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

這些已經建成的磷肥廠,產量還不是太大,但也比廣州府南海縣境內小茅嶺處的聖國第一磷肥廠每月產量一百噸——這個噸劉長佑還用得不大習慣,他更喜歡換算成斤,也就是每月20萬斤——可要大得多。

這聖國第一磷肥廠以前還只是建成一個小規模的試驗裝置,先行生產出來,如今也在擴建,只不過小茅嶺的磷礦石產量嚴重不夠,需要從最近發現的廣西梧州府藤縣繡江邊的大旺墟磷礦運礦石過來。

已興建的其餘十五個磷肥廠,平均每月產磷肥也有50萬斤。

而這個瀏陽磷肥廠,因為附近的磷礦產量很大,很容易開採,更是一開始建廠的時候就規模較大,如今投產每月能達300多萬斤,差不多平均每天有10萬斤的磷肥生產出來。

可就是這樣,長沙府還是覺得這個磷肥廠建得小了,上報聖王要求再擴建,聖王派自己過來,便是來摸清磷肥的效果如何,落實到底要不要擴建磷肥廠的事情。

經過前陣子一個多月的瞭解,又親自試驗,劉長佑已經確定了這磷肥還真是一個寶貝!他也聽聞,從湘鄉一帶傳來訊息,百姓親切地稱呼這磷肥為“聖肥”。他不由感嘆,這聖王親自一力推廣的肥料,又如此神奇,還真是很適合這個聖肥的稱呼。

華夏這個國度,自古以來便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

他心裡清楚,單這個聖肥,便足以很大程度地解決部分食物問題。

每畝水田撒些磷肥,便可以顯著增產百分之二三十以上,一畝若是增收一石,那萬畝就多收萬石,而整個長沙府、整個聖國,有多少萬畝田地?

可以想象,如果將這磷肥普及開來,會多出多大巨量的糧食,會引起這個古老的國度何等的震動,劉長佑甚至推測,說不定這個聖肥能將整個華夏百姓的生存狀況都給全部改變了。

因為,一旦這個磷肥大規模應用起來,不說所有的田地種植的莊稼,都能增產百分之五十,即便是只增產百分之三十、二十,就能多養活一億的人口。

而且,他已經斷定,即便是聖王和聖國不對聖肥重視,這個情況肯定也會發生。原因無他,實在是,這磷肥太受百姓的歡迎了,供不應求,百姓自發也會讓這磷肥大規模使用,促使糧食的大量增產。

如今聖王又一力推廣使用這聖肥,加大生產,單單這一點,便能讓聖王在百姓的心中達到頂峰。而自己,也將因為跟隨聖王,促成這項偉大的普及聖肥的行動,成為名垂青史的功臣!

想到這,一向沉穩的劉長佑也不禁激動起來。他連忙召集瀏陽縣長和瀏陽磷肥廠廠長等人員,要求將瀏陽磷肥廠再次擴建,同時提高瀏陽七寶山磷礦石的開採量,以滿足擴建後的磷肥廠生產所需原料。

劉長佑的要求是,將瀏陽磷肥廠每月的產量達到540萬斤,差不多平均每天生產18萬斤,也就是每天90噸的磷肥出來。

這個量在劉長佑看來,已經是一個超級大廠了。他可能永遠也不知道,這點產量,對於從後世過來的馮雲山來說,習慣了以萬噸位單位,對於這點產量,根本就激動不起來。

也對,整個長沙府,80多萬戶,520萬口,1500多萬畝耕地,瀏陽磷肥廠一年產的6480萬斤磷肥,平均攤到長沙府的耕地上去,也就每畝佔4斤多的肥料。這根本遠遠不夠使用的。

正當劉長佑將使用磷肥的驚人效果準備急報給聖王時,他接到了從廣州傳來的聖王手諭,馮雲山要求他派出農業部的各大主事、執事,聯合石油化肥司,牽頭主持在各州府興建推廣磷肥廠之事。

同時,聖王又在手諭中指出,單純的使用磷肥不要連續超過3年,以免有損土地的肥力。聖王還專門送來一張磷肥使用單的說明,要求在每家磷肥廠出廠的包裝袋上,註明使用事項:所有磷肥最好與糞肥一起漚熟後,再行使用;單純地使用磷肥,連續使用2年後,必須暫停使用一年。

劉長佑大喜。他正準備想聖王信報這個磷肥的好處,建議在整個聖國內推廣,沒想到,聖王就已經想到,做出指令下達給他了。

對於使用磷肥的注意事項,他深覺有理。

於是,隨著命令的釋出,農業部、石油化肥司等幾十名主事和執事,全部離開廣州城,分頭行動,到聖國的幾個省的各地州府,和當地州縣府衙,清查當地磷礦,一同督促興建磷肥廠。

不但投產磷肥的磷肥廠很是繁忙,幫忙採購磷肥的各地副縣長、鄉長也是忙成一片。

湘鄉縣善慶鄉的楊鄉長,便是如此!

