已經是跺跺腳,便能讓蜀地生絲業都要抖三抖的人物了。

因此,為了襯配自己的身份,原本只穿麻布衣服的他,也學起那些官老爺,穿起了絲綢緞袍,儘管他自己也覺得還沒麻布衣服舒適,但卻樂此不疲。

這從順慶府來到糊北荊州府的路上,凡是從事絲綢生意的通道中人見到自己,認識的不認識的,哪個不要陪著笑臉奉承自己兩句?

不過,看見碼頭外的那家門面都有些破舊的小絲綢鋪,一路上都挺直著腰、趾高氣昂的李水根,下意識地躬了躬腰身,原本洋洋得意的臉上,也迅速換成忠厚老實的模樣,變得小心起來。

原因無他。他之所以能成為順慶府當地最大的生絲收購商,便是託了這家不起眼的絲綢鋪的福氣。

半年前,他聽人說生絲生意暴利,便抵押了祖宅,又從親朋好友那裡借了大筆銀子,從順慶府收購了八十擔絲綢,與人合夥僱船前往上嗨出售。

但沒想到,這才到荊州府,便聽人說長毛賊軍攻下了武昌城,在長江設關卡查獲來往船隻,水路交通斷絕。

開船的船家嚇得,將他們這些貨主全部轟下船,徑自回緟慶府去了。

留下他帶著一個夥計和八十擔生絲,在人生地不熟的荊州城裡,這可怎麼辦?一急之下,沒想到便病了,待病好,已經半個多月過去。

住店的價錢可不菲,原本就沒帶多少盤纏,他身上的銀兩也快用光。

李水根還不死心,又四處打聽,才知道,不但武昌被長毛賊兵佔領,連九江也很快被長毛賊佔領,莫說長江,恐怕要不了多久,連整個江南都道路要斷絕了。

從陸路走倒是能走通,不過那個花費,不用盤算都知道,要虧本。更何況,他根本連租馬車的錢都拿不出來了。但不賣掉,積壓在手上,更是要虧死。

無奈,他只能就近在荊州城內尋找絲綢店或者當鋪,想平價盤出個幾擔,湊足陸上運輸的運費。

但荊州府也是產絲之地,雖然沒有蜀地多,但價格卻也相差不大。他問了好幾家絲綢店,一聽要出售幾擔生絲,紛紛搖頭:我自己還想賣生絲,你還賣給我?再說,誰都知道長江水路斷絕,運不到上嗨,賣給誰去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後有家絲綢鋪看他連連哀求可憐的模樣,答應收下5擔生絲,不過,那每擔67兩的價格,也只比當鋪高出一成銀子,連他進貨價格的一半還不到。

他和他的內侄夥計,在荊州城裡盤旋了整整三天,也沒找到合適的生絲買家。

第四天,正當他走投無路之時,含著眼淚,自己和夥計每人挑著一擔絲綢,想要將6擔絲綢週轉給那個“好心”的絲綢鋪時,被一名過路的青年書生叫住了。

這青年書生,自稱姓南,正好要在荊州城的碼頭邊開一家絲綢鋪,見他二人挑著一擔生絲,便隨便打聽一下。

沒想到,這一打聽,卻讓李水根時來運轉!

南姓書生當即表示以每擔一百八十兩白銀的價格,將他的生絲全部收購下來。並且,簽訂長期購銷協議,以後,李水根定期運生絲來荊州,去他新開的絲綢鋪找他就行。

李水根大喜!只差給南姓書生下跪磕頭了。

說起來,說是這南老闆救了他李水根一命都沒錯。

而且,最關鍵的是,南老闆明明可以壓低價格,哪怕讓他虧本以每擔一百兩的價格出售,他李水根也會感恩戴德地賣給他。可沒想到的是,南老闆有如此氣度,竟然絲毫不趁人之危,還是以比他成本價高出二成的價格進行收購。

這樣一來,他不但不用血本無歸,還可以賺上二成。可別小看這二成,八十擔生絲,可是他東拼西湊,抵押祖宅才湊出來的,光成本就花了上萬兩。這兩成的利潤,已足足比他原來的全部身家還要多!

