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

事實上,秦日綱還真有些冤枉了天京的東王楊秀清。

佔領天京城時,太平天國號稱大軍五十來萬,但除掉牌尾三十多萬外,實際能戰的牌面將士,總共也才十六萬餘人。

北伐分兩批派出近4萬人馬,西征又派出2萬3千多人,加上鎮守揚州和鎮江的3萬多人馬,長江水面的水師3萬人馬,天京城內總共也才4萬戰兵,牌尾和各王府親兵等倒佔了不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揚州城前陣子被江北大營攻破佔領,天京城一下直接被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正面夾擊。雖然有從揚州逃回的近2萬太平軍,讓天京城內守軍一下增加到近7萬人,加上這幾個月以來,東王楊秀清又在天京城內招募訓練了3萬新兵,雖然還不能出征,但守城是沒問題的,這樣,天京城內太平軍總共達到近10萬人。

一收到秦日綱派人緊急傳來的求援急報,楊秀清剛好已經調動上萬精兵再次攻奪揚州,調北王韋昌輝率領2萬精兵主持西征之事,攻佔安徽和九江等地。

而天京僅有的太平軍,要防備在城南虎視眈眈的江南大營。然後,便發現天京已經無兵可派,只能再拖延一段時間。

但當聽到秦日綱等北伐將士被困靜海城後,楊秀清才意識到事情嚴重。而此時,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率兵萬餘奉命進攻江北大營,卻久攻不下,楊秀清便命令曾立昌,以及調集京防軍及揚州撤回天京的一部分軍隊,並從安徽西徵軍抽調部分軍隊,組成北伐援軍。

很快,十月底,便湊齊了一萬五千餘人,由夏官右正丞相曾立昌、夏官副丞相陳士保、冬官副丞相許宗揚三人統率。

楊秀清交代,去救老兄弟,救回也不必北伐了,急速迴天京。

曾立昌也知道在靜海的兄弟情況危急,立即北上,十一月初,從浦口經滁州出發,一路北上,直奔天津救援秦日綱等人。

這時,清兵都集中在江北大營,其他的也大多被勝保調至天津府一帶圍剿秦日綱等北伐太平軍,因此,整個安幑幾江蘇一帶都沒有重兵把守,於是,曾立昌領著一萬五千生力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勢猛烈。

幾天功夫,太平軍援兵便穿過安幑宿州,接著又攻克茳蘇的蕭縣、碭山縣境,從豐縣的蟠龍集、包家樓二處渡口,渡過黃河,進入汕東地界。

這時,由於途中皖北、豫東捻軍及清軍潰勇、蘇北魯南饑民、失業民夫紛紛加入,北伐援軍人數已激增數倍,達五萬人。

攻克豐縣侯,曾立昌率領五萬太平軍援兵,又進入山東單縣境內。

這時,單縣縣令盧朝安,聞訊糾集地主團練武裝,前往阻擊。盧朝安伺援軍大隊已過,在劉集、曹馬襲擊了援軍後隊。後隊援軍倉促應戰,犧牲數百人。大隊人馬及時“折回接仗”,鄉勇潰不成軍,被打死300餘人,殘部在盧朝安率領下逃回縣城。

曾立昌又率兵攻打巨野縣城,鉅野知縣朱運昌、學官辛本杶等率團練固守。曾立昌憑其優勢兵力,展開猛攻,終於破城門而入。朱運昌及巨野縣教諭、典史、外委、把總、團練頭目等人均為太平軍擒殺。

署理汕東巡撫崇恩,連忙急報咸豐,言太平軍勢大,銳不可擋,急求調派兵力增援。

但此時哪有兵可以派?除非將圍困秦日綱的勝保大軍或者僧格林沁蒙古鐵騎派去,但這樣一來不是就放走了秦日綱的北伐軍麼?咸豐自然不會這麼幹,於是,咸豐便連下聖旨,急催勝保和僧格林沁不惜代價,強行攻克靜海城,爭取儘快剿滅北伐的太平軍,而後回師向南,再將太平軍援兵殲滅。

同時,咸豐正式授予任命崇恩為汕東巡撫,令其督促汕東境內各州府縣興辦團練,合力攻擊來犯太平軍援兵。同時,也從菏南調集了地方兵勇五千餘人,加上汕東地方綠營兵及團練二萬餘人,佈置在直隸魯北一線,堵截北伐援軍北上,為僧格林沁和勝保大軍進剿靜海的北伐軍爭取時間。

當曾立昌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而這一帶清兵只有少量地方營兵和民團鄉勇支撐防線,兵力極為薄弱,援軍一再攻城陷地,攻克州縣十餘座,佔領東昌府治所聊城,又北上進攻臨清州城。

綏遠將軍善祿、汕東巡撫崇恩兩人合兵一處,共計近三萬人,見太平軍援兵五萬人,不敢正面對戰,都撤入臨清城內。

太平軍援兵越來越多,已達6萬餘眾,逼近臨清城。而臨清城內的一些綠營兵,聞知太平軍援兵來攻,心中倉惶不定,每天都有數十人逃匿。

汕東巡撫崇恩見此情形,知道臨清城不可守,但接到細作報知,這6萬援兵中,只有一萬五千是原來真正的太平軍,其餘的都是一路吸納的捻軍和饑民盲流。於是,便想出一道主意。

當天,汕東巡撫崇恩和綏遠將軍善祿兩人率領城中的三萬清兵,主動撤出臨清城。並且,臨走前,還將臨清官庫裡的銀錢、絲絹布匹等物,全部在城中四處拋撒,造成一片混亂。

等曾立昌等人率領6萬太平軍進了城,近4萬才加入太平軍沒幾天的這些捻軍和盲流,自加入太平軍以來,從未經訓練,毫無軍紀,一見城內到處都是財物,連忙四處哄搶。

曾立昌等人連連下令全部上交,但無人理會。

因為這些新兵大多保留著自己原有組織和領袖,不願服從太平軍首領的指揮和約束,肆意破壞軍紀。

在臨清城內,不但哄搶地上的財物,還搶掠百姓,衝入民宅,殺害城內居民,搶奪財物和女人,甚至,和前來制止的太平軍督察隊對攻。

搶到錢財的新兵們,再也不願北上,反“彼此暗約,千百成群,乘間陸續潛逃”。太平軍將士尾追勸說卻反而被其所傷。

到最後,臨清城內只剩下3萬不到的太平軍,竟然逃走近半。

而這時,臨清城內的糧食和火藥卻早已被崇恩和善祿兩人領兵藏匿或搬走,太平軍援兵糧食、火藥“日益不繼”,造成給養嚴重缺乏,加上不斷有新兵逃走,更是雪上加霜。

汕東巡撫崇恩和綏遠將軍善祿率人在北面援兵的必經之路京杭運河的一處險地埋伏,曾立昌、陳士保、許宗揚三人分為前、中、後三軍分別透過埋伏處時,清兵在河谷兩岸開炮伏擊,將中軍從中間攔腰截斷,槍炮齊發,太平軍倉惶之際,大敗,四散奔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