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

想到這裡,馮雲山暗道要儘早安排人手,儘快蒐集緬甸方面的情報才行。

對於這些降官,一直不肯提及的大理的那支農民義軍,馮雲山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他也不想追究了,民族的問題,自古以來都是最難解決的,直到後世那個好時代才能徹底解決,馮雲山自問自己還是難以做到那種程度。

但不管怎麼樣,佔領自己想染指的地盤就是不行。何況,根據馮雲山知道的歷史,自從大理的農民起義之後,戰亂頻繁,加上後來起義軍被滿清十萬大軍剿滅之後,又對起義的一些地方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導致芸南全省原本的七百萬人口,經過三十年後,竟然下降到三百萬人口,人口損失一半還多。

想著這些日後都是中華兒女的兄弟姐妹,馮雲山便有一股莫名的悲憤在胸口,血腥殘暴的滿清旗人,除了屠殺農民起義軍,還不分老幼的屠殺無辜百姓,惡行簡直令人髮指到了極點。自己有義務,也有責任,更有能力制止這一悲劇發生!

“吳大人,本王得收到訊息,說是前陣子大理的一名叫杜武秀的農民首領,率領十餘萬農民起義,佔領了大理府城,其義軍還佔領了順寧、雲州、蒙化、趙州、太和、賓川、永北等十餘個州縣。不知他們因何起義?能否招安啊?”馮雲山朝眾降官問道,想了想,又轉向李開芳和羅瓊樹道:“除此之外,芸南一省之地,還有那些地方沒被我聖國佔領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振棫嘴巴張張,想說,又不說,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最終還是他的副手,布政使桑春榮站起來道:“吳大人,我們都已不是滿清之臣了,還有什麼不敢說的?”

轉頭朝聖王一禮,道:“聖王,還不是因為一些地方官紳勾結官府,想要搶佔那些人佔領的礦場。而且,地方官吏徵收稅賦實在太重,苛捐雜稅讓那些農民活不下去,自然造反了。”

桑春榮因為是監察御史出身,又做過臨安府的知府,從貴洲按察使升任芸南布政使,對州縣的那些事情比較瞭解,性格也是嫉惡如仇,早就看不慣滿清官場的種種齷齪,因此直言不諱。

羅瓊樹咳嗽一聲,跟著說道:“聖王,目前整個芸南之地,除了聖王剛說到的杜武秀義軍所佔那些大理府及其周邊外,還有西北角的麗江府、最西端的騰越廳、永昌府和西南端的順寧府以及普洱府,再加上後來又被清妖的芸南提督文祥領兵佔領的楚雄府城。這六處地方尚在清妖的掌控之下。不過,主要有四處兵力,一是鶴麗鎮剩下的二千兵力,駐守在麗江城;二是騰越鎮三千兵力駐守在騰越治所騰衝城;三是普洱鎮的二千兵力,駐守在普洱府內各縣;四則便是楚雄府城的芸南提督文祥的三千兵力了。其餘的,都是零星駐兵,已經不足為慮。”

桑春榮聽到這裡,站出來道:“聖王,桑某與那普洱鎮總兵李錦文有舊,若是聖王信我,桑某願至普洱城,說服李錦文歸降聖國!”

馮雲山大喜,誇獎道:“好!那就勞煩桑大人跑一趟普洱!若是能勸其投降,算是大功一件。”

轉頭又朝李開芳道:“這樣,李師長,你派一個班的將士保護桑大人安全到達普洱。”

李開芳連忙應允。

“至於其餘的三處清軍兵力,吳大人,便由你等幾人聯名寫信勸降他們,羅師長,你派人連夜送去。若是歸順聖國,自然一切都好,若是頑固不化,妄圖抵擋,便由你率領甲六師立即攻打,務必在四個月內將之全部殲滅,佔領整個芸南。”馮雲山下令。

對於大理的杜武秀,他準備親自寫信,勸其歸降聖國。當然,若是不降,馮雲山也不會客氣,即便是說擁兵十萬,但對於已經血戰過二年的討虜軍甲二師萬餘將士,也絲毫不懼。

估計那幫農民義軍,連鐵器的兵器都配不齊,何況討虜軍手中已經半數是洋槍,若真是開戰,馮雲山可以想象,簡直就是一邊倒的屠殺,所有馮雲山絲毫不擔心打不過,只是擔心對方真要選擇對戰,會無辜妄送許多人的性命。

