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

自從大半年前,分得了水田,榮家從此有了奔頭。

不但榮家,整個村裡皆是如此。

原本,他們獅子鋪的百餘戶人家,總共才二三百畝不到的水田,除了三四戶人家有十餘畝水田,其他的都是兩三畝田,甚至像榮家這樣,只有一畝多田或者根本就無田的人家,不在少數。

窮哈哈的村子,貧苦的百姓,突然間變了樣。原本都是靠租種鄰村的田地生活,如今忽然自己有了幾畝地。整個獅子鋪的百姓,個個都臉上笑開了花。

自己的水田,種出來的糧食,上交少量的糧稅給鎮公所後,剩下的大頭都是自己家的。這樣的日子,不正是祖祖輩輩盼了幾輩子都盼不到的事情嗎?

榮維善一家也跟村裡其他人家一樣,忽然間有了盼頭。

一分到田,便忙開了,全家上陣,將水田給翻了一遍,又從鎮上賒了點油菜種子,趕緊種上油菜籽。同時,在上坡上,房前屋後地開始積肥。

雖然暫時還是沒有收穫,但這人有了盼頭,就是完全不一樣了。靠著鎮公所送的那袋米和半袋面,因為要支撐到開春有收成,榮維善仍然是每天吃九成野菜半成米的湯水,肚子咕咕餓得直叫喚,但卻渾身充滿了勁頭。

而就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鎮公所又推出修水渠和修鎮道的事情,讓各家各戶出勞力幫忙,不包吃但每天以一斤半米結算。

大喜過望的榮維善,忙勸止了榮母不要再摸著紡紗織布,自己跟村裡一群壯年一道,去鎮公所報到,參加修水渠、修鎮裡的道路。

靠著這每天的一斤半米,榮維善一家四口終於可以喝個半乾的粥飯了。每天傍晚下了工,用布袋領著一斤半的米回家,看著弟弟妹妹歡欣雀躍圍攏來迎接自己的時候,榮維善感到作為一家頂樑柱,能給家庭帶來溫飽的快樂。

就這樣熬過了開春。

榮維善正愁著沒錢買穀子做種,鎮公所的副鎮長又下到村裡來,通知每家每戶都可以先從鎮公所的倉庫借穀子做種,還派鎮上的農民教習所裡的教師,教導村裡人育種的技巧,兼帶著還讓大家跟著學習認識了幾個字。

在鎮裡農民教習所的教師幫助下,榮維善和村裡的百姓都育好了秧苗。那段時間,榮維善每天看到那一小塊長勢誘人的秧苗,綠油油地生長著,他心裡也癢癢的。

春天真好!

很快,榮維善帶著弟弟妹妹一道收割了種在田裡的油菜籽,打了近二百斤油菜籽,留下五十斤榨油自家吃,其餘的,榮維善都賣給了鎮公所的典庫,哪怕是鎮公所的買價比鎮裡市集上要便宜十文錢。

榮維善是個感恩的人。

鎮公所幫了他們榮家這麼大的忙,他覺得不能因為售價高,便將油菜籽賣給別人。

收割完油菜,便要插秧種植早稻了!

因為榮母眼睛看不見,弟弟妹妹又太小,榮家就榮維善一個勉強算得上是壯勞力。開墾幾畝水田,已經來不及了。這時,駐守在村裡的鎮公所裡的副鎮長,又從別的村借來兩頭牛,借給村裡人家輪流翻地。

驚蟄一聲雷,伴隨布穀鳥聲聲啼叫,榮全家出動,終於將家中的四畝八分田的秧苗都插好了。

緊接著,便是每天辛勤的勞作,四畝多田,榮維善重複在間苗,除稗草,澆糞肥,灌水等勞作之中。每天揮灑著汗水,卻笑容滿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秧苗一天天長高長壯,變成了稻子,拔節,開花,抽穗……,榮維善心裡那種喜悅,無以言表。

如今已經是五月裡,東安位於湘南,水稻成熟較早,榮家的早稻已經開始抽穗了。

這天,榮維善剛從地裡勞作回來,忽聽弟弟妹妹跑來說:“大哥,有大喜事!鎮上鎮公所旁邊,成立了一家醫務所,有一名醫師,是從永州府城分來的,聽說醫術高明,鄰村的失明的婆婆據說去看了下眼睛,竟然治好了!明天咱們把娘也送到鎮上的醫務所去看看吧。”

