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

在滿清四面漢歌,咸豐疼痛之際,馮雲山卻是心情大好。

聖國第一條鐵路,曲烏寶鐵路終於建成,要通車了,他經過二天的行船逆水而上,終於抵達韶州府。他要親自參加此次聖國第一條鐵路的通車典禮,在現場與百姓見證與歡慶這一跨歷史的時刻。

這條鐵路以韶州府曲江縣境內位於北江的烏石鎮為中心,從曲仁煤礦為起點,經過梨市鎮到達武江邊,沿武江江岸一路向南,經過韶州府城外,抵達南邊的坐落在北江江畔的烏石鎮。另一端,從大寶山鐵礦為起點,經過十多公裡的貨運專線,同樣抵達烏石鎮。

作為兩線鐵路的終點,還擁有北江碼頭,烏石鎮有著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這也是為何馮雲山將聖國第一鋼鐵廠和聖國克虜伯鋼鐵公司放在烏石鎮的原因。

二月二十八這天,廣東韶州府的烏石鎮上,已經是彩旗滿天,整個鎮子都是一片彩色的海洋。駐守在烏石鎮的地方駐兵甲十八旅,更是全體執勤,站立在烏石鎮全鎮以及鐵路沿線嚴密守衛,生怕有人破壞。

曲烏寶鐵路通車典禮於今日中午午時三刻準時開始,其實對馮雲山來說便是吉利的十二點二十八分而已。

這次,不但馮雲山自己親自來了烏石鎮,他還下令,讓聖王王府一幹官員,還有討虜軍總參謀部、各州府知府,還有些副縣長之類的,全部來到了烏石鎮,現場觀摩中華大地上的第一條鐵路通車。

馮雲山想的便是,用直觀的、震撼的方式,撞擊這些一直處於閉塞環境的人們,用呼嘯而來的火車,滾滾濃煙,衝擊他們的心,給他們帶來工業文明的誘惑。

馮雲山在約翰.福布斯和約翰*雅各布*阿斯特三世的帶領下,由劉勝邦等聖國官員陪同,一同來到位於烏石鎮西南鎮郊的鐵道旁邊。

只見一片開闊之地,七八道鐵軌延綿向遠方,一眼望不到頭。

“聖王殿下,這便是烏石鎮的貨運站臺。一共八道鐵軌,可供八輛火車停放靠站,裝卸貨物。”約翰.福布斯指點著鐵軌,一臉自豪地說道。

“不錯!兩位約翰先生辛苦了!”馮雲山也是興奮,這鐵軌,就跟後世自己見到的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水泥枕變成了枕木,鐵軌與鐵軌連接處,也是用巨大的螺栓鉚釘固定,鐵軌更是厚實無比,一看便是好東西。

看來,自己投入的銀兩多,這些美國佬也捨得用材料。加上這是第一條鐵路,美國佬還想著後面的生意,要給自己留個好印象,活是幹得不錯。

“聖王殿下,這條鐵路,全長71.4公里,比原規劃的,多了300米,稍有誤差,不過,這個成本費用還是按原規劃的計算。整個工期,我們美國中部鐵路公司花了半年不到的時間,完成了整個鐵路的修建。”約翰.福布斯介紹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馮雲山點點頭,這個工期,確實算快了。他知道,這也是因為工務部的主事程恆生出了大力氣。前段時間,他可沒少接到韶州新任的知府任為琦的告狀,說工務部的主事程恆生領著一幫討虜軍將士將鐵路沿線的百姓農田、民居強行損毀,不給百姓搬遷時間。

馮雲山知道這拆遷在後世便是個老大難問題,便告誡韶州知府任為琦要好好配合,一切都為這條鐵路讓道,任為琦這才作罷,睜只眼閉只眼地讓程恆生領著人,三下五除二地將規劃中的鐵路沿線全部清理出來,這才確保了鐵路在五個月時間便修建完成。

想到這裡,馮雲山讓跟隨身後的王闓運將程恆生叫來,當面褒獎了一番,讓原本因為是滿清降官的程恆生,激動不已。

……..

