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

廬鳳道員張光第接到李鴻章攻陷長毛賊兵佔領的含山縣城,大喜過望,當下命人抬轎從東關趕往含山城,一路上嫌棄轎子太慢,又捨棄轎子騎快馬,領著一干親信抵達含山城。

一進城,坐鎮縣衙的張光第,馬上接手含山的治理。他先是起草一份報捷文書,將自己如何指揮若定,親臨含山城外擂鼓激勵清軍勇士,在李鴻章的大力協助下,一舉擊潰城內賊兵,佔領含山城,總之,寫的活靈活現,讓人看了猶如親臨戰陣,拍案讚歎不已。

送走捷報後的第三天,安幑巡撫福濟傳來訊息,將張光第和李鴻章好好地誇讚了一番,透露說,他向朝廷奏請褒獎張光第和李鴻章兩人,推舉張光第為安幑按察使,推舉李鴻章為廬州知府,再過半個月,朝廷褒獎的訊息便會下來。

張光第倒還算好,但李鴻章就屬於跳級躍升了。看來,這安幑巡撫福濟,倒也清楚攻佔含山城主要靠李鴻章。

張光第和李鴻章兩人大喜,歡欣雀躍不已。張光第當即下令,繼續率兵攻打和州州城。

這回,張光第準備親自領兵。

李鴻章輕易便攻克含山,讓他感覺這長毛賊兵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厲害。加上如今己方數千兵勇,要攻佔只有二千餘守兵的和州城,想來也不會出什麼意外。

於是,張光第讓李鴻章鎮守含山城,他率領原本自帶的二千綠營兵和一千五百勇壯,再加上李鴻章率領的含山團勇五百餘人,合兵四千,便徑直往東攻往和州城。

張光第乘坐官轎,一路走走停停,含山至和州幾十裡路,竟然走了二天還未趕到,行蹤早就被和州城內的主將何雅林探知。

第三天上午,張光第率領四千兵勇,散亂無章地經過一片山谷之時,忽聽數聲炮響,山谷兩旁的半山腰上,槍炮聲大作,二千太平兵竟然埋伏在山間,居高臨下,朝山谷中道上行軍的清兵瘋狂開火。

也就半柱香的功夫,太平兵開了一輪火槍火炮,便立刻推動巨石,從山妖滾落下來,砸死砸傷清兵勇壯無數。

張光第本想仗著人多,還想組織清軍反擊,不料數百綠營兵和上千勇壯沒等他指揮,便亂糟糟地一鬨而散,往回逃竄。張光第一下便亂了方寸,只得也率領剩下的一半兵勇,跟著前面逃走的清兵,抱頭鼠竄,往含山城方向敗退。

而太平兵還不死心,在主將何雅林的率領下,衝下山崗,朝敗退的清兵追擊。

平時缺乏訓練的綠營兵和勇壯,此刻只恨不得多長兩條腿。可此刻是山地,馬匹也難行,慢慢地,在後面的清軍便被急追而來的太平士兵追上。

其實太平軍將士也是新兵居多,戰力也好不了多少,只不過,此刻太平軍卻是士氣高漲,攻勢如潮,齊聲吶喊進攻。而清兵則一敗而退,毫無士氣可言,跟隨著率先逃跑的人,只想著逃跑,卻由於訓練不足,反而被託著鳥銃、手執長矛和牌刀的太平軍將士追上,一面倒的砍殺。

清兵根本就沒想過還擊,只是想著比其他的兵勇逃得快便行。

於是,可憐被幾名親兵攙扶的張光第,累得氣喘吁吁,為了活命,強行疾奔。但他一向養尊處優慣了,加上肥胖的身材,眼看就要被太平軍追上,在危急關頭,一名從老家便跟隨的親兵將自己衣服脫下,和張光第換了身衣裳。

那名親兵被太平兵誤以為是滿清大官,當場被抓,倒讓張光第暫時逃過一劫,和另外兩名親兵一道,偷偷躲在草叢裡。

正當太平兵包抄過來,眼看就要發現張光第時,一聲號響,從兩旁山間殺出兩隊練勇,正是李鴻章率領的合肥和巢縣兩地團練,槍聲大作,數百發鳥槍齊射,當場便射死射傷近百太平軍將士。

太平兵一看,覺得中了清兵的埋伏,也無心戀戰,奪路而逃。李鴻章打慣了順風仗,下令手下追擊。

李鴻章剛想也往前追去,忽地聽見有人叫喊:“漸甫賢侄,快來救為叔!”

李鴻章扭頭一看,這才發現渾身破爛不堪,身穿普通兵服的張光第,躲在草叢裡,狼狽之極。

李鴻章連忙命人將之扶出來,道:“道臺大人,此刻賊兵逃竄,正是追擊的好機會。不如與鴻章一道殺敵,以報今日之仇?”