雙搶剛剛結束,善慶鄉境內的各水田才剛剛插上秧苗,他和鄉公所的十餘號人,好不容易以為可以歇息一下,不料,昨天上午,忽然之間,好像是不約而同般的,全鄉二十餘個村子,上千號人突然就圍住了鄉公所。

當時,他嚇了一大跳,還以為鄉民要鬧事,連忙派人通知臨近的警務所。一會,等那些村長進來一說,才發覺原來是虛驚一場:原來,是這些鄉民搞完雙搶,聽說那聖肥的妙用,都想買聖肥,於是,便一同叫上村長,來到鄉公所,到了才發現,原來鄰村的、附近村的人都來了,這才鬧成一出上千人圍住鄉公所的事情來。

楊鄉長聽完,苦笑不得之餘,又是一陣頭疼。

這鄉公所的聖肥,都是縣裡給的。其實,楊鄉長看見羅張氏一家的禾苗長勢,便已經清楚這個聖肥的價值,他就向縣裡再要了一批肥料。可早在抽穗前,就已經給各村分光了。他沒想到,聖肥的效果會這麼好,會讓百姓如此痴狂:如今秋季秧苗剛插下去,這些百姓就來催肥料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讓村長們勸說眾鄉民都先回去,答應給大家搞來聖肥。於是,當天下午,他便帶領這二十多名村長和幾名鄉公所的下屬,一同趕往湘鄉縣城。

由於路途有些遠,眾人趕到縣城時,天已經黑了。

第二天一大早,楊鄉長便帶著眾人早早起頭,來到縣衙。卻赫然發現,縣衙已經被數百人圍得水洩不通。

正好,楊鄉長看見隔壁的側水市鄉的朱鄉長,便上前問道:“朱鄉長,你也在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怎麼回事?楊鄉長,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嘛!我問你,你難道不是為了聖肥而來的?我可是聽說,就連聖肥這個名字,都是最先從你們善慶鄉傳開的,會不知道聖肥的好處?”

楊鄉長大吃一驚:“啊?這麼說,朱鄉長,這麼多人,都是為了聖肥而來?”

那朱鄉長喳喳嘴巴,苦笑道:“可不是!我昨夜就帶人到了縣裡,可趕到縣衙時,發現已經有好幾個鄉的人在這圍著了。都是來催著縣衙分聖肥下去的。但昨夜劉縣長出面了,說是縣裡也沒有聖肥,這,這,你說,這沒有聖肥,我們可怎麼跟鄉里的百姓們交代啊!”

“完了!縣裡也沒有聖肥了嗎?那,那可怎麼辦?不說鄉里的百姓,單這幫急紅眼的村長,都會生吃了我!”楊鄉長也頭疼起來。

兩人相對苦笑。

正在這時,縣衙的大門開啟了,旁邊有人叫道:“看,劉縣長出來了!”

楊鄉長連忙扭頭看去,卻見一名略微有些矮胖的中年人在幾名警員的護衛下,走出縣衙大門,他一臉憔悴,雙眼通紅,看來應該是一夜沒睡。

“各位鄉長、村長,還有眾位湘鄉的父老鄉親們!劉某知道,大家今天都是為了聖肥而來!這個聖肥種稻子最為好用,所以大家都想要。但如今你們應該也知道了,聖肥異常地短缺,因此,可能有些供應不上。上個月,本縣從長沙府城調來的70萬斤聖肥,不到三天,便已分發到各鄉鎮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劉某答應大家,一定要為大家弄些聖肥來。劉某已連夜安排張副縣長帶著二十餘人,前往聖肥的產地瀏陽磷肥廠,前去採買。而且,今日劉某自己也會親自去長沙府找知府大人,請求調撥一批聖肥過來!請大家放心!”

楊鄉長一臉愕然,原來,這聖肥竟然如此搶手,當初縣衙倉庫裡的那些堆積如山的聖肥,他可是看見過的,竟然三天就一銷而空。

“而且,以後所有的聖肥,都會採取肥票制。各鄉多少田地,便會配多少名額的聖肥。大家就算圍在縣衙,也是沒用的。所以,大家都散了吧,散了吧!”

無奈,眾人只能垂頭喪氣地散去。

楊鄉長心裡明白,聖肥如此搶手,只怕,長沙府的知府衙門早就被各縣的人也圍困起來,長沙府城的聖肥也是要被各縣搶破頭的。

楊鄉長沒猜錯,長沙知府衙門外,正如他所想的,也被數百上千人圍困著,都是各縣前來請求採買聖肥的人員。

而這樣的場景,同樣在各大已經投產的磷肥廠周圍上演著。