命令一下,眾人按令行事。

帶降官走後,馮雲山又召集李開芳、羅瓊樹、王闓運、範汝增和曾玉珩以及時刻陪伴在身邊的劉勝邦,佈置起來。

馮雲山首先讓羅瓊樹準備集結甲六師的大半兵力,準備攻打在楚雄府城的芸南提督文祥所率清兵。

“此人是滿旗人,斷難投降,為多消弱滿清的兵力,羅兄弟,你提前派人在楚雄府城的北面,定遠和廣通一帶,埋設好一定兵力,本王懷疑他一聽到討虜軍要攻打楚雄城,便會趁亂逃走,北逃四汌。”

羅瓊樹忙道:“聖王放心,羅某必定讓其插翅難逃。”

馮雲山又讓羅瓊樹剩下三千兵力,鎮守昆明,以防萬一。其餘的,則在曲靖、東川和昭通等府城駐紮,嚴防貴洲、四汌等清兵來救援。

其餘州府,交給乙十七旅分成幾個團和營,分開駐守。

同時,因為缺少兵員,馮雲山又下令,調遣廣西境內的駐兵前來芸南鎮守。還讓羅瓊樹安排人員,在佔領區域內徵本地兵員,充任地方駐兵,維持秩序。

這些投降的降官,馮雲山已經有了安排的打算:

芸南巡撫吳振棫,準備帶他回廣州,在王府內熟悉下聖國環境後,另行安排。

芸南布政使桑春榮,經過瞭解,其人為官清廉,對滿清也有不滿,算是一名幹實事的清官,馮雲山準備任命其為聖王王府駐芸南省特使,行使芸南巡撫職務。

芸南鹽法道員王成璐為、糧儲道員徐豐玉兩人為聖王王府駐芸南省副特使,協助桑春榮理順芸南政務民事。

其餘的芸南按察使張印塘、芸南學政吳存義、芸南知府鄧爾恆、徽江知府紀海明、武定州知州徐進等人,全部帶回廣州,經內務部統一培訓後,再行安排職位。

對於昆明城內投降的這批清兵,一些被強行徵兵的芸南本地青壯,若是不願再當兵,便分發少量銅錢,讓其自行歸家。其餘的,全部留下,交由李開芳帶領,調出昆明城中,來到滇池邊呈貢縣,進行整訓練兵,準備將其選出一萬餘人,重新組建一支勁旅。

而被淘汰不適合當兵的,馮雲山準備讓其修路,重新整修茶馬古道。不過,這些都要等王府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派地方官員來芸南就任以後,再行安排。

馮雲山的計劃是,以昆明旁邊的路南州石林為原料基地,建造一間大型水泥廠。而以這燒製的水泥,混合碎石渣,澆築路面,分段徹底重新整修茶馬古道,將這古道變成後世那種真正的“馬路”,讓茶馬古道能快馬通行。

當然,馮雲山知道這不是幾個月或者一年能完工的,但有了這上萬的民壯,加上芸南的錢糧支撐,馮雲山有信心將其修好。到那時,換來的運輸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節約,必定划算,只不過,後世將不會有“茶馬古道”這一旅遊古蹟了。

然後,馮雲山又親自寫了封勸降信給大理城內的杜武秀,勸說其歸降聖國。

前世的歷史上,這個杜武秀可是喊出了“遙遵太平天國為南京之召號,革命滿清”的口號,其人野心並不是特別的大,一直未稱王稱帝,並且,其人有些優柔寡斷,重情重義,說穿了,有些爛好人,對背叛義軍的手下馬如龍等人也一再留情。並且,對大理城內的百姓和部下非常看重。這是弱點,但對馮雲山來說又是機會。

於是,馮雲山以太平聖國聖王的名義,要求杜武秀率領農民起義軍歸順聖國,接受聖國的改編!馮雲山承諾,保證大理軍民的安全,願意繼續當兵的,按照聖國討虜軍的規矩,改編後享受討虜軍同樣待遇,不想當兵想要回家的,每人100文錢的盤纏,回鄉後由聖國地方政府分配土地。

杜武秀手下各部下,均承諾妥善安置,可出任討虜軍中中層軍官,或是在大理騰越等府任地方官吏。

圍堵杜武秀沒有安排。

四天後,杜武秀的特使騎快馬趕至昆明,送來他的親筆回信:杜武秀願意率領大理義軍十萬兄弟姐妹,歸順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