而且,據他瞭解,即便是運到上嗨,賣給那些收購生絲的大買辦,不是銷量大的老主顧,不是生絲品質最好,也不會有這個價格。

於是,他連忙答應下來,每兩個月往返一次便送次貨。

這已經是他第四次送貨了。

第一次出售80擔生絲給南老闆,除去運費和一路開銷,他李水根賺了1900兩銀子。

第二次他拿著貨款到手的一萬四千兩銀子,發動自己當地人的優勢,在順慶府很快便組織一批三百擔的生絲,僱了一艘二十料大船來到江陵,兩個月不到,便再次賣給南老闆,賺了9000兩銀子。

第三次,他問過了南老闆,對方說是有多少收多少,他一發狠,不但借了鉅額高利貸湊了5萬兩銀子,還好說歹說從各生絲大戶那裡以先付貨款三成的方式拿貨,直接組織了五大船生絲,合計800多擔,直接淨賺了22000多兩銀子。

三趟生意,四個多月時間,讓他便淨賺了三萬三千兩銀子!

他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有這個好命!

不過,李水根知道,這一切,都是這家不起眼的小絲綢鋪帶給他的。

“總算到了,到了南老爺家的絲綢鋪了。你們都將毛躁的性子給收好了,給我安分一些,誰要是給我惹出事情來,衝撞了伍老爺,別想混了!”李水根大聲地提醒身後跟隨他的三十餘名夥計,想想還是不放心,便只讓一名乖巧的小廝跟著,跳了一擔他精心準備給南老爺的禮物。另外的夥計,便讓他們看好碼頭上滿載絲綢的十二艘船隻。

安排妥當,又拍拍自己身上沾的蠶絲,整理下衣服,這才領著小廝,進入“南記絲綢鋪”。

剛進門,鋪子裡的一名青年便迎了出來,見是李水根,笑著打招呼:“哎呀,這不是李老板嗎,怎麼這次這麼久才來送貨啊?生絲不好收?”

“南老闆,託您的洪福,生絲好收的很。這次是因為鄙人趁著價格低,多收了兩船,因此多費了些功夫。”李水根賠著笑臉,解釋道。

“哈哈,李老板好手段,兩月不到,便又能弄來五大船生絲!這趟,只怕要賺翻了!不過,最近整個生絲行情下滑,湖廣、兩江和浙茳以及兩廣一帶的生絲收購價格,都在下滑,想必李老板這次收貨的價格也壓低了不少吧,所以…..”南老闆提醒道。

“理解理解,南老闆您最是公道,有一說一,絕不會坑老李!這次,還真是價格低了不少,只要130兩每擔了。原本還以為我們蜀地生絲太多,原來卻是全國都是如此啊!南老闆,您看,要不給我150兩每擔算了。”李水根小心的說道,生怕自己的要求過分,惹怒了對方。

“李老板,我們南記是想要長期合作的,價格不能虧待你們這些老主顧。還是按照二成的利潤點,按155兩每擔的價格吧。如今江南開始發生大規模的戰亂,北方中原大地和廣西又發生蝗災,生意不好做,收購生絲的行商少了,生絲價格,我估計還得下跌。”

李水根聽南老闆侃侃而談,不過天下大事,他並不關心,他關心的是南老闆明年還收購他的生絲便成。

“多謝南老闆給如此高價!李某特地託人從川西帶了擔禮物,敬獻南老闆!還希望明年南老闆繼續給老李發財的機會,照顧生意啊!”李水根說出來意。

他越是日進斗金,越是害怕失去這個機會。很明顯,南老闆隨便選蜀地的一名生絲商人送貨,便都能替代他李水根的位置發大財。

因此,他越發感覺自己要為南老闆做些什麼才行,穩固住自己的位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