“賢侄千萬莫追!長毛賊兵狡詐無比,為叔正是不小心便中他們詭計。還是先回含山城,緊守門戶為好。”張光第已經嚇破了膽,連連搖頭,勸阻李鴻章。

“大人,不如鴻章派人將您送回含山城,鴻章率兵先追,若是不敵,再返回含山城。”說完,也不管張光第答不答應,拔腿便走,率領手下團勇朝太平軍猛追不捨。

何雅林見清兵追得急,太平軍又毫無戰意,無奈之下,下令棄了和州城,率領逃回的一千五百餘名太平軍士繞和州州城而不入,直接趕往長江邊,坐船返回太平府當塗。

李鴻章率領二千餘團勇輕而易舉地入了和州州城,還抄沒了太平兵因逃走匆忙,沒來得及帶走,儲存在州衙內的聖庫中的財寶。

這次,李鴻章沒有再通知在含山城裡的張光第,而是命人將抄沒的財寶中,選取了幾樣貴重珍奇的,用最快速度送往正從鳳陽府城趕往廬州城的安幑巡撫福濟,至於捷報內容,卻只字未寫,只是讓信使將佔領和州的來龍去脈,都口頭告訴福濟。

半路上的福濟大喜,當場停下行軍,揮毫寫下一份激越的捷報,向朝廷和鹹豐帝報捷。至於到底是誰的功勞,福濟不在乎,反正都是在安幑治下,都是他福濟的功勞。

而這邊的張光第,聽說李鴻章率領團勇攻佔了和州城,他馬上故技重施,連忙趕來和州,又寫信急報安幑巡撫福濟。只不過,此次他卻失算了,李鴻章的信使早就將這發生的一切都稟報給了福濟。而且,福濟早就寫好了捷報奏摺,上報了京師。

先入為主的福濟一看張光第的急報,心中敞亮無比。既惱怒於張光第的無恥,明目張膽地搶奪李鴻章的功勞,又對張光第的無能深感失望。特別是這次,若是沒有李鴻章不放心,跟隨張光第之後出兵,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兵敗如山,連含山都要重新被長毛賊兵佔去,更別說能克復和州州城了。

福濟將張光第的奏摺扔在一旁,置之不理。

幾天後,咸豐的聖旨下來了。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考績報循良之最,用獎臣勞;推恩溯積累之遺,載揚祖澤。爾李鴻章,乃安幑合肥縣人氏,錫光有慶,樹德務滋。嗣於國家危亂之時,奉命於家鄉辦理團練,有功社稷。錫之敕命。於戲!其父李文安,官至刑部督捕司郎中,有穀貽子,發幽光而丕彰潛德。制曰:冊府酬庸,聿著人臣之懋績;德門輯慶,彰顯子弟之眷鄉。特遷李鴻章為廬鳳道員兼廬州知府,興辦團練;其父李文安加封道員銜,協辦團練。希爾等齊心合力,共討洪賊!旨意讀罷,望詔謝恩,大清咸豐四年初春,欽此。”

李鴻章連忙跪拜謝恩,山呼萬歲!

他從正六品虛職一下被提升為正四平實缺道臺,還兼任省府治所的知府,可謂一步登天,榮耀之極!

不過,廬鳳道員的位置不是張光第的麼,怎麼會?李鴻章有些奇怪。

與此同時,張光第也含著憋屈的眼淚,磕頭謝恩:他因畏戰,被免去廬鳳道員之位,貶為廬州府同知。

張光第想不到,一天之內,世事劇變,他竟然會成為李鴻章的下屬,欲哭無淚,想死的心都有了。不過,形勢如此,聖命難違。

聖旨下發的第二天,他便急匆匆地從稍微安全的含山城來到和州州城拜訪李鴻章。

“漸甫賢弟啊,此番真是恭喜啊!張某早就說過,漸甫賢弟才華橫溢,知兵事,如今果然一遇風便化為虎。萬歲爺真是知人善用。”張光第強自忍住,諛笑著討好李鴻章。

“哪裡哪裡,都是撫臺大人提攜,萬歲爺洪福,才讓本官立了些許功勞。還要多謝張大人一路扶持才是。”李鴻章心中充滿快意。

“漸甫賢弟啊,您身為廬鳳道員兼廬州知府,日理萬機,非常需要校看時辰,為了更好地圍剿長毛賊寇,還請大人收下此表。”說完,張光第有些肉痛地奉上他把玩許久的西洋金錶。

“張大人見外了,如此貴重的西洋寶物,如何使得?本官不能收啊。”手中卻跟以前的張光第一般,早就將金錶抄在手裡。寶物送而復返,還發揮了作用,李鴻章心中的酸爽,其實用言語能形容?

見李鴻章這般作態,張光第心中早不知如何暗罵,表面上卻喜悅連連,胖臉上笑得眼睛都找不著了:“漸甫賢弟,聽說您合肥老家的家產全被長毛賊兵抄沒,為兄恰好手頭上有些積蓄,送些俗物,還望漸甫賢弟不要推辭!”

說完一拍手,門外幾名親隨挑著幾擔子白花花的元寶,怕是有三四千兩之巨。此刻的張光第,臉上笑得肉都在抖動,到底是高興還是心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鴻章卻滿面春風,一把抓住張光第的胖手,笑了:“張大人忠君愛國,是為我輩楷模啊!來人吶,還不快將將張大人捐獻的團練兵餉好好收下。”轉頭又朝張光第道:“多謝張大人!”

見李鴻章將自己送他私人的財物變成了自己捐獻兵餉給他興辦團練了,張光第笑都笑不出來了:也太欺負人了!

不過,面上,卻又是一副猛誇,但心中,暗恨不已。

不管怎麼樣,李鴻章算是一步登天,飛黃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