“真的?”榮維善大喜,最近每天在地裡勞作,早出晚歸,都沒聽說鎮上有什麼訊息。“醫務所,是坐堂大夫還是郎中?若是真能將娘的眼睛治好,可就太好了。行,明天就送娘去鎮上看看。正好,賣油菜籽的錢,還掉以前的舊債,還剩下一點。”

“不去!娘都這把年紀了,看不看得見有什麼關係。剩下那點賣油菜籽的錢,都攢起來!老大,再過一兩年,你就該娶房媳婦了,要攢點錢早做準備了!”榮母卻從裡屋出來了,反駁道。

“娘,你您就聽兒子的。兒子寧願不要媳婦,也要將娘的眼睛治好。”此刻的榮維善,語氣堅決,不容質疑。

次日,三兄妹陪著榮母,來到了鎮上,走進位於鎮公所旁邊的醫務所。

從進醫務所的那刻起,榮家三兄妹,便將心都提了起來。看病的人還挺多的,排了近一個時辰,才輪到榮母。

“老嫂子,你這眼睛,沒瞎,就是白雲過多,常年在昏暗的燈光下用眼過度,導致一段時間看不見,不過,幸好你來治,再晚點,就難說了。”一名身著白色袍子的中年人,正是醫務所唯一的一名醫師,給榮母把了把脈,又翻看了眼皮,說道。

榮維善激動地大叫道:“大夫,你是說,我娘的眼睛能治好?那趕緊給我娘治吧,只要能治好,多少錢都沒關係!”

醫師笑道:“放心吧,我肯定用心治。你娘這眼睛,應該能好。再說鎮上不行,還可以去縣裡,府裡。至於錢,你不用擔心,這是聖王王府設立的地方醫務所,都是不以賺錢為目的,為百姓治病的善舉,不會多貴的。”

說完,醫師又看了看榮母舌苔,定神寫下幾幅方子,道:“今日是趕集之日,有些繁忙,呆會稍微空閒點,你們再來醫務所找我,交錢抓藥。回家敷在眼睛上,再內服一些,當可重新明目開眼。”

榮家一家人又等了一個多時辰,終於付錢拿藥。

“合計四百七十八文!”醫師遞過兩包藥包。

“什麼?這麼便宜?”榮母忍不住叫了起來。她不想來鎮上看病,就是怕看病太貴,將一家子又欠債累累。當初榮父臥病在床的時候,每次抓藥,便是一兩二兩銀子,哪怕半個月抓一次藥,也很快便將家中存錢花光,還欠了債。

可沒想到,這鎮上的醫務所竟然這麼便宜!

榮維善也很是吃驚,心中對於醫師說的聖王,更是滿心嚮往:什麼時候,這輩子能見一見那位聖王就好了!

除了感恩,榮維善發現自己更多的是崇拜那位聖王。這是一位怎樣的偉人,怎樣的善心,才會如此對待像自己這樣的貧苦百姓。更何況,能讓獅子鋪這種窮鄉僻壤都執行他制訂的政策,可見他的影響力!

三天後,榮母喝完最後一碗藥湯,拆開敷在眼皮上的草藥,在三個兒女的期待中,睜開了眼睛。

“我兒,娘真的又重新看見了!”榮母的眼睛不再白雲一片,雖然視線還有點模糊,但的確看見了三個兒女:“老大,你都長這麼高大了!老二,你也壯實很多了。老三也長大了些。都好!”

榮維善一聽榮母這樣一說,激動得心都彷彿跳了出來:“太好了!娘,您真的又能看見了!”

弟弟妹妹也歡呼起來,榮家一片歡笑。

而正在這時,鎮公所接到縣衙的通知,說是聖王決定對討虜軍擴軍,要在整個聖國裡的從15歲到45歲以內的青壯年裡面,招收新兵。而東安縣,因為以前沒徵過兵,名額較多,有二百三十個名額。

很快,鎮上警務所裡的警師,帶著兩名警員,來到各村宣傳了一番。

榮維善是傍晚時分,從田裡勞作回來,才得知訊息的。

當晚,榮維善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