比程恆生更為激動的,是鄭大將,一個烏石鎮上原生土長的鄉民。

鄭大將祖祖輩輩都生活在烏石村,到鄭大將這代,已經變成了獨苗一根。由於家道敗落,鄭大將只有三畝劣等的水田,家境貧寒,前年,體弱多病的妻子連小孩都沒生下,便染病故去之後,家中便只剩下他一人獨守,日子過得很不如意。

鄭大將不是沒想過再娶一房,但家中只有三畝劣等水田,每年的出產勉強夠他一個人的伙食,要不是他在農閒時分在烏石鎮上幫人家做些零工,根本連豬油和鹽都吃不起。如此便耽擱下來,眼看年紀已經快三十來歲,卻還是孤身一人。他倒是沒什麼,可鎮上鄰里鄉親的風言風語,嘲笑他們老鄭家要絕後了,這讓他實在受不了。

他渴望能賺些錢,再續一房親事,生個兒子給鄭家添上香火。但這可是需要一筆不少的費用!

去年九月裡的一天,正當他愁眉苦臉地從旁邊的北江中一擔擔挑水,倒入三畝水田,辛苦澆水時,數十人過來。

其中一人當大官模樣的人,自稱是叫程恆生,乃是聖王王府工務部主事,說是這裡要修建鐵路,帶領一幫工務部的官員和洋人前來測量,按照他們的規劃,鄭大將的三畝水田正好在他們的貨運站臺範圍內。

鄭大將有些不明白,什麼是鐵路?什麼貨運站臺?跟我鄭家的水田有什麼關係?

那個叫程恆生的大官,解釋半天,鄭大將才明白,他們要將自己的三畝水田和旁邊的山、荒地全部買下,用於修建叫鐵路的東西。他們給的價錢,比鄭大將知道的行情還要高出四成,鄭大將自然沒有意見。

他這三畝水田說是水田,實際上根本就是旱地。只不過離北江近,方便取水,才勉強算作水田。可他家窮,買不起長長的水車,只能自己每天擔水,辛苦累死不說,禾苗還長得不好。能高價賣掉,自然求之不得。

於是當天,他們便在賣田契書上按了手印。

第二天,他本想再在烏石鎮旁邊打聽下重新買些好一點的水田,卻突然發現,這烏石鎮方圓幾里,根本就沒人賣田了。整個烏石鎮,彷彿都被一家叫南洋公司的買了下來。不是修建鐵路,便是拆遷擴建第一鋼鐵廠和建設一家叫聖國克虜伯鋼鐵公司的作坊,只不過,這些作坊還真大,竟然佔地幾里十幾裡。

三天後,鄭大將來到烏石鎮裡的鎮公所,發現整個他們烏石村上百人都擠在這裡,其他人跟他一樣,都是被徵用地,不是水田,便是旱地,要不就是祖宅,吵鬧不堪。

鄭大將一打聽這才知道,卻是鎮公所的人挨家挨戶做了思想工作,提前替南洋公司幾乎將整個烏石鎮都買了下來。

幸好,烏石鎮的村民都還算老實本份,沒人耍潑,加上南洋公司出的價格也很高,又是鎮公所出面,南洋公司順利地將閒散土地都拿到手。

鄭大將拿著賣田契書,在鎮公所內南洋公司的人手中,拿到了123兩白銀。並且,鎮公所的副鎮長告訴他,因為他家的水田全部被徵用了,導致他失去了生活來源,因此,南洋公司提供了一份工讓他做。

鄭大將大喜,忙問是什麼工?

副鎮長告訴他,工作比較辛苦,但薪俸很高,沒月有近二兩銀子,包吃住,便是南洋公司修建鐵路,需要大量幫工,問鄭大將願不願意去。

鄭大將當然願意。他正愁買不到水田,失去生活來源憂心。不過,他又有些擔憂地問,這份工能幹長嗎?

副鎮長耐心地告訴他,只要好好幹,肯定能幹很長時間,說不定能還能轉為南洋公司的正式員工。

鄭大將滿心喜悅,回頭一看,烏石村的鄉鄰們,人人都領到了大筆銀子,鄭大將甚至看見田地也在河邊的鄭大麻子,竟然是扛著銀子回家的。

不管怎麼樣,得了這麼多銀子,鄭大將歡天喜地將這123兩現銀用布袋捆